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黑木耳太空包栽培法与工厂化有机栽培技术

2015-12-02陈启桢

食药用菌 2015年3期
关键词:杂菌麦粒木屑

陈启桢



台湾黑木耳太空包栽培法与工厂化有机栽培技术

陈启桢

(南台科技大学生物科技系,台湾 台南 71005)

概述台湾地区黑木耳麦粒菌种、木屑菌种、液体菌种等栽培用菌种的制作方法;从生产季节、原料调配及制包、接菌、培养和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黑木耳太空包栽培法。同时,介绍工厂化有机栽培法的工厂化制包、接菌及温包培养、环控栽培等3个环节所涉及的设备设施与管理技术。

台湾;黑木耳;栽培;菌种;太空包;工厂化

目前台湾地区所使用的黑木耳品种产量都非常高,由于菇农大多自己制作太空包,产量的高低颇受木屑种类及辅助配料成分影响。经验丰富的菇农,可以将黑木耳的生长管理到最佳状态,通常都有比较高的收益。工厂化生产有机黑木耳,需要丰富的经验,更需要一个将其当成良心事业的理念。所使用的原材料有机,质量稳定,使产出的黑木耳适合加工为生技保健产品,提高附加值。

1 栽培用菌种制作

1.1 麦粒菌种

麦粒菌种适合秋冬季制作,其养分高,菌种活力强,但易受其他杂菌污染。制作方法:将小麦粒置于水中加热蒸煮至吸水膨大而未破皮,加入0.5%碳酸钙以中和菌丝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酸,作为麦粒培养基。将预先于马铃薯葡萄糖洋菜(琼脂)培养基中活化的菌丝接菌在麦粒培养基上,在培养过程中要适时地摇动,以避免因麦粒结块而减少总表面积。

1.2 木屑菌种

木屑菌种适合春夏季制作,其含水量低,可在简陋环境接菌,污染机率较低。缺点是继代次数多,菌种变异性大,继代过程需要大量瓶瓶罐罐,浪费生产原料。制作方法:将购买自木屑供货商的杂木屑(70%以上为相思木)堆积于木屑堆积场2~3个月,期间适量洒水。于2~3周时翻堆一次,以木屑筛选机除去大的木块及杂物,然后利用堆高机将木屑堆积在木屑储存槽。接着于材料拌合槽中混合各种配料,其体积比为木屑︰米糠︰小麦粉=15︰4︰1,含水量62%左右,添加碳酸钙0.5%,用输送带将配料输入自动装瓶机装瓶、覆盖,并推入冷却室冷却,供接菌使用。将在洋菜或麦粒培养基上增殖的菌丝接菌于木屑培养基上,在25 ℃下培养一个月左右即制成木屑菌种。

1.3 液体菌种

液体菌种,在配有无尘室的情况下一年四季可采用,否则建议秋冬二季采用。其优点是发酵制作时间短,体积小,菌丝活性强,菌种变异性低。缺点是需要无尘室接菌设施,初期建构成本高。

制作方法:(1)洋菜菌种以无菌水均质后,接到营养液培养基(例如PDB)上进行第一阶液体菌种培养,营养液一般为5升以内。于26 ℃搅拌或通气发酵5~7天。以此为原种,置于500升以内的发酵槽通气培养5~7天,再接菌到太空包,建议每包接菌量为15毫升以下。(2)纤维还原液体菌种,是将黑木耳菌种培养在纤维培养基中,待菌丝长满后使用。使用时以无菌水均质为高浓度菌丝片断悬浮液,再以无菌水或营养液按比例稀释,即可作为液体菌种接菌源,稀释比例宜小于100。一般而言,无菌水还原接菌安全性高,简陋环境也可进行,但初期菌丝生长较缓;营养液还原接菌菌丝生长速度快,但稍有不慎易污染空气中的杂菌,故宜在无尘室进行。

