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燕:“爱心代理妈妈”成长记
2015-12-03韩山
文/韩山
曹晓燕:“爱心代理妈妈”成长记
文/韩山
曹晓燕
【人物名片】曹晓燕,女,河北宁晋人,民革党员,大学学历,现任石家庄桥西区特色关爱教育学校校长。曾被评为2008年感动省城十大人物、石家庄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为河北省十一届政协委员。
“宝贝,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代理妈妈好吗?我们这里的老师就是你的代理哥哥,代理姐姐好不好?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是曹晓燕在接到每一位来学校参加训练孩子时的第一句温馨话语。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曹晓燕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不服输的下岗女工
曹晓燕曾是石家庄劝业场的一名普通工人。1997年,对她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下岗和离异的双重打击,让性格怯弱的她一度陷入了对生活的恐惧和绝望之中,她甚至想到了自杀。在亲人的关心、鼓励、关爱下,为了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她决定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努力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慢慢平静下来的曹晓燕,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坐标。
当时,恰巧石岗大街办事处招聘居委会主任,曹晓燕有幸应聘为石岗小区居委会副主任。在工作期间,她发现柏林小区的居民一直被“孩子入托难”问题困扰着。临近的石家庄市第二幼儿园生源已经饱和,许多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远离小区的地方入托,很不方便。面对此情此景,她产生了在柏林小区创办幼儿园的念头。
目标确定,曹晓燕便毅然行动。在办事处的帮助下,她租下了位于柏林小区中心一座闲置的二层小楼作为幼儿园的场地。由于长期闲置,那里是残垣断壁,大厅近似垃圾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曹晓燕住进工地,带领姐妹们整整干了42天,清理场地垃圾、刷新墙壁、张贴宣传画,愣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把一个脏乱不堪的仓库变成了门窗明净、地面整洁之所。
幼儿园开了起来,可是生源却成了问题。由于居民对民办幼儿园心存疑虑,加之知名度不高,开园十来天,只来了三个孩子,其中还有一个是居委会的同事为支持工作送来凑数的。
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曹晓燕及时调整办园思路。要赢得家长的心必须赢得孩子的心,她要求幼儿园的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和关心孩子,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她自己更是每天都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用真情呵护每一个孩子。在取得家长和孩子信任的同时,幼儿园及时增加服务项目,采取放宽入园年龄,接收残疾儿童,开办全托班,为下岗职工孩子入托优惠,幼儿教师24小时值班等一系列措施,用一流的服务让家长放心、安心。打造过硬的幼教品牌,坚持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幼儿园退休教师和幼师毕业生任教,并积极邀请省内外专家来园指导,她自己还报考了幼儿师资大专班,系统学习幼教理论和技能。
有付出就有收获。几年下来,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深受柏林小区周围居民的好评,甚至连几十里以外的居民也慕名将孩子送来。中央电视台以及驻石家庄市十几家新闻媒体分别报道了曹晓燕的创业事迹,幼儿园先后被石家庄市、新华区有关部门评为“社区工作先进单位”和“巾帼社区服务示范单位”。省市区领导先后到幼儿园视察,省委领导还为幼儿园题词“希望之光”,称赞曹晓燕为下岗职工争了光。2003年11月,曹晓燕被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就业再就业带头人”荣誉称号。
以一个母亲的名义
就在幼儿园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命运之神又向曹晓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心关怀教育别人孩子的曹晓燕,突然发现,被自己忽略的儿子,开始出现厌学、逆反叛逆情绪严重等情况,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孩子是家庭的寄托和希望,只有当一个家庭中的孩子是快乐的、健康的,这个家庭才是和谐的、快乐的。”疼爱孩子的曹晓燕不得不停一下自己的事业。那年夏天,她放弃了暑假特长班的招生计划,腾出时间来,专门关心自己的儿子。
曹晓燕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现在的很多家庭成员之间,都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家长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误的,认为孩子在6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就只能学习,不能有其他课外活动,让孩子从心理上产生厌恶和逆反情绪。
