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情反转新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

2015-12-02白红义

社会观察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业核查

文/白红义

在中国这样一个新闻富余的国家,各种新闻层出不穷,这种发生剧情反转的事件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但相关媒体和记者的“拙劣”表现却会让人们进一步丧失对新闻业的信心。

报道不准确导致新闻剧情反转

这几年来,剧情反转的新闻屡屡出现。媒体上呈现的某个事件,会随着事件的发展,呈现出与最初报道截然相反的面目。最近,发生在安徽的一条“狗嘴救人”的新闻就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据媒体报道,10月13日,安徽省利辛县一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四肢伤得最重,几乎被“啃”烂。伤者李娟的男友张宏宇当时对媒体说,李娟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两条大狗在追赶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她救了女孩,但自己被恶狗扑倒在地撕咬,最终被咬成重伤。张宏宇同时对媒体表示,他希望能有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女友渡过难关。此事随即成为被关注的热点,各路媒体纷纷报道,截至10月17日下午4点,李娟已收到70万元的善款。

然而,随着媒体的跟进,事情的疑点越来越多,张宏宇所说的“被救的小女孩”迟迟没有出现,更有记者在调查后表示李娟被狗咬的地点存在出入。面对接连不断的质疑,张宏宇终于承认,他对媒体撒了谎,所谓“救了小女孩”一事完全是他编造的。原来,张宏宇本人开办了一家养狗场,李娟其实是在他的养狗场被咬伤的。张宏宇甚至主动联系过当地媒体来策划这则假新闻,并表示“有感谢”,但当时被拒绝,后来此事被另一家媒体报道,迅速成为热点。事情曝光后,不少捐赠者纷纷现身,表示难以接受自己的善良换回的却是谎言。

类似这样剧情反转的新闻为什么会屡屡出现?除了当事人的因素外,媒体应该担负什么责任?事实证明,类似的小事情之所以闹大,往往与报道的不准确有关。在上述事件中,初次报道的媒体采信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源并刊发了报道,才引发了此后的风波。对媒体来说,这样一条劲爆的新闻当然具有超高的新闻价值,抢得独家或首发无疑能够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核实、调查等步骤往往要推后或干脆省略。

笔者从2011年开始参与《新闻记者》杂志的年度虚假新闻报告的撰写工作,每年都要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数十个虚假新闻的案例。一般来说,主观上恶意造假的新闻相当罕见,更多的是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产生的问题。比如去年“孤儿”杨六斤的案例,记者也是出于好心,为了取得更好的慈善宣传效果而夸大了一些事实。再比如地沟油案例,记者搞错了涉事的公司引发舆论风波,甚至偏离了最初追踪地沟油产业链的目的。其实,很多案例发生的原因都很简单,要么是根本不做采访,直接将网上的内容搬上版面,要么是采访过程中粗疏大意,轻信采访对象的话。本质上都是记者在报道中疏于查证,没有尽到事实核查的责任,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把关人角色。在新闻生产中,查证核实工作的欠缺或不足一直是导致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主要原因。在一个不同形态媒体日渐融合的环境下,新闻的时效性以及吸引网友点击的能力成为凸显的新闻价值,需要耗费时间的事实核查工作则不被重视。相当一部分媒体和记者总是缺少求证这根弦,以致在采制新闻的过程中,核实查证的意识相当薄弱。从这个角度看,记者的职业素养确实下降了。

事实核查制度的必要性

现代新闻业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新闻采访作为一种新闻实践被接受,在这100多年的新闻采访历史中,它的特征基本保持了不变,记者总是通过提问来获取信息,而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也总是存在着潜在的张力;充其量就是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为记者的新闻采访提供了便利,比如电话、电邮和QQ等即时通讯工具让采访不必总是面对面才能进行,微博上的各种官方账号和名人账号降低了记者寻找消息来源的各种成本。然而,采访条件的改善和采访技术的完善并没有相应地带来新闻质量的提升,新闻质量反而有下滑之势。这些网络工具提供的便利性使得记者更多地待在编辑部里。一项对瑞典记者的调查就发现,许多瑞典记者比5到10年前花费更多的时间待在编辑部。同一调查还表明,大多数很少离开编辑部的记者是所谓的网络记者,他们利用其他记者搜集的材料、网上的消息来源以及电话来尽可能快速地制作新闻。

这样的工作形态绝非瑞典记者独有,中国记者又何尝不是呢?很多记者更多地依赖互联网作为自己的信息来源,遇到异乎寻常的事情,只顾先把它发布出去,而不太考虑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随着事件的持续报道,真相也许与最初的报道大相径庭。在中国这样一个新闻富余的国家,各种新闻层出不穷,这种发生剧情反转的事件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但相关媒体和记者的“拙劣”表现却会让人们进一步丧失对新闻业的信心。

在传统媒体时期,新闻业通过树立自己权威的事件叙述者的角色来维持其专业地位,其权威之处正体现在报道的准确、及时、客观等要素上。一些西方的精英媒体还建立了严格的事实核查制度来保证报道的准确,或设立事实核查部或只是进行事实核查工作。这一制度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时代周刊》率先设立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事实核查团体,《纽约客》则在1927年设立了事实核查部。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也逐渐有媒体设立了类似的工作机制。这一制度主要针对记者已经成文但未发表的报道逐一阅读与核实,确认报道中的事实性信息准确无误。

