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亚文化与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综述①
2015-12-04周欢畅
周欢畅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理论教研室 上海 200438)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亚文化
“亚文化”(Subculture,译作“次文化”或“副文化”)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ons)对美国中产阶级青年文化的分析中提出,并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最早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1]从广义上来讲,亚文化是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类型;狭义上来讲,亚文化专指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中的越轨群体所创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
1.2 流行亚文化
学界对流行亚文化的界定相对较少,而与之相应的“流行文化”方面的研究居多。流行文化的范畴要比流行亚文化更广,该文将试图通过对“流行文化”的阅读,梳理流行亚文化的概念。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2]一些期刊、著作也从多个角度给这些概念、特征、表现做了梳理。高宣扬在其《流行文化社会学》一文中指出:“流行文化”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广义上来讲,流行文化是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的概念,他包含了群众文化、大众文化、都市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休闲文化、物质文化、时尚、消费文化等。它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范围内(或全球),在不同层次、阶级中广泛传播的文化。[3]由此可见流行亚文化是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当代群众具有一定的影响。综上论述,流行亚文化是被多数人使用,且具有非主流特点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流行亚文化更具娱乐性、休闲性的色彩。笔者认为,流行亚文化既然作为文化的分支存在,必定会有其存在的意义。高校大学生作为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群体,对流行亚文化等的接受度总是敏感而迅速的,本文的研究将涉及流行亚文化对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行述评。
2 流行亚文化的特征
高校流行亚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创新性、多样性、自发性、可塑性、真实性、文化自觉性、不可消除性等方面。
第一,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更是发现,娱乐性作为流行亚文化的一大特性深受大学生喜爱,多数高校大学生希望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以及就业压力之余,能够从事轻松的活动并获得乐趣。第二,便捷性及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作为流行亚文化在高校中深受学生追捧的另一原因之一。多数大学生表示,如今手机、电脑的出现,使大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获取外界最新消息和信息资源。大学生在手机、电脑中获得便利,而网络则更是作为绳索将大学生们牢牢抓住。这些文化的出现深深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方便。第三,流行亚文化在高校内的经久不衰性。前文已经提到亚文化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一定时期内会转化为主流文化,反之亦然。而校内盛行的流行亚文化却一直久盛不衰,特别指出的是韩流文化。自2001年以来,韩国电视剧以《蓝色生死恋》为始在中国热播,为韩流文化开启中国大门奠定基础。此后,越来越多的韩剧令众多高校大学生“臣服”,如近期流行的《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众多韩剧深入人心。
流行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体育锻炼等习惯的养成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从流行亚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产生影响。学界在校园流行文化上下了不少笔墨,但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学生的道德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而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则极少。
关于高校流行亚文化的特征还有很多,而上述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3 校园流行亚文化的影响研究
流行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健康的流行亚文化、中性的流行亚文化与不良的流行亚文化。健康的流行亚文化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社团文化)以及对学生身体、心理、集体凝聚力的提高(运动文化)都有一定的帮助。中性的流行亚文化中最为突出的是流行语言的影响,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但同时也充斥着些许无聊、消极的色彩;不良流行亚文化中的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群体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人群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网络亚文化的出现导致学生整体泡在网上、宅在家中,任何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社会交往、个人安全等多方面都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流行亚文化还能为当代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的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推动社会进程及对传统观念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流行亚文化也阻碍校园的主流文化的发展,削弱了校园文化建设。[4]张永红指出大学生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方面都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方式网络化、学习态度懒散化、学习动机消沉化;生活态度消极化、沟通功能退化、消费观念扭曲化;道德意识薄弱化、自我认同迷失以及是非标准混淆。[5]
流行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体育锻炼等习惯的养成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从流行亚文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产生影响。学界在校园流行文化上下了不少笔墨,但更多的是倾向于对学生的道德思想等方面的研究,而针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则极少。
4 校园体育锻炼的研究
我国对体育锻炼行为理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有关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分别从个人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去分析锻炼行为。[6]
张春晖在对安徽省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683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识较好,对体育锻炼的欲求较高,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同度高,锻炼动机正确。但同时发现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状况并不理想,指出与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很大关系。良好的体育态度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前提,从张春晖的调查中得出安徽省多数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好,但是受到外界及自身影响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因此,除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外,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质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必不可少。
