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纪录片中的中国崛起
2015-12-02刘忠波李贞玉
文/刘忠波 [韩]李贞玉
《超级中国》中的“超级中国”是一种长期视角的观察和判断,更多的是一个将来时的概念,正是这种对发展的将来时的洞悉,更能够体现出对韩国发展的参照意义。
《超级中国》是一部由韩国KBS电视台制作的8集特别企划系列纪录片,主体部分为前6集,分为第1集“13亿人的力量”、第2集“金钱的力量”、第3集“中国治世”、第4集“大陆的力量”、第5集“软实力”、第6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第7集“中国之路”、第8集“韩国之路”,从人口的力量、资本的力量、军事的力量、资源的力量、软实力的力量、执政特色的力量,6个力量框架来分析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超级中国》由KBS制片人兼导演(PD)朴晋范、金英哲、黄应久三人领衔策划、制作,2014年1月启动,周期历时一年,2015年1月15至23日在KBS播出。根据韩国尼尔森媒介研究(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 Korea)的收视率统计,以1月17日的第3集“中国治世”为例,首都圈、首都、全国的家庭收视率(收视份额)分别达到了10.0%(14%)、10.5%(15%)、10.2%(15%)。
同时,这也是一部在中国获得广泛关注,成为舆论焦点的影片,对于中国观看者而言,这部影片有助于了解韩国作为东亚邻国看待中国崛起的视角和态度。在国内电视台没有购买版权的情况下,中国观众主要是通过网络新媒体观看《超级中国》,最初大多数视频网站都没有关于中国执政特色的第6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而民间字幕组很快翻译了这一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的内容虽然“敏感”,但并非是批评,主要是介绍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的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超级中国》的官民认知差异
近些年,BBC、NHK媒体拍摄的多部中国题材纪录片,都受到了中国官方媒体的批判和抗议,例如,国内媒体对BBC的《中国人来了》、《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雪域谋杀》、NHK的《激流中国》系列纪录片等的批评。2015年1月,《超级中国》在韩国KBS播出之后,并没有在中国获得即刻的反响,获得较高的关注度是一个月后才开始的,《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2015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超级中国>在韩掀起“中国热”:走访五大洲 20 多个国家,韩国电视台推出介绍中国特别纪录片》一文以较大的篇幅推介了该片,中央电视台曾以30多分钟专题的形式报道了《超级中国》,而东方卫视则将制作人朴晋范等请到中国做现场专访。《超级中国》既不是中韩政府合作的产物,也不是企业资助纪录片,因此从中国官方媒体的态度可以看出,《超级中国》对中国现实的阐述基本上是在中国官方话语体系可以接纳的范围之内的,并未被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排拒,尤其是对中国快速现代化过程的赞扬的态度,与中国官方话语基调较为一致。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对中国现实的阐述基本上是在中国官方话语体系可以接纳的范围之内。图为《超级中国》展示的故宫场景。
不同于官方媒体对《超级中国》正面的评价态度,在中国网络的民间舆论场上却出现了两级化的评论。通过对电影评价网站豆瓣网(www.douban.com)中《超级中国》评论的分析,可发现中国观众主要集中于“这是否是真实的中国”、“韩国媒体拍摄该片的意图为何”等问题展开。比较以批评中国为主要基调的国外媒体(BBC、NHK、PBS等)拍摄的纪录片,相当一部分参与评论的观众承认这是一部可以视为正面表述中国的影片,代表性评价包括:“中国《新闻联播》里的中国都没有这么好”、“真的是有点不好意思”、“强大得有点意外”等。同时,对于《超级中国》的批评性论调也大量出现,影片被认为含有很多负面信息,是一部“肤浅的”,“不理解中国”的纪录片,有观点表示“吹嘘中国”,“选择性的称赞”,“像主旋律宣传片的捧杀”,“我看到的是讽刺”,“包含太多中国威胁论的论述”等。除此之外,甚至还出现了带有非理性的嫌韩情绪的声音。
《超级中国》从多方面肯定了中国的发展进步,获得了官方媒体的宣传和推介,但在中国民间的网络舆论场中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即认为影片表现和理解中国的方式是局限的、片面的。这种观点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所引致的:(1)《超级中国》对于中国的民生等社会现实层面的问题关注的太少;(2)《超级中国》所透露出的“中国威胁论”论调,例如“中国治世”一集将中国描述为潜在的世界霸权竞争者;(3)《超级中国》成为民间舆论场中一贯存在的嫌韩情绪的宣泄对象,这也与当前中国网络舆论场的特点相关。实际上,《超级中国》在韩国民间网络舆论中也充斥不少“嫌华”情绪,甚至有的韩国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由中国政府出资的KBS“中国形象宣传片”。
《超级中国》的中韩认知差异