中国新闻界对此有所了解的时间并不长。据笔者所知,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的是学者钱钢于2009年撰写的一篇文章《我接受了〈纽约客〉的核查》。钱钢接受了《纽约客》记者的一次采访,而事实核查员就负责对文中与钱钢有关的内容进行核查,包括:时间、地名、场面;记者在文中引用的钱钢的原话;记者本人提出,而得到钱钢认同的某观点,等等。在半个多小时的核查中,钱钢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仪式中。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个关口,不仅能够多一道保障,还给记者制造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让他们越发重视事实的准确性。不过,由于这一制度的运行过于昂贵,只有一些顶级媒体还在实行。

“准确!准确!准确!”已成过往烟云

当然,如果只是把原因归结于在新媒体环境下记者的职业素养下降了,显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有瑕疵的新闻不仅出现在新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占据主流的年代同样层出不穷,甚至我们缺乏有力的证据说现在一定比那时要多。也可以说,正是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透明度增强,我们才可以更快地发现那些有问题的新闻。因此,重要的是不要简单地把板子打在记者身上,还要追问为什么记者要这样“草率”地处理新闻呢?现代新闻业诞生以后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新闻范式,包括新闻采访、倒金字塔结构等。但在当前的网络新闻世界中,既有的新闻范式已逐渐开始有所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主导新闻实践的价值观念。即使是著名的《纽约时报》,在一个日趋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中,也同样面临着社会、经济、技术和专业带来的四重压力,必须从即时性、互动性、参与性三个方面来迎合在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生产的变化。对当下的记者来说,对即时性的过于强调意味着“报得快”比“报得对”更为重要,普利策曾经强调的“准确!准确!准确!”已成过往烟云。

时间是影响新闻取舍的重要考量因素,尽管关于新闻的定义纷繁多样,但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中,时效性是一个最基本的元素。事件发生与新闻报道之间的间隔越短,新闻报道也就具有更高的价值,重视突发新闻、设置截稿期限都是时间观念影响下的产物。新闻工作也因此是一个“因时作息”的行业,但从没有哪个时候像现在这样,时间变得如此重要。新闻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不可避免地卷入了速度与时间的竞赛。这场信息传播速度的竞赛不仅发生在传统媒体之间,也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从更大范围来看,还是一场不同类型的媒体与为数众多的公民记者、自媒体、社交媒体竞争信息速度以证明其权威地位的过程。当速度与无止尽的新闻更新成为网络新闻报道实践的主要原则时,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相应地,也要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这种对时间的过分强调也会带来一定的恶果。

学者们已经发现,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对速度和即时性的追求衍生出一系列问题。首先,当对速度的追求演变为持续不断的“截稿时间”和新闻循环时,新闻常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使得公众难以知晓事件或议题的全貌,进而破坏了新闻业为公众提供全面和丰富信息的功能。其次,当新闻业对速度的竞争日益剧烈时,更可能引发对真实准确这一基本专业准则的放弃。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很多媒体很难坚持在短时间内核实信息。而在对速度的追求下,互联网信息流通的高速逻辑又必然混合着或催生了对“新奇”的强调。这些都使得记者往往在未加充分核实的前提下发布报道,有时甚至导致虚假报道。

记者完成工作的单位时间比以往被压缩了很多,在网络环境下从事新闻生产,必须面对时效性所带来的压力。新闻记者与一般劳动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劳动时间的不确定性与劳动空间的移动性。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往往牵制着记者的劳动时间,他们无法如一般劳动者那般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而须全力配合新闻事件的时间,记者不得不疲于奔命,每天上演着一幕幕“挣工分”的故事,从而使新闻从具有社会功能的“专业”逐渐转变成单纯的“工作”。在一连串的赶工游戏中,劳动者会尽量达到生产标准,甚至是超过标准以争取绩效奖金,而每一个劳动者的努力目标都是为了一己之利。更何况,当前新闻环境的变化对新闻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多重技术能力的后果就是不同种类的工作渐渐得以浓缩在同一个人的身上,无形中更增加了劳动的强度。

应该说,记者的职业素养下降只是事情的表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下降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问题。结构与能动性是社会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在认识到结构的宰制作用时,更应强调行动主体的能动性。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闻生态的整体变化对记者操作新闻的模式构成了一种结构性的约束,但这是否意味着记者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一约束?传统媒体在漫长岁月里形成的价值和操守已没有一席之地了吗?答案恐怕都是否定的。一些更新的研究表明,客观性、专业规范、事实核查等传统媒体时期形成的新闻观念仍被塑造为新闻边界的标记,使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区别开来,保持自己的专业地位。

新闻记者自身往往对这一职业颇多溢美之词。但在现实中,新闻记者并不如他们自己描绘得那样完美,留给社会公众的印象也绝非那么美好。1919年,马克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的著名演讲中,曾对魏玛时期德国社会对记者这一行的观感进行了描述。他说:“人们对新闻记者的评价不高,是由于在这方面,人们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的表现,以及由此造成的往往十分可怕的后果,总是念念不忘。”时过境迁,近100年后再来看,这句话似乎也是在描述当前记者的境况。

一些研究表明,客观性、专业规范、事实核查等传统媒体时期形成的新闻观念仍被塑造为新闻边界的标记,使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区别开来,以保持自己的专业地位。

猜你喜欢

新闻业核查
独立软件体系核查要点浅析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浅谈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后新闻业时代新闻报道角度的重构
浅谈实验室期间核查
食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实施方法
VR“挑战”新闻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