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2015-12-03陈建博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基地区域

陈建博

新课改提倡,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恰当的问题设计,以问题引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一、从生活中寻找有用的地理问题

新课改强调“学习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合适的地理资源进行问题设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农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知识时,我以学校所在乡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案例进行了问题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先为学生提供了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基本资料:该生态农业基地核心区面积为4000亩,辐射区为8000亩;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日照时数为2 640小时;地形以丘陵山区为主,地面起伏较大;土壤类型为棕壤、岭砂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8%至1.38%;内有小水库、塘坝,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产品为樱桃,生长期短,不打农药,品种优,个大肉嫩,味道鲜美,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市场供不应求。

然后提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影响该生态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②试分析该生态农业基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③为促进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请你为该基地的农业发展提几条可行性建议。

上述问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乡村农业发展,贴近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二、重视学生在问题中的角色体验

地理教材中设置了单元活动课,旨在通过问题研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在单元活动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提高问题的效度,使学生成为问题的研究者、解决者,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我的家乡怎样发展”这一单元活动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角色安排。

(1)设计问题。

我在中国地形及行政区划图中选取了三个区域,并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小组,A组研究东北松嫩平原某乡镇,B组研究深圳市坪山新区某街道,C组研究山西省阳泉市某乡镇。研究方式是小组合作,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讨论等,研究指定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生产等资料,并利用相关原理,客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劣与得失,提出区域发展的大致方向,写出区域发展的调研报告。

(2)研究问题。

问题一:总结区位优势条件及优势产业。

成果展示:A组区域位于松嫩平原,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土地后备资源充足,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系商品粮主产区。B组区域位于深圳东部,交通、通讯便捷,受港澳经济辐射较强,家电电子产业发达。C组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下煤田广布,煤矿开采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问题二:略谈各自指定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或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

成果展示:A组:夏季多暴雨、易成灾,春末与初冬易受寒潮侵害,黑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B组:受海外市场影响较大,一度出现民工荒,资源、能源不足。C组:运输条件明显滞后,煤炭外运能力偏低,环境污染严重。

问题三:说说你对该地区发展的建议或构想。

成果展示:A组:改良作物品种,培育耐寒品种;进一步确立商品粮产业优势;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实施有机质还田与土壤培肥工作;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B组: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研发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改善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C组: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运输条件,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变煤为电输出,发展以煤为龙头的产业链经济;进行煤炭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这样就能以“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与生态,关注生活实际,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设计,以“问题”引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基地区域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的基地我的连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