APP下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5-12-04陈威威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想象创新能力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靠创新这个动力促进的,离开了创新社会就会停滞。青少年是创新的最佳时期,他们有着灵活敏捷的思维特性,创新就是靠他们不断使社会不断前进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成为社会的首要任务,作为中小学教育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小学生他们正处在思维非常灵敏的时期,他们需要从小就养成一种能够勇于创新的习惯,这样就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不断地前进,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使用人才。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成长时期,把创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尝试。

一、营造氛围,引发创新

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只有具备激发学生创新的氛围,学生才能去敢想、敢做。传统的教学就不具备这一创新成长的土壤,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出现在教学中,而学生只能是听之任之,以教师为上,学生始终处在极其被动的地位,学生没有任何的理由去质疑教师,学生经常去背诵老师所传授的条条框框,记录着那些语言符号,背诵着那些公理、法则、公式等等,学生把提高考试的分数作为自己的荣耀而自豪,其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非是高分低能的答题工具而已,他们缺少创新的精神,难以符合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要使课堂教学在宽松、融洽、和谐、民主、愉悦的学习中进行,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从学习的傀儡中解脱出来,教师更要改掉这种严厉、呆板、枯燥的教学态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敢说、敢想、敢做,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条件,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更要允许学生那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让他们的思维任其发展,通过这样的做法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想象成为创新的原动力,人们的思维是通过想象来培养最后得到创新,所以,想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创新的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着手,当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的时候,他们就会勇于去联想和想象,我们作为教师要大胆放开,要鼓励学生去放胆想象,给他们创造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地灵活,由单一的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和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设置更多的悬念,给学生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和机会。比如我执教《司马光》一课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插图,让学生想象当时司马光砸缸的情景。学生们就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想象,有的同学站起来进行描述,有的同学运用表演形式表达,有的用肢体动作,等等,?想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只要我们能够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学生就能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三、培养求异精神

所谓的求异就是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有那种超常的思维,否则落入一般的俗套就不会有创新精神了。所以,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异,敢于冲破正规的想法,鼓励学生们敢于持反对意见,敢质问教师的问题,敢质问教材,让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错误的东西,哪怕学生说的不对,也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学生的思维培养比什么都是重要的,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教学的主旨。只有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了,他们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是会答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他们会创新。

总之,我们作为广大的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标,探讨新课程,钻研新教材,研究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要结合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真正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陈威威,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想象创新能力精神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快乐的想象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拿出精神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