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2015-12-04宋雅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步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更需要多媒体的使用,具有文学性的语文学科,更是需要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辅助,灵活地使用多媒体能够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有血有肉的效果。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尝试和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阻碍学生接受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把解决教材重点和突破教材难点作为备课中的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靠教师的单一语言表述很难使小学生较好地达到理解的目的,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很难领会语言的表述深刻性。而多媒体则在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我们使用这一教学手段就可以将抽象化为具体,动态替代静态,克服了学生只靠语言文章突破重点的问题,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排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绕,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比如在执教《白杨》一课时,我编制和播放了《戈壁滩上的白杨树》,银屏上的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插向蓝天,在这干旱的沙漠环境下却能表现出积极蓬勃向上的极强生命力。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这一重点内容。又通过播放“建设者建设新疆及新疆变化”录像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了解了新疆建设者的品格,发现白杨树与建设者的共同点。总之,通过多媒体可以使语文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看来,只有当兴趣产生,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研究学习新知识,引发人们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学同样如此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兴趣教学不断地被广大教师所应用。而文本的语言思维对小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约束性,而多媒体的应用,则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网络的交互性使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发送者,它给孩子们自悟性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孩子们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愉悦地学习了,能够使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首先让他们到学校的网站,搜索圆明园的相关内容,让他们把每个人所搜索到的资料整理发到同学共享区,这样同学们就能够都得到每个学生编辑到的知识资源,然后把这些东西引进课堂。使学生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过去的耻辱,今天的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利用多媒体促进形象思维

在语文教材里,编者选编了很多文学味比较浓的文章,这些文学作品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形象性。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就是寓形象、意境于模糊集合之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的空白,比明晰的观念更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和多向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不能受于文字的限制,要跨越到形象思维中,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形象理解。如我在执教《荷叶圆圆》时,我利用多媒体把荷叶上的小水珠滚动展示出来,那种调皮可爱的图片令学生非常高兴,还有蜻蜓在荷叶上定格,青蛙的鸣叫声,形成了一幅非常壮美的画面。至此学生就能非常迅速地把课文的夏天画面生动地描写出来,轻松地知道了滚来滚去、游来游去、飞来飞去,在心里产生了表象,并且产生了迁移,会用这一类的叠词:走来走去、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等。小学生正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有效地挖掘出这些促进作用,将是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有效开展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而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多媒体教学,学习新课标,提高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宋雅波,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