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自我决定的中介作用
2015-12-04许拥旺,张卫,许夏旋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自我决定的中介作用
许拥旺, 张卫, 许夏旋
【摘要】采用问卷法对1 0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当前大学生的自我决定状况,以及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我决定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及总体自我决定显著高于女大学生;(2)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其学校适应;(3)自我决定在同一性早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自我决定在同一性获得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我决定学校适应
【收稿日期】2015-05-11
【中图分类号】B849
作者简介:(许拥旺,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师、党办校办秘书;张卫,河南正阳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夏旋,广东揭阳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 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完成社会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发展任务艰巨,需要为将来更多更好地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学校适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中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人际关系、学习适应和情绪适应等方面适应学校环境的状况[1]。换句话说,良好的学校适应既指大学生在学校的优良表现,也包括其对学校情感或态度的认可及健康人格的获得。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不仅会严重妨碍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而且会严重影响其就业以及工作后的表现。因此,促进大学生学校适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在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中,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2—4],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内在核心任务,也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前提和基础。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玛西娅(Marcia)认为,应从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来考察自我同一性,根据个体探索及投入程度不同,将同一性水平划分为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熟、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四个类型[5]。杨宇[3]的研究发现,同一性探索和投入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探索和投入越高,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就越好。叶景山[4]、陈晓[2]等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发现。
遗憾的是,当前很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自我同一性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中介机制。中介机制的考察有助于为干预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自我决定可能是自我同一性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中介变量。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是指人们认可自己的行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它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有机互动,并根据这种有机互动对个体的行为和成长进行预测和干预[6—7]。当人们决定自己行为的时候,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且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体验到自主感和控制感。自主感和控制感是人类普遍的基本心理需求,如果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更多的自主感和控制感,就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在努力寻求积极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然而,如果大学生自我决定程度不高,则其心理和行为都可能出现问题。大量实证研究也发现,个体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其消极、积极行为均密切相关[8—10]。而另一方面,自我决定也受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自我同一性强调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同和接纳,个体进行内在的协调整合,从而有利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自主决策,产生自我决定感[7]。Soenens等人[11]考察了大学生同一性和自我决定的关系,发现自我决定与个体同一性探索和建构过程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本研究假设:自我决定显著中介自我同一性与大学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其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自我决定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鉴于自我决定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促进价值,本研究也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决定的特征。本研究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以期为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决定发展,进而为制定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广东地区多所普通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具体做法为对所抽取的每所大学的四个年级各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 400份,回收1 214份(回收率86.71%),有效问卷1 063份(有效率75.93%)。其中男生482人,女生581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人数分别为247人、327人、306人和183人;文科455人,理科608人;城市、城镇和农村生源地学生人数分别为223人、344人和493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
采用郭金山和车文博[12]修订的Adams等人[13—14]编制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量表(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 Scale, EOM-EIS)。该量表共64个项目,分为4个分量表:扩散型分量表、早熟型分量表、延缓型分量表、成就型分量表。采用六级评分:1表示“非常赞同”,6代表“非常不赞同”;并计算每个分量表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同一性水平越好。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该量表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2]。本研究中,四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77—0.85。
2.自我决定量表
采用唐本钰和张承芬[15]修订的Sheldon和Deci[16]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elf-Determination Scale, SDS)。该量表包括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两个维度,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两个陈述(如A:我能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情;B:我经常不能选择我要做的事情),要求被试回答各题项与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并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只有A符合我”,5表示“只有B符合我”。研究表明,自我决定量表的两个维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计算整体自我决定分数[16—17];而且,该量表对于我国大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5]。在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73,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5和0.68。
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采用方晓义、沃建中和蔺秀云[18]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共包含60个项目,分别测量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等7个方面的适应状况。要求被试回答每个项目与他们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并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不同意”,5表示“同意”。对反向记分项目进行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被试的适应状况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9。
(三)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问卷施测由经过培训的辅导员和研究生担任主试,在征得学院领导和学生本人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学生匿名作答,完成时间约为30分钟,填答完毕现场收回问卷。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自我决定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大学生自我决定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自主选择及自我决定总均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大学生在自主选择及自我决定总均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自我决定上的差异比较
(二)大学生自我决定对学校适应的预测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自我决定的两个维度(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总回归方程显著,F= 107.84,p<0.001,变异解释量为0.17,自主意识(b= 0.38,t= 13.03,p< 0.001)和自主选择(b= 0.09,t= 2.94,p< 0.01)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学校适应,表明大学生自主意识、自主选择程度越高,其学校适应状况越好。
