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MOOC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015-12-04张润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课件知识点微课

张润柳

(广州市天河区华融小学,广东 广州510655)

一、小学语文教学引入微课效果好

基于小学生的生理情感发育分析,概括而言,小学生具有好新、好动、好学、好胜等特征。好新,是对新事物比较好奇,感兴趣;好动,是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和分散,一节课45分钟很难做到全神贯注;好学和好胜,是他们乐意学习新知,在意学生与老师的评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一节课中依知识内容组织若干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小片断,使学生学习兴趣不中断,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微课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根据学者的研究和诸多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微课以其内容明确、情境真实、互动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一项针对小学语文老师的微课调查中,有62.5%的教师认为使用微课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以前有所提高,并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微课的使用使得师生、生生互动有所增加;调查还发现,对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爬山虎的脚》进行微课教学后,对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的情况评测,微课教学班得分正确率超过80%,而对照班不足50%,显示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笔者在汉语拼音教学中,通过制作“汉语拼音整体教学”微课进行讲授,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区水平测试中,考试得到满分的学生有11人,95分以上的21人,95分以下的3人,且很多学生都能做到“会读汉字即会写拼音”。

二、微课教学反思: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尽管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笔者在微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目前的微课教学存在下述问题:

一是微课内容的单一化,知识点缺乏系统性、联系性。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的制作中,我们通常都只是针对某一单元的某一课文制作微课,而每个微课之间,缺乏联系性、系统性。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这一微课后,可能会感觉非常新鲜,教学的效果会非常好,但当学下一堂课时,可能就没有相应的微课了,即使有,其知识点也跟《爬山虎的脚》的知识关联度不大,微课对学生所起的教学良性效应也就此止步。

二是微课课件的单一化,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即自主性。如前所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微课设计,通常是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部分课程设计微课,关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微课数量是比较少的,知识点也没有密切的关联性。学生缺乏某一知识模块的系列微课课程课件,用于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学生的学习主观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

三、导入慕课概念,建构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慕课平台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只有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知识内容,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制作系列微课课程,并利用自建的慕课平台,既实现课堂互动式的微课教学,又实现课下(课后)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知识模块下的系列微课程进行复习和自学,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模块知识点的整体掌握。为达成此目标,需要导入慕课概念,建构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慕课平台。

慕课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具有资源丰富、在线学习、受众面广、自主参与等特点。基于幕课的特点,建构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慕课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困扰微课教学的两个问题:微课内容的单一化和微课课件的单一化,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微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微课内容的知识模块化、系列化;学生的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目标。

四、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慕课平台的教学实践——以“阅读分析题解题策略研究”系列微课程为例

1.基于微课程的小学语文慕课平台的系统设计与内容要求

(1)系统设计

慕课平台系统采用Apache作为Web服务器,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平台性和安全性,同时采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Ajax的组件开发,达成教师、学生和平台之间的实时交互,以及视频页面与数据库间的实时同步,从而保证慕课平台微课程教学的互动、在线和自主学习等需求。

(2)内容要求

①知识模块化。笔者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知识内容或考试题型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每个模块则由系列的微课程组成。每个微课程都包含一个知识点,它们按照各自的知识点,联结成“知识图谱”,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模块。例如,小学语文可以分成“写作知识模块”、“阅读理解模块”等等大的知识模块,而这些模块依据知识图谱,又可以细分成若干个微课程。如“写作知识模块”可以包括“记叙文写作技巧”、“议论文写作技巧”、“说明文写作技巧”、“作文中的修辞”等若干微课程。

②微课程内容体现教学互动。早期的微课教学只注重单一知识点以视频方式进行讲授,不能实现与学生的互动、解疑,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本平台的微课程,除注意视频本身的制作外,更提供微习题、微点评、微反思和微设计等环节或元素。微习题,使学生可以在看完视频的同时即时进行练习,并且得到老师的现场解疑和点评,实现教学互动;而微反思和微设计,则为教学同行以及家长提供了微课程的设计目的、教学方法等思路说明,促进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推广,也方便课后家长依据课程设计要求对学生进行家庭辅导。因此,平台微课程的制作,涵盖了慕课所具有的交互、在线、共享、自主学习等多种核心概念。

2.“阅读分析题解题策略”系列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实践

阅读分析题解题是小学语文教学和考试评测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语文微课程慕课平台中重要的知识模块。下文将择其系列微课程中的一个,进行详细介绍,阐明其设计、制作的过程,以此说明本慕课平台各知识模块微课程的设计、制作要求和方法。

(1)知识模块的组成

笔者设计制作的“阅读分析题解题策略”系列微课程,根据阅读题出现的类型整理、设计制作了十二个专题微课程,包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打开心灵的天窗四步走”、“分析题中不同位置人物的心理描写方法指导”等12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微课程。

每一个微课程,则由微课程视频课件、微课程PPT、微课程习题、微课程反思、微课程设计等五个文件组成,供不同的对象进行选择下载。如教师教学时可以在慕课平台播放完视频课件的同时,打开PPT为学生进行答疑讲解,或者打开习题,供学生练习,使其更好掌握微课程知识要点;作为教学同行,通过慕课平台,可以将所有微课程文件下载,进行借鉴学习;而学生亦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在家下载视频课件、PPT和习题进行复习巩固。

(2)微课程视频课件的设计制作: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打开心灵的天窗四步走”为例

①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创设蜡笔小新总是被妈妈责骂却又不理解妈妈说的话这个情境引入学习内容,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讲解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的“四步走”方法,通过对例文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方法,再通过练习巩固,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教学流程

图1教学流程

③教学过程

表1 教学过程

[1]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张润柳.基于微课的汉语拼音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6).

[3]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DB/OL].搜狗百科.[2014-08-26].http://baike.sogou.com/v59589750.htm

[4]陈林.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J].教育探索,2014,(01):32-33.

[5]陈川.基于微课程的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董川峰.上海50多所中小学年内试点慕课教学免费在线学习[N].新闻晨报,2014-2-23(A03).

[7]倪闽景.用研究的态度推进慕课在基础教育的应用[N].天津教育报,2013-10-23.

猜你喜欢

课件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