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
2015-12-04马文艳
马文艳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由于文本的丰富多彩及多义性与学生认知的差异,致使阅读教学中必然存在多元解读。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包括文本的多义性、多解性及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那么,如何有效进行多元解读呢?首先,要建构多元解读平台;其次,要走进文本;再从不同角度切入,并引导学生填补留白。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多元解读,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彰显其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关键词】阅读;阅读教学;多元;多元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阅读,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是心灵感悟的过程。语文课就是要学生广泛阅读、善于阅读,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由于文本的丰富多彩与多义性及学生的认知差异性,致使阅读教学必然存在着多元解读。阅读教学的“多元”包含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文本的多义性、多解性
许多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其意象、主题存在多义性、多解性,因而给读者留下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极大空间。例如《诗经·蒹葭》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朦胧意象,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是女,苦苦追寻的伊人是男是女,一概是影影绰绰朦朦胧胧的,尤其是诗中的伊人身于清秋之清晨,隔着浩浩渺渺之清水,隔着萋萋苍苍的蒹葭,宛在水中央,更显其朦朦胧胧,为读者开拓出极为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伊人,遥远而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她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她或许是一个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热爱、难忘的人;或许是一位美丽清纯的女子,她如幻影云雾,如水月镜花,让诗人魂牵梦萦;抑或是我们心中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此诗意象的多义性使其主题也有了不确定性。又如《白兔和月亮》这篇寓言的寓意多达五六种。金元浦在他的《文学解释学》中说:“某一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常量,而是一个多样性阐释的群集,一个有着众多变量和参数的模糊性群集。”
二、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体验、感悟的过程。阅读文本是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激活自己的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对文本的情境、形象进行开拓、补充和再造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知存在差异,他们的成长环境、经历、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等不同,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也会不同。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古人也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感悟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得以更新,由片面追求“标准答案”的“一元解读”逐步走向“多元解读”。但是,在教学中也不能偏离文本主旨一味地追求多元,应注重其价值取向,有时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是肤浅的,甚至会有误解,教师要适时点拨、监控,要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多元解读,做到有的放矢。
三、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的对策
(一)要建构个性化的课堂,搭建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自由畅想、多元解读的平台。例如,教学《变色龙》时,可先情境导入,后提出如下问题:小说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由变色龙你还可以想到什么?(如白眼狼、笑面虎等)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阅读、探究,最终理解其主旨,获得审美感受。
(二)要走进文本,在真切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
让学生走进文本所写的情景之中,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切实感受文本情景,获得体验,把握文本的基本点,再适时适度的多元理解。在进行多元解读时必须坚守文本的基本内涵,不能背离作者旨意,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只能是哈姆莱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古诗《村居》时是这样做 的: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师说:“同学们,让我们跨越时空,到达诗人所描绘的境界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再回到现实中,思考我们今天的生活,自由谈谈收获吧”。学生沉思,良久,纷纷畅谈各自感悟。
(三)从不同角度切入,作深度解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走进文本,好教师往往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如:一位教师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从分析小说中的于勒和菲利普夫妇的生存状态入手解读小说主题。教学《孔乙己》时从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切入,如末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让学生品味揣摩,引发学生多元理解。
(四)补充文本“空白”
许多文学作品,其间匿藏着“空白”,即言未尽,含蓄委婉之意,具体表现在文字的省略、意在言外、侧面烘托等,有待读者去发现、挖掘、填补和阐析。在语文教学中,这些“空白”为学生多元解读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对这些“空白”的挖掘、填补、阐释能激发其阅读兴趣,丰富想象,激活发散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例如,学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熟读理解其意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散文。此曲有许多的语言“空白”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短短五句,二十几字,几个看似无关连的名词并列,却勾画了一幅凄美、寥廓、悠远的秋思图,可以让学生驰骋想象,自由发挥,填补语言留白。
总之,多元解读能打破思维定式,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阅读教学要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语文课堂成为有生命的课堂。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