根据2014年中国外文局等单位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中的调查结论:中外在中国崛起问题上的认知存在较大差距,“海外民众对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乐观程度超过中国本国。在中国是世界大国还是地区性大国的看法上,半数以上中国人认为是地区性大国、三成认为是世界大国,而海外民众的观点和比例恰好相反”。“超级中国”是一个比较容易传达出形象内涵的清晰化的命名,同时又是一个富有争议的、难以达成共识的概念。一方面,2010年开始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讲,国家整体发展程度仍然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中国崛起”和“中国复兴”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从语汇表述的角度,以中国崛起为内涵的“超级中国”表述更容易导向“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定势。
关于《超级中国》是否客观、公正的争议,一定程度上正来自于中韩双方对“超级中国”时态理解上的差异。《超级中国》显示出韩国媒体对中国未来发展潜力的强调和预期,而非对当下中国所面临现实问题的总结。《超级中国》中的“超级中国”是一种长期视角的观察和判断,更多的是一个将来时的概念,正是这种对发展的将来时的洞悉,更能够体现出对韩国发展的参照意义。
在首尔大学亚洲研究所于2015年5月举办的《超级中国》研讨会上,《超级中国》制作人金英哲对未来化的“超级中国”有着较为明确的表述:“本人作为制作组的一员,经过长时间的取调我所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短期内可能会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都曾面临的陷阱,并且在公害问题、老龄化、各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贫富差异等方面存在问题,然而长远来看我们可以预测到中国通过经济发展在军事、文化、外交等多领域成长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力量。首先,多数专家在中国的经济规模20年后会反超美国的论点上便达成了共识。经济力量的强大会带动军事力量的提升,同样会引领中国走向文化强国的道路。”也就是说,《超级中国》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对中国“示好”,主要意图是以中国的经济、政治、外交和文化各方面变化为参照,来审视韩国的发展前景。对于韩国民众而言,通过公众媒体了解正在发生的中国崛起,尤其是中韩间力量关系的变化,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就不难理解,《超级中国》为何对中国很多社会现实问题“视而不见”,仅仅集中于中国必然的、可见的将会成长为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虽然很多中国观众更加关注《超级中国》是否真实、准确地呈现了他们所了解的、熟悉的,尤其是个人化的,当下中国的现实生活境况,但KBS作为倡导以公共性为基本准则的国营媒体,制作《超级中国》的出发点显然是韩国民众的利益与需求。《超级中国》制作人朴晋范曾经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10至2013期间任KBS常驻北京制片人,可以被称作是“知中派”纪录片制作人。他认为,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描述有很多受伤的心理,《超级中国》既没有西方媒体狭隘的片面性,也没有中方媒体过度的宣传性,采取了新的视角去观察中国,这种视角是以往韩国媒体所忽视的,也是韩国媒体和民众所缺乏的一种观看方式,中国正在发生变化,看待中国的方式也需要提醒民众改变,同时,在韩国知识分子界,很多学者对这种报道中国的方式持有保留态度,也是能够理解的(来自于2015年5月刘忠波对朴晋范的访谈内容)。例如,《超级中国》走访20个国家和地区取材,在“金钱的力量”一集中,拍摄了以资源外交为手段的中国力量在非洲、南美洲的影响力等内容,就是要向韩国民众介绍中国海外扩张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方向,试图改变韩国民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停滞化和封闭化的中国认知。
《超级中国》没有局限于东亚视角,而是将中国崛起放置于全球国际关系结构中进行考察,重点关注中国的现实变化和未来走向,思考中国崛起对韩国发展战略的参考价值及对中韩两国关系的影响,其中,既有对中国成长为受他国尊重的、负责任的大国的期望,更隐含了对中国崛起引起的不确定未来的隐忧。
对中国崛起引起的不确定未来的隐忧
《超级中国》围绕中国崛起展开内容,主题按照中国的显性力量到隐形力量的过程展开,“金钱的力量”、“中国治世”、“软实力”这3个主题集中于中国崛起的国际影响,“13亿人的力量”、“大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这3个主题集中于中国崛起的国内特性。影片没有集中于常见的西方媒体的人权保障、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负面倾向的议题,一方面,与前文所论述的以民众利益的出发点相关,也与韩国一贯公共外交传统相关;另一方面,以KBS为代表的韩国媒体能够以相对积极的心态接受中国崛起的事实,引导民众中国认知的调整,从中也反映出中韩之间渗透着强烈的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的国家关系。
中韩之间既是重要的经济伙伴关系,也是东亚地区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东亚区域性的问题,也对现有的美国主导的世界权利体系带来了挑战。《超级中国》没有局限于东亚视角,而是将中国崛起放置于全球国际关系结构中进行考察,重点关注中国的现实变化和未来走向,思考中国崛起对韩国发展战略的参考价值,以及对中韩两国关系的影响,其中,既有对中国成长为受他国尊重的、负责任的大国的期望,更隐含了对中国崛起引起的不确定未来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