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与应用管理研究

2015-12-03吕永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吕永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文化”正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在这一形势下,微课程这一新式教学方法开始在国内兴起,并出现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本文主要通过简述微课程的概念,分析微课程的内涵,对高中政治微课程的特点、研究方法等进行总结,从而为微课程进入高中政治教学打下基础。

近几年,微课程不断发展,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但由于微课程属于新事物,国内专家学者对微课程的研究还停留在阐释理念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因此教师要对微课程的应用管理展开深入探究,构建微课程应用的长效机制。

一、高中政治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最早由美国人提出,它以其独有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我国,关于微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学者从不同角度为微课程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根据学者对微课程的定义和解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

首先,微课程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背景,以微视频为核心,允许学生在线或下载后观看,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要求较高。

其次,微课程的视频时间比较短,通常在10分钟以内,但时间短并不意味内容少,微课程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且类型众多。

再者,微课程注重结构体系的构建,它不同于常规的教学视频,通常配有微教案、微课件、微联系、微反思、微点评等五大资源,具有明显的体系结构。

最后,微课程应用广泛,能够满足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需要。

总体说来,微课程是区别于长期课程的,它是由一系列相对独立、开放的学习资源构成的支持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课程。

二、 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开发策略

高中政治微课程是一种新式教学模式,同时具有微课程和政治学科的特点。一般来说,高中政治微课程具有聚焦性、探究性、共享性三大特点。在开发高中政治微课程时,教师要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解读,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因此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补充和拓展教材知识。对此,教师可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进行讲解,突出政治教学的时代感。

另外,教师还要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将微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专题性强、主题明确的校本课程,构建高中政治微课程体系,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形成特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程的开发流程分为师生课堂共享型、学生自主学习型。微课程的设计环节分为名称设计、导入设计、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互动设计等。

三、 高中政治微课程的应用管理

微课程之所以能随着网络流传开来,是因为得到了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这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和教师对这类新式教学方法的迫切需求。

1.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迫切性。

政治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再加上传统政治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呆板,因而大多数高中生对政治学习兴趣不高。在传统政治教学中,教师通常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2.高中生对微课程的需求。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这为微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教学环境的日益改善,现代化教学设备遍布校园,因此不管是在课余还是在课上,学生都能找到学习微课程的网络设备。由于高中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学生普遍感觉课堂学习内容难以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接受微课程的辅助。

3.高中政治微课程教学的实施。

对于高中政治微课程教学,教师要扎根现实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对此,教师可先播放相关微课程视频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最后总结点评。另外,教师还要在课下远程指导学生学习。

总之,高中政治微课程对高中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微课程引入高中政治教学,促进高中政治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