曹晓燕深信: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教育孩子的终极解决方法,就是用爱把孩子的心灵唤回家!当孩子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恰恰也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应该给他们爱的鼓励,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们不要过多的指责,将不满的情绪全部宣泄给孩子,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成绩好的孩子去比较,这样会深深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曹晓燕说,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充当“力量源泉”的角色,时刻向他们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做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名,这才是孩子的最佳状态。只要达到了这个状态,不论他在哪个学校学习,哪个城市生活,都会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爱学习、爱生活的人。
在和自己儿子的沟通和交流中,曹晓燕还意识到,像儿子这样的“问题少年”已经成为一种让很多家长头痛的社会现象。
“挽救一个孩子就等于是在挽救一个家庭,一个和谐家庭就是和谐社会的美妙音符。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理解每位家长的心情。我也是一位母亲,我经历过这种情况。”为了专门帮助家长教育、改变那些因诸多原因出现各种“问题”的孩子,曹晓燕决定成立一个特色教育学校。
“培养自尊心!恢复自信心!找到价值感!我们的教育需要耐心、爱心、榜样和切实的帮助。这些被忽视的、冷漠的孩子在精神世界里都是孤儿,需要的就是理解、关爱和被接纳。”她说。
曹晓燕
为了更多的“问题”孩子
2004年6月,曹晓燕创办的石家庄市桥西区特色关爱教育学校正式成立,并招收了20名“问题学生”。
为了教育和改变这些孩子,曹晓燕提出了“特色关爱教育”的理念,以爱的形式改变孩子。学生到校后,没有差生、优秀生之分,只有特色特质不同的学生,人人都是平等的。学校实行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教官和学生24小时同吃同住同训练。学校将“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对每一位前来受训的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分析,并运用国际先进的教练技术,实行“体验式”学习,学校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要求孩子。
然而,要想改变这些“问题少年”谈何容易。虽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面临的困难却是难以预料的,这些少年在家长和社会不恰当的教育下,已经变得麻木、偏执、叛逆,甚至具有了攻击性。为了用最深切的关爱来感化这些孩子,曹晓燕更是全身心当起了代理妈妈,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爱心精心地哺育着每一个充满希望的孩子。她亲自为这些学生安排吃住,为了让他们懂得感恩真切体会母爱,她甚至身体力行为孩子们洗脚。由于过度疲劳,她曾经几次昏倒在自己的办公室。亲人朋友们心疼地劝说她,放着花园式的房子不住,住学校的单身宿舍,自己找罪受,值不值得啊?
曹晓燕说:“其实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当做了很大努力而不被孩子理解,被家长误会时,也曾经动摇过,后悔过,也哭过。但看到更多孩子的改变和进步时,当听到已经毕业走的学生打来电话说自己考上重点高中了,我又会重新振作起来,建立新的目标,特色关爱教育可能是一个战场,是‘精神与灵魂的战争’。是战场就会有牺牲,拯救一个孩子,我够本了,拯救两个孩子,我赚了一个,拯救的更多就是我更大的胜利!”
精诚所至,“顽”石为开。在曹晓燕爱的关怀和精心引导下,学生们有了彻底的改变,令昔日的老师和家长刮目相看,原来的小网迷、打架大王、成绩倒数、经常逃课,甚至离家出走、辍学的孩子,如今回校后有的当上了体育委员或纪律委员,成了知书达礼、文明守纪的优秀生。曹晓燕用她的爱心换回了百千个父母的寄托和希望,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而今,来过和来到特色关爱教育学校的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曹晓燕为“老妈”。
目前,在特色关爱教育学校接受过教育训练的孩子孩子已经超过3000余名,特色关爱学校的教育训练成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北京、天津、山西、甘肃、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湖南、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的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河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教育台等电视台都作了跟踪报道,燕赵晚报、燕赵都市报、家庭周刊、《石家庄日报》《潇湘晨报》《今日女报》《湖南广播电视报》等报纸作了专题报道。她所创办的特色关爱教育学校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特色教育十大杰出机构”,被北京电视台誉为“生产好孩子的‘加工厂’”。
现在的曹晓燕正在规划一个更大更远的事业蓝图——“圆后进生的大学梦”。她已经接受一所私立中学的聘请出任校长,继续以关爱教育的模式践行雷锋精神,当好爱心代理妈妈,让更多的孩子开心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学业,顺利进入大学,圆后进生们的大学梦。
“我要告诉家长,每一个孩子都有上大学的权利,后进生也有适合自己的大学。我真诚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功,所有的家庭都幸福。”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