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鉴赏中的语文对话教学思考

2015-12-04周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诗词诗歌交流

诗词是比较纯粹和精炼的语言方式,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与生命体验。读完诗歌后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情韵与作者的思想,从而陶冶了情操。怎么在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很难用语言表达又在心中荡漾的意绪,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积极运用“对话”展开教学。比如,在讲解曹操的《观沧海》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掌握这首诗写作背景,然后可以向学生问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大海?同学们能描绘一下你们心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随后老师引导没看过大海的学生去问看过大海的学生问题,让学生之间展开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个时候老师应当注意“倾听”,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情况。这种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情绪,还符合了对话教学的平等原则,另外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将“海”的概念展现给学生的方式比老师直接述说或者播放视频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直接讲解比学生对自己同学的讲解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对话过程中老师还应当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话应该包括提问、倾听以及反应,因此老师不能将“提问权”只掌握在自己手中。大部分学生都具有隐蔽性与表演性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仅想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但又怕因为答错而失去面子。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应当只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提问,还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出不同的问题,从而使得问题更加有效。但是,倘若只是老师单方面提问,这样也不是完整的对话教学,老师可以根据中学生想要表现自我的心理特征,来鼓励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且敢于提出质疑。

二、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

课本是语文学习的凭借,课本中每一首优美的诗歌都是作者思想的结晶,是作者意志品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与作者展开交流与对话。在学习诗词前,老师应当引导老师广泛地搜集作者生平资料,了解创作背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与作者展开对话与交流,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为更好的理解诗词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借助音乐,建立特定的情景,就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诗歌的情感。现成的配乐朗诵虽然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可以建立一定的教学气氛,但是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因此,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地选择与所学诗歌的内容、情感等因素有关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与作者展开直接的对话与交流。因此,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行展开配乐朗读。比如,当讲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歌时,学生会配上《高山流水》;当讲解《钱塘湖春行》时,学生会配上《江南春色》。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的与作者进行交流,而且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提高。

三、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

以往的语文教学通常都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很少涉及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而对话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它提倡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相互沟通交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思维的碰撞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作者的中心思想,感悟诗词中的情感。例如,在讲解《陌上桑》这首诗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每个小组自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学习,随后在全班展开交流。学生们在互相对话、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学习,从而深深的领悟了这首诗所包含的情感。

四、引导学生自我对话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展开自我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探究,在探究过中对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课外读本上选取一些经典的诗词,来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规律,学习写作的手法,并且尝试模仿写诗评。学生在写诗评过程中,接触到了诗人的灵魂,体会了他们的情感,分享了诗人的“酸甜苦辣”,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与作品的形象展开比较,在心中自己进行对话,从而帮助了学生形成了崇高的品格。另外,老师可以经常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诗词,比如在学习完《江南春》之后,让学生游玩当地的风景名胜,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一篇有关风景的诗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展开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从而提高了诗词鉴赏能力。

周洋,教师,现居江苏宿迁。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词诗歌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词之页
诗歌过年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