(三)自我决定的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采用温忠麟等人[19]总结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程序对自我决定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其学校适应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表2列出了自我决定中介效应检验的分析结果,其中,x1、x2、x3、x4分别表示自我同一性的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熟、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4个维度;m表示自我决定;y表示学校适应。在第一步回归方程中(以学校适应为因变量,自我同一性为自变量)发现,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熟、同一性获得可显著预测学校适应;在第二步回归方程中(以自我决定为因变量,自我同一性为自变量)发现,同一性早熟、同一性获得可显著预测自我决定;在第三步回归方程中(以学校适应为因变量,以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决定为自变量)发现,自我决定可显著预测学校适应,且同一性扩散和同一性获得仍可显著预测学校适应,但同一性早熟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因此,自我决定在同一性早熟与学校适应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决定在同一性获得与学校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图1直观地呈现了自我决定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其学校适应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表2 自我同一性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自我决定的中介效应
图1自我决定的中介作用
注:*p<0.05,**p<0.01,***p<0.001。
四、讨 论
(一)大学生自我决定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自主选择及自我决定总均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大学生在自主选择及自我决定总均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乔晓熔[20]的研究也发现男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男女两性的个性特征有助于解释这一差异,即男生比女生更具冒险倾向,多更为主动。从现实上讲,这是由于男性比女性承受着更多的社会期待;他们在处理问题时,会采取比较主动的措施,这就导致男性自我决定、自主选择程度也相对高一些。
(二)大学生自我决定对学校适应的预测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回归分析考察了自我决定的两个方面——自主意识与自主选择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意识和自主选择均可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学校适应;这一发现与自我决定理论相一致。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认为个体的行为由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的满足来推动的,个体这三种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个体体验到的价值和幸福感也越强,也就是说个体自我选择的程度越高,其表现出来的适应性也越强[6—7]。
(三)自我决定的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进一步检验了自我决定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其学校适应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自我决定在同一性早熟与学校适应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此外,自我决定在同一性获得与学校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与研究假设相一致。这些发现表明,同一性早熟会降低大学生自我决定的程度,进而进一步降低学生学校适应的程度,即同一性早熟是学校适应的“抑制者”。同一性获得既对学校适应产生直接影响,又通过自我决定对学校适应产生间接影响。个体自我同一性程度越高,其学校适应也越好;而且同一性获得能提升学生自我决定的程度,进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校适应的程度,即同一性获得是学校适应的“促进者”。如前所述,Marcia从探索和投入两个维度考察自我同一性[5],个体探索与投入程度越高,其自我同一性状态程度也就越高。从同一性早熟对自我决定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来看,学生投入程度少,其自我决定程度也较低,进而降低学校适应水平。从同一性获得对自我决定和学校适应的影响来看,学生的探索和投入能提高个体自我决定程度,进而提升学校适应水平。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应鼓励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投入,提高个体自我同一性水平及自我决定程度,进而提升学校适应水平。从而,本研究超越了以往仅考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关系的研究[2—3],从自我决定角度考察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其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新意。
(四)对干预实践的启示
本研究的发现对于教育和干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第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尽快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提升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影响学校适应诸多因素中,自我同一性是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最主要内因。因此,大学生在处理生活、学业、人际交往、情绪适应等问题时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实践,使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形成较高水平的自我同一性,不断提升学校适应的水平。第二,尽可能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一方面,应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当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如教学条件不足、宿舍环境较差等客观原因时,应引导学生看到自主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作出有效地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建设自我决定课程体系。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应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大学生特点的自我决定课程教学体系,系统有序地提高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及学校适应水平。
参考文献:
[1]侯静. 学校适应的界定和测量的综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5): 99—104.
[2]陈晓, 徐菲, 林绚晖.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2): 257—261.
[3]杨宇. 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叶景山.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 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10): 896—897.
[5]郭金山. 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2): 227—234.
[6]E. L. DECI, R. M. RYAN.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University Rochester Press, 2002.
[7]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 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10):1803—1813.
[8]暴占光, 张向葵. 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18(6): 141—146.
[9]刘丽虹, 张积家.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4): 53—59.
[10]喻承甫, 张卫, 曾毅茵, 等. 青少年感恩, 基本心理需要与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1): 83—90.
[11]B. SOENENS, M. D. BERZONSKY, M. VANSTEENKISTE, et al.IdentityStylesandCausalityOrientations:InSearchoftheMotivationalUnderpinningsoftheIdentityExplorationProc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5, 19(5): 427—442.
[12]郭金山, 车文博.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0(2): 51—55.
[13]G. R. ADAMS, J. SHEA, S. A. FITCH.TowardtheDevelopmentofanObjectiveAssessmentofEgo-identityStatu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79, 8(2): 223—237.
[14]L. D. BENNION, G. R. ADAMS.ARevisionoftheExtendedVersionoftheObjectiveMeasureofEgoIdentityStatus:AnIdentityInstrumentforUsewithLate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986, 1(2): 183—197.
[15]唐本钰, 张承芬. 自我理论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心理学探新, 2005, 25(2): 22—25.
[16]K. SHELDON, E. DECI. The Self-Determination Scale.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1993.
[17]K. M. SHELDON, R. M. RYAN, H. T. REIS.WhatMakesforaGoodDay?CompetenceandAutonomyintheDayandinthePers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6, (22): 1270—1279.
[18]方晓义, 沃建中, 蔺秀云.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 95—101.
[19]温忠麟, 张雷, 侯杰泰, 等.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心理学报, 2004, 36(5): 614—620.
[20]乔晓熔. 大学生自我决定现状及其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文教资料, 2009(19): 176—180.
【责任编辑:王建平;实习编辑:童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