2 太空包栽培法

太空包栽培法,是将适合栽培的木屑如常见的相思木等,加上米糠、玉米粒及豆粉等培养料,以柠檬酸和碳酸钙调整酸碱度,然后,以半自动化方式装入塑料袋中,紧接着在袋口套上塑料环,塞上棉花,然后进行杀菌、接菌、培养的栽培方法。太空包直径一般为10.16厘米,高22厘米,重1.5~1.6千克。采用太空包栽培法至少有三个优点:(1)栽培黑木耳之培养料适用范围广,但台湾仍以杂木屑为主,价格也比较便宜,若是购买纸浆场的废木屑则更可降低成本。(2)缩短栽培周期、提高产量。段木栽培到完全采收一般需3年的时间,而太空包栽培法仅需8个月至1年的时间;据有关研究结果,太空包栽培法的产量约为段木栽培法的8倍。(3)太空包栽培法易于管理,而且由于其半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可以节省大量人力,降低生产成本。太空包栽培法主要分为原料调配及制包、杀菌、接菌、栽培管理、采收及采收后处理等阶段。

2.1 生产季节

台湾中南部地区黑木耳生产期为8月中旬到翌年的3月左右,在农历5月(公历6月)时开始制作太空包,接菌后约45天即可开始采收,在中秋月圆时盛产。中秋之前的黑木耳,子实体颜色较淡且薄,主要是因为温度较高,菌丝体生长较快。过了中秋节之后,因为早晚温差大,生长速度适中,长出的黑木耳子实体厚且红黑色,为期约2个月。农历十月半以后(约公历11月中旬),气温逐渐降低,子实体生长变得很慢,一直持续到春节。这段时间生长的黑木耳很黑很厚,单朵的重量约是中秋节之前的3~4倍。以嘉义地区为例,农历十月半到翌年的元宵节这段时间黑木耳产量少,大多菇舍外面还需要遮透明薄膜以保持菇舍内的温度,以免因为低温而影响产量及质量。元宵节以后到清明节期间,台湾的气候忽冷忽热,此时黑木耳产量最低,一旦3月吹起南风,就要结束黑木耳的产期,等到6~7月时才开始制太空包,这就是台湾嘉义一带黑木耳的周期性生产。公历4月到7月,台湾的平原地区几乎不生产黑木耳,要生产只能在山上进行;或制作冰水洒水降温,才能生产一定质量的黑木耳。

有时候也可以作一年两期的产期调节,第一期为6月底7月初制作太空包,45天后开始采收,约10月底11月初结束,为期45天(即制包到结束约3个月)。第二期为12月底到翌年1~2月制作太空包,因菌丝生长缓慢,需要75~90天后才开始采收,一直到翌年的4~5月才结束。

2.2 原料调配及制包

1985年Royse等人曾建议,太空包的主原料木屑占80%,木屑由槭木和桦木以3︰2的比例混合使用,配料以10%的粟和10%的春麦麸为主,并指出此为最佳的配方之一;经充分混合后以制包机制包,制包完成后应在一日之内(尤其是夏天)进行杀菌,否则由于包内杂菌孳生,一方面杂菌产生孢子,造成耐热性增加,另一方面培养基中的小分子配料经杂菌代谢利用后产酸,使得培养基劣变,对后期栽培的影响甚大。台湾地区大多采用杂木屑栽培,质量要求高的菇农会特别购买“相思仔”木屑。配料以米糠为主,调以碱性较高的碳酸钙及石灰。

一般有高压(压力为1.5千克/平方厘米)和常压杀菌法,常压杀菌法由于具有大容积的优点,菇农常使用。使用的条件为103~105 ℃,9~10小时(视容量大小而略做调整)。但是,杀菌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冬季水及釜体温度均较低,应酌情延长杀菌时间以保证太空包的质量。

