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12-04陈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高中语文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文言文,在高中教材中的篇幅与篇目不断增加,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高中教学的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语文一方面要进行语法和背诵的强化教学,另一方面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摆脱只对高考发生作用的文言学习现状,拓展阅读已成为必要。

1.拓展阅读的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提出新的要求。开放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而所谓拓展,就是在文本的基础意义上,进行合理的开拓,促使学生能够联系到自己熟悉或者是感兴趣的领域,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延伸迁移,促使知识框架更具有系统性。与此同时,拓展其实也可以说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掌握知识拓展到运用知识层面,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展阅读就是将语文教材作为中心,向其他阅读教材进行延伸、迁移的阅读。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将语文的一篇文章为中心将阅读向其他的相关材料和作品延伸。

2.拓展阅读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应用措施

高中语文的教学,总是在不断尝试、探索中,实现自我丰富与完善的。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用拓展阅读模式,将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将如何进行阅读的拓展呢?

2.1文人结合,观照人生

文言现象和语法的学习是掌握思想的路径而非最终的目的,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多地与古人思想碰撞,继而沉淀、更新,形成自己的思想。古代文言作品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个人意愿表达的一种形式。唯有把握了古今环境的异同,了解了作者成长与思想形成的轨迹,学生才可能对文言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以其中所折射出来的精神给自己的人生以指导,以其中所指导的高度对生活、对社会进行审视,真正的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文言文的过程首先应了解作者,随后深入理解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创设拓展情景,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进而理解文言文本意思。比如在学习选修中的《论语十则》时,如果学生对于孔子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刻板的偶像式的认知上,可能就无法真正理解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态度,当然更不能懂得《论语》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意义,反而很容易被社会中对礼教礼法的批判所影响,以为学之无用了。然而当教师补充入孔子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尴尬、听音乐不识肉味的痴迷,见南子而被子路指责的无奈,学生就会欣喜地发现,原来孔子也是人性的、风趣的,而愿意接近他,接受他。因此,在文言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情境,解读作者的人生背景,生平遭际是决不可忽视的一环。

2.2文史结合,观照当代

《新课标》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并阐述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中国古来便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文言文来自《左传》《史记》以及《资治通鉴》等经典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的,教师在讲授文言文作品的时候,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进行讲授,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了解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而理解历史人物此时言行的意义,比如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将小学时所学过的《将相和》与课文进行对比,学生就发现,蔺相如的取胜其实并不仅仅在于自身的聪明机变,廉颇优异的军事才能,赵王全心地信任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文学凸现的是英雄,而历史更重视的是各岗位上人物的配合,同时指导学生关照当代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就社会当前发展的状况,对自身和当代大众所为进行反思,在互相借鉴、互相对照,促成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在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在此过程中,针对高中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学习的惰性,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文言文,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陈婕,教师,现居湖南衡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