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种植金针菇试验
2015-12-02陈小平毛小伟
陈小平 毛小伟
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种植金针菇试验
陈小平 毛小伟
(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 江山 324104)
油茶壳;替代;部分;配方;金针菇
江山市是浙江省金针菇生产大县,种植金针菇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14年江山市金针菇栽培总量达1.6亿袋,产值4亿元,是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的好项目。近年来,由于受到工厂化金针菇产品的冲击,市场价格逐年降低,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而金针菇栽培主料棉籽壳的价格坚挺。当地油茶资源丰富,油茶壳多用作燃料。于是,我们利用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试验,效果不佳。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由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江白2号。
1.2 菌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常规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棉籽壳61%,木屑10%,麸皮20%,玉米粉5%,石膏、过磷酸钙、白糖、石灰各1%。
1.3 试验配方
根据江白2号的生育特性,本试验安排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进行。设计3个配方,连同对照,共4个处理。配方1:棉籽壳43.5%,油茶壳20%,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2%,石灰1.5%,石膏、过磷酸钙、白糖各1%;配方2:棉籽壳33.5%,油茶壳30%,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2%,石灰1.5%,石膏、过磷酸钙、白糖各1%;配方3:棉籽壳23.5%,油茶壳40%,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2%,石灰1.5%,石膏、过磷酸钙、白糖各1%;对照:棉籽壳63.5%,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2%,石灰1.5%,石膏、过磷酸钙、白糖各1%。
按配方准确称量各种原材料,加水后充分搅拌,调节含水量至65%。用18×36×0.004 5(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高11~12 cm,压平压实,对折塑料袋口,用橡皮筋捆扎,用记号笔标记每袋,放入铁框中,每框放24个,每车装24框,整车推入杀菌罐中,以0.20 MPa 高压灭菌6 h,闷6~12 h后,缓缓打开放气阀门,待压力表显示为零时打开杀菌罐,把袋料放入接种室冷却,至袋料温度降到25 ℃以下时接种。接种后按不同标记分开排放至同一个干净、通风的培养室。培养室温度控制在14~16 ℃。
1.4 菌丝生长阶段成品率检查
接种后每20天左右检查统计1次污染的袋数,计算各处理的成品率。
1.5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接种后15天在菌袋外壁的菌丝生长处用笔划线,以后每7天划1次,共划5道线。43天后各小区菌丝吃料深时,各处理分别测量20袋,计算各处理菌丝生长平均速度。
1.6 金针菇产量测定方法
待90%的菌袋菌丝生长到底后开袋出菇,各处理小区摆放在同一出菇房内,每个小区摆50袋左右,重复3次,对照随机取150袋,分为三等分摆(图1)。自然出菇,常规管理。记录各处理头潮菇、二潮菇产量。
↑北
重复Ⅰ231CK 重复Ⅱ3CK21 重复ⅢCK132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袋成品率
由表1可知,用40%油茶壳粉代替棉籽壳(配方3)对金针菇菌袋成品率有严重影响,而30%以下比例配方的油茶壳则对金针菇菌袋的成品率影响不大。这可能是过量的油茶壳粉影响培养料的物理结构,使培养料透气性变差而导致的。
表1 不同配方金针菇的菌袋成品率
2.2 菌丝生长速度
从表2可以看出,对照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每周长速为2.45 mm。配以不同比例的油茶壳粉,则随着配比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减慢。
表2 不同配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速度
2.3 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从表3看,金针菇产量随油茶壳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产量最高,每袋单产为0.532千克;配方1、2、3分别比对照减产7.16%、18.70%、25.50%。菌袋生物转化率也随油茶壳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生物转化率最高,为131.5%。目测子实体形态、色泽,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采收时,配方3子实体的基部与培养基有粘连。
表3 不同配方金针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3 结 论
本次试验表明:油茶壳粉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随替代比例的增高,金针菇菌丝生长速度减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明显降低。替代比例超过40%时,菌袋成品率大幅降低。结果表明,油茶壳粉不适合替代棉籽壳栽培金针菇。
S646
B
2095-0934(2015)03-201-0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4)
陈小平(1964—),男,大学,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