有关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较多,首先是体育锻炼行为的概念性、理论性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其次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但前人的研究中,多数集中在文化或亚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影响,有关流行亚文化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研究较缺乏。
此外,承浩在《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中指出校园亚文化已渗透到教学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和调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校园亚文化拓展了大学生群体的交往空间,享受现代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性。使学生在交流上脱离集体,对交流产生障碍。[7]呼俊迪、沈璿在其文章中指出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手段、学习、各种价值观以及思想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8]此外,相关研究还包括新媒体中青年亚文化、流行文化、校园文化、影视文化、大众文化等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而直接涉及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几乎没有。
5 前人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在国内外文献研究中,对文化和亚文化的研究很多,尤其是作为外来文化的亚文化,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流行亚文化既然作为一种文化,必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我们不能以它出现的负面影响来否定它,而是需要合理的利用亚文化,发挥其对大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5.1 充分认识流行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亚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文化渐渐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亚文化是从属于主文化的次文化,作为青少年群体聚集在一起分享共同的文化价值观的新兴文化,亚文化的涉及面非常广,包括青少年亚文化、网络亚文化、动漫亚文化、恐怖文化、欧美文化、选秀文化、游戏文化、体育亚文化等。亚文化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理论视角发生改变,逐步从阶级模式转向日常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比较重视主文化,轻视亚文化,从而忽视了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全面素质提高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5.2 引导大学生正面的接受高校流行亚文化
高校大学生在面对新兴文化时充满新鲜感,而大学生对此感受敏锐、接受迅捷及行为前卫的特征,则使他们成为流行文化的主要受众之一。高校的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喜欢流行文化的现实,并加以引导。对流行亚文化建设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课上,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从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高校应避免出现逃避、不正视高校流行亚文化的倾向,而应加强对此积极方面的宣传。此外,流行亚文化应当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领大学生接受更多艺术高雅、富有娱乐性的流行亚文化,同时摒弃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低俗文化。学校也可通过流行亚文化的指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
5.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树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命运。然而,必须充分认识亚文化对大学生生活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在脱离了父母、老师等人的管束后,多数影响来自自身及周边环境,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保障。高校在重视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应学会纳新,即针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太过简单,与大学生个性特点不相称,大学生埋头学习为提高学历、无心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大学生感到对自己前途感到渺茫等一系列问题,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5.4 重视高校流行亚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较为健康积极的文化,是校园内呈现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氛围,与学习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如今校园体育文化受到高校流行亚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等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学生培养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奋发向上的精神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高校流行亚文化对学生体育参与、体育认知的导向性。
综上所述,高校流行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目前,学界对流行亚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等研究较多。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研究也在逐步完善和充实中,其中也包括如何更好的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积极影响,但是针对流行亚文化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另外,相关概念界定还是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因此,该研究将试图通过对杭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找出当下大学生在流行亚文化影响下体育锻炼行为上的不足,进而解决学生对亚文化认识上的偏差、校园培养引导模式尚未明确、体育孕育“文化人”的功能尚未发挥等方面矛盾问题,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州体育锻炼态度以及培养健康体育锻炼意识,进而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些思考。
[1]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6):93-102,125.
[2]王贵宇.我宅故我在:校园“御宅族”亚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3.
[4]董树理.高校校园亚文化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剖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43-244.
[5]张永红.试析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J].宜宾学院学报,2009(3):125-126.
[6]宋曦.北京市民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7]承浩.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10):405.
[8]呼俊迪,沈璿.网络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4):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