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研究
2015-12-03济宁技师学院孙丰翠
文/济宁技师学院 孙丰翠
多年的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社会培训是技工类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技工类院校在发挥社会培训职能这一方面做的很不够。本文从济宁技师学院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目前技工类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现状,对如何开展社会培训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阐述了开展社会培训的意义。
一、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现状
(一)院校的社会培训重视程度不高。在学院日常的工作中,没有给职业培训正确定位,没有相应人、财、物的支持,使社会培训的开展举步维艰,成效不大。
(二)培训面较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目前,绝大多数技工类院校主要进行在校生的培训,而真正面向企业、社会的职业培训,还未能充分发挥技工类院校在自身方面的优势。在对企业已开展的定单式职业培训中,技工类院校只考虑校内培训资源的使用,对企业丰富的人力、物力等培训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
(三)培训方式、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培训成效不明显。由于目前较多的企业对员工职业培训重视程度不高,技工类院校在社会培训上也存在着培训模式陈旧,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存在培训大纲和教材不完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使得培训成效不明显。
二、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策保障、更新培训理念。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技工类院校改革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为技工类院校更好地进行社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要大力发展社会培训,必须更新培训观念。技工类院校应将社会培训作为与在校生培训并重的一项重要职能,把培训看作是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效益多极化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技工类院校需要以特色学科为导向,实现资源共享,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在高科技化和竞争激烈化的时代,企业对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在客观上要求技工类院校的社会培训必须创新培训内容以适应和满足企业的培训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设施和手段,开辟培训新途径。在继承传统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将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积极创新培训方式。
(三)加强师资保障,积累社会培训经验。培训教师既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工类院校一方面选用从事培训行业的专家作为培训教师;另一方面要选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就济宁技师学院而言,现有教师
40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省、市级首席技师 10人,技师、高级技师111人,形成了一支向高标准综合型迈进的师资队伍,为适应社会培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另外,丰富的培训经验在社会培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济宁市技师学院作为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面向全社会开展各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同时承担济宁市“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新区管委的职工培训、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技工类院校十大名牌专业教师培训等多项工作。丰富的培训经验为技工类院校顺利开展各种社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三、技工类院校社会培训的实践意义
(一)积极探索,不断开拓,使培训管理体系有效化。1.完善社会培训机制,使培训市场化、产业化。学院建立了自主发展的培训机制,在完成教学实训任务的基础上,积极面向市场开展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定社会培训的方向和模式,提供优质的社会培训,最大程度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培训,极大地开发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升了劳动力的素质。2.制定培训管理体系,促进培训的现代化建设。学院建立了科学的培训管理体系,使社会生产对岗位技能需求实际的变化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内容中。实训设备的设置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培训设施和技术水平,促进社会培训的现代化建设。
(二)以社会培训反哺教学,带动技工类院校快速发展。1.社会培训联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社会培训的开展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将教育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能力,结合案例教学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实践方法。2.促进教学工作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学院围绕目前市场紧缺、发展前景好的职业领域,参与研究开发相应的教材、培训大纲和鉴定规范,形成一整套培训规范,并进入实际的培训运作阶段,以满足社会的大量需要。同时也为学校开始新的专业提供条件和基础。3.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现代社会培训需要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技工类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学院多举并措,更新培训机制,加大了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力度。
[1] 罗玲.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0(3 ).
[2] 郭萍.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工作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1(8).
[3] 薛计勇.大力开发社会培训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成才与就业.2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