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舞《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内容与艺术特征
2015-12-04李洪墨
李洪墨,胡 博
(沈阳师范大学 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中国现代舞蹈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了新格局,特别是西方舞种的积极融入更是给中国舞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林怀民认为中国现代舞蹈的应该反映人类情感、富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
一、现代舞蹈《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内容与形式
现代舞蹈《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创作题材极为独特的作品,别具一格,使观众由心而发的喜爱这一舞蹈作品。
(一)现代舞蹈《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内容
《流浪者之歌》,其中蕴含宗教文化元素,一群男女手持火把虔诚祭拜,显示出了传统的民族血肉,凝重而肃穆,缓慢而坚定的动作令人屏气凝神,沉重感与深沉。林怀民这种中国式舞蹈的表达方式,本身蕴涵着他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认可和传承。而这种感受发至内心,舞蹈中充满强有力的动作和呼喊,代表了生命意识空间,以此展现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力量美源于中华民族在逆境中不屈的拼搏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质,体验同一族群的文化认同和震撼。《流浪者之歌》中,出现爆发力猛烈的肢体语言,无论是躲脚还是甩手扭曲的身体,向上跳跃,都是对希望的渴求,一路追寻佛陀觉悟的足迹,黝黑而又干瘦的灾民,成百上千的乞丐。这些遗憾,需要众人努力去完成、弥补,去寻求安静和快乐的地方。这个舞蹈的成功,是身体叙事最丰富的视觉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在这个叙述构成的独特视角中,黄金稻米代表了所有世俗的欲望,当神圣的家园被现代的欲望摧毁的时候,寻找人们现实中失去的家园也是真正的生活,追求心灵的现实。安静的等待,追求人类灵魂升华。
(二)现代舞蹈《流浪者之歌》的表现形式
1.舞蹈动作语言的新颖。《流浪者之歌》通过舞者与黄金稻米的缠绕,扭转,旋转,跳跃,跪地,呐喊,挣扎,踢腿,凝神等一系列舞蹈动作,巧妙的融合了动作与情感的表达关系。从整个表演过程看,这种动作程式是在积极融入西方舞蹈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基础上,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
2.舞蹈音乐的强大感染力。林怀民表明:“这个舞作是关于苦修,关于河的婉转,关于宁静的追寻,希望能通过《流浪者之歌》的演出,与观众分享那安安静静的喜悦。”林怀民选择了独特的乔治亚民歌音乐,沧桑而温暖,反映了宗教题材。音乐在整部作品的艺术表现中,不论是对动作的组织,内容的叙述,还是作品整体的情绪表达,氛围的烘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流浪者之歌》的场景设计在原有舞蹈构图上更完善更独特,黄金稻米的运用,灯光的明暗交替,音乐的此起彼伏,海浪声让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头,此处的音乐烘托出了伤而不悲的情感基调。
二、现代舞蹈《流浪者之歌》的艺术表现特征
(一)舞蹈创作的时代性。《流浪者之歌》的创作题材来源于中华“生命”古老元素,深刻反映了人性最真实最质朴最纯粹的一面。为了在舞作中展现对生命的思索,作品用稻米表现圣河的水、山的泥土、生与死的痛苦、甚至人们无尽的欲望之泉。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宗教文化认同,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其舞蹈动作的设计与编排和黄金稻米的背景构图体现了一定的艺术审美。
(二)舞蹈语言的多样性。《流浪者之歌》丰富多样的舞蹈语言具体体现在:纯粹的舞蹈动作,精湛的舞蹈设计与编排,独特的乔治亚民歌音乐,沧桑而温暖的灯光和原始人的乞丐舞蹈服饰。贯穿整个舞蹈的是“膜拜”这一语言运用亮点,通过音乐舞蹈者动作的移动和张扬而夸张的扭动,时而舒缓,时而激烈的动作节奏,使整个舞蹈从开场到结尾,以多样的舞蹈语言表现形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与此同时,多样化的舞蹈结构设计是其丰富语言的一种强烈体现,自由不羁的舞蹈姿态让年轻的身体焕发出巨大的魔力,使观众感受其舞蹈语言的多样性创造的巧妙设计又独特的意境之美。
三、结语
《流浪者之歌》通过外在形象塑造表现出作品内在的神韵及其所展现的审美想象空间,构建出整个现代舞蹈作品的独一无二的深刻意境,其内涵丰富,体现了艺术审美性,反映了一定层面的现实生活主题,从情感上唤起了人们的共鸣,是人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历史责任感。
[1]毛文学.艺术欣赏概论[M].黑龙江出版社,2012.
[2]孙芬芳.舞蹈《流浪者之歌》构图技巧[J].中国音乐,2011.
[3]李白奎.舞蹈的创作手法[J].中国音乐教育,2010.
[4]张大胜.舞蹈《流浪者之歌》的创作分析[J].中国音乐家协会,2012.
[5]黄大光.现代舞蹈创作技巧[M].中国音乐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