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2015-12-04刘太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写字汉字习惯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在说明完成一件事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对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后期整个学习过程的准备工作,对学习行为的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所谓学习习惯就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被改变的一些学习行为。作为教师要利用好小学生年龄小、学习习惯易于养成和巩固这一特点,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我从写字、听课和勇于质疑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教学实践,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认真写字,让语文学习“行云流水”

在实践中我会科学设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开创“行云流水”般的语文学习新局面。

例如一年级上册《形象的汉字》一课,我的教学设计为:

1、出示提前制作好的汉字卡片,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汉字连一连游戏,形成初步印象。

2、教师示范。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写字,模仿是他们最常用的学习手段,教师要首先做到认真对待,我将要学的“日、月、山、水、火”在田字格中示范一遍,边写边强调汉字的书写位置、比例大小的问题,重点突出“竖折”、“横折钩”等四种笔画的写法。

3、学生练习。课上留出练习时间给学生实践,我会巡视全班随时指出学生在握笔姿势、坐姿、笔画顺序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定其马上改正。

4、强化记忆。兴趣是认真写字的长效保障,在阅读课文后我组织学生用所学汉字造句以加深理解。

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奇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强是此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经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又能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二、学会倾听,让语文学习“专心致志”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要素,其中听课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首要的就是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作为教师我们要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适时地调整教学顺序和讲课语调,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例如一年级上册《蝴蝶歌》一课,为了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

1、情境引入。设置情景“春天来了,走进公园、广场……看到、听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青草、有花、有鸟”,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春天里蝴蝶翩翩飞舞的画面。

2、识字教学。大家提前制作生字卡片,根据卡片同桌互相进行生字的书写、理解。

3、课文朗读。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音频,掌握文中字词的读法,注意平翘舌音,同时感受文章的画面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4、小组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举办小型的配乐朗读活动,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在全班评选“最具吸引力的声音”。

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这样的一些设计来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让大家明白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尊重,进而逐步养成听讲专心致志、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不影响的良好习惯。

三、敢于质疑,让语文学习“别有洞天”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教学活动要打破传统课堂知识传授的枷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终身受用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在教学中不免会存在一些疑点和难点,这些就是打开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我们要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敢于质疑中开创语文课堂“别有洞天”的格局。

例如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课,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寓言故事,文中还配有很多插图,是学生乐于阅读的类型。鉴于此我设计教学活动如下:

1、由题目入手,激发学生提问热情。我在教学开始时首先设置问题:“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对文章内容有怎样的疑问?”这时有同学提出:“想知道文章为什么写一只乌鸦喝水的故事,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赏识教育进行激励。看到敢于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很少,我对之前说话的学生评价道“找得很准确,一针见血,但是文章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发现吧”。

3、读完课文后找学生表述自己理解到的文章寓意何在,而不是给出确切答案,发展学生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

能够做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才是真正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后学的阅读学习中,我尽量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帮助他们打破思维的定式,多说、敢说,善于交流、敢于质疑,提升学生综合文学素养。

刘太利,教师,现居重庆江津。

猜你喜欢

写字汉字习惯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