2.3 接菌、培养及栽培管理

理论上菌种必须保持新鲜、健壮,要避免退化。接菌后的太空包迅速移至栽培场,待菌丝长满太空包,表面菌丝聚集、褐化后再割除袋口,并喷水使其相对湿度达85%以上。首次出耳、采收后,必须停止浇水1周左右让菌丝重新聚集,此阶段切勿加湿以防止杂菌污染。至菌丝复合后,再喷水加湿至太空包表面有水膜为止,培养10天左右,同时增加光照,促进原基形成,待出耳后保持湿度85%~95%,直至采收。出耳期间,以保湿为主,控制温度在20~26 ℃之间,不能偏低或偏高。尤其在高温、高湿且通风条件不好时,容易引起霉菌污染,发生烂耳坏包。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若遇到气温过高,可采取加强通风,多喷水进行保湿降温。应掌握干湿交替,出耳前,空气相对湿度应较干,出耳后,应维持高湿环境。黑木耳子实体生长需要有足够的散射光和直射光。增强光照,可刺激黑木耳新陈代谢,使子实体变肥厚,色泽变深。

采收前不喷水是维持黑木耳高质量及延长冷藏时间的不二法门,根据笔者调查,以前有些菇农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喷洒低毒性的化学药剂(例如倍丹),让黑木耳子实体呈现出暗红色色泽,这虽是低毒性农药,但若不是经过煮熟,仍易发生中毒,造成身体不适,应避免使用。

3 工厂化有机栽培法

黑木耳属极好氧的食用菌,故不适合温控式的工厂化栽培模式,宜采用环控式栽培,以控制水分、换气量,防止蚊蝇进入为原则。工厂化栽培黑木耳参考下列方式。

3.1 工厂化制包

木屑堆积,混料,充填,杀菌,冷却等步骤,尽可能采用机械自动化流程,减少人力,以保证各个太空包的质量一致,特别是在混料比例方面,应完全采用自动称重及混合搅拌(图1,图2)。

图1 木屑培养基自动混料及输送 图2 太空包灭菌冷却与接菌室

图3 太空包接菌后集中恒温培养 图4 环控菇舍所用的水墙

3.2 接菌与温包培养

目前太空包自动接菌机(液体菌种或固体菌种)都还不够成熟及稳定,故仍以人工接菌为主。无尘室空间避免污染,工人须训练有素,操作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接菌后采用金针菇等工厂化模式,先行无尘室恒温控制培养。待太空包长满再移出栽培室出耳,增加菇舍栽培的周转率(图3)。

3.3 环控栽培

既利用自然气候栽培,又达到工厂化的管理,要在硬件的设计上做些调整。黑木耳为多次采收的食用菌,在第一次采收后,菌体受伤后酵素作用分解的物质容易吸引蚊蝇进入觅食及产卵,同时带入外界杂菌。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菌包感染杂菌及滋生蚊蝇的数量急剧增加,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

(1)利用水墙降温保湿及防止蚊蝇。水墙好处多,除可以降低外界热空气的温度并加湿外,更能过滤空气,防止蚊蝇及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图4)。

(2)强迫换气。利用工业抽风机,将外界空气经由水墙过滤,气流穿越菌包,提供黑木耳子实体发育所需的充足氧气。并能将第一次采收时菌包受伤产生的气味带出菇舍,使蚊蝇闻到气味会聚集到“风尾”(菇舍的末端),而不会直接进入菇舍,减少其危害(图5)。

图5 抽风系统可充分做到空气对流 图6 自动洒水系统

(3)自动洒水系统。黑木耳环境湿度需求高,难以进行大面积人工洒水管理,因此可经由自动控制系统及高压管路,实现自动洒水,控制湿度(图6)。

利用工厂化环控栽培生产有机黑木耳,产量高,质量优(图7)。

图7 工厂化栽培的有机黑木耳生长盛况

S646.6

A

2095-0934(2015)03-133-04

猜你喜欢

杂菌麦粒木屑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木屑
茶树菇感染杂菌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生产食用菌 石灰用途广
交换生的计谋
从麦粒到面包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微观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