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堂展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2015-12-01袁慧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网络信息化

袁慧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资源,收集英语资料、整合信息、传输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检索能力以及借助多媒体在公众面前使用英语自信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自主探究;自信表达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尹子武,2011)。因此,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就是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影视等视听辅助教学设备,打破时空限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以我所教授班级的学生为例,初一刚开始时,有些孩子在用英文表达时声音偏小,不够自信,更谈不上手势、表情及眼神交流了。我认为,训练这部分学生自信心的关键在于为他们创造自主探究、展示自我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每周让孩子进行两次课前展示,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及自信表达的能力,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无疑大大增强了展示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从课前展示活动的三个步骤来探讨信息化手段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结合。

课堂展示活动的步骤

1. 教学准备阶段

信息化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为此,我做了一个网上调查问卷,以提前了解学生对课前展示内容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喜好。根据调查结果,我将他们分为四大组:自主选题演讲组、名人演讲模仿组、英文歌曲秀组和英文电影配音组。然后四大组内以2人为单位自由组合,并上报展示的具体内容,由课代表根据组合排出课前展示的日期表,活动如期按表格进行。然后成立学生评委组,由他们制定四大组的评分标准。

其次,确立课前演讲的时间限制(不超过5分钟)及各大组课堂展示所需要遵循的一些程序,如自选题演讲的步骤为:引入、内容与分析、总结、互动问答。英文歌曲秀的步骤为:1.歌曲背景简介,歌曲推荐原因。2.配乐、配词演唱。3.互动问答。这些规定的形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现场表现力,又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交流、组与组交流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提供了良机,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 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备战阶段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水平,按照既定组合协作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自主选择相关材料。待收集资料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汇总,根据讨论细节分工完成课前展示的课件、视频的下载及PPT的课堂展示,这样学生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筛选、整合及展示,既有个体独立探究的空间,又有小组交流、切磋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对所探究知识留下了深刻印象,而网络无疑在这个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在正式的课堂展示前需找教师把关,提前在教师面前配合PPT演练一遍。之后,教师根据小组表现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以使学生在真正课堂展示时能够自信从容,同时,使其他同学能够看有所得,听有所感。例如,有一对自选题演讲的组合以“愚人节”为展示主题,但是他们所做的PPT中是大段的关于“愚人节”来历的介绍,且生词很多,两个组员轮流照着PPT小声念出文字,缺乏演讲展示的吸引力。我对他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以问题切入,询问同学们庆祝愚人节吗?有没有愚弄过什么人呢?你知道“愚人节”的来历吗?这样的互动能够马上调动听众的兴趣,与他们打成一片。2.将大段关于节日起源的文字删除,下载一段相关英文视频,利用生动的多媒体影音呈现节日的起源及庆祝方式,并根据视频内容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3.分角色表演一段愚人节愚人的有趣场景。4.简单小结,并进入观众互动问答环节。5.展示过程中,声音要大,并与观众有眼神交流。两位学生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进行了修改,为真正的课堂展示做足了准备。

3. 课堂展示阶段

课堂活动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从而活跃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我在各小组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及教师把关环节之后,给学生提供了课堂展示的机会,以验收搜集资料、整理备战的成果。

首先,在展示前,我对全体学生提出要求,除了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之外,还要在同学展示后用英语评价展示者的表现。尽管如此,我们班的第一次展示仍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超时、眼神交流不够、开场白及结束语的遗漏,及由于情绪紧张引起的互动环节的缺失等。这一次的教训使得我更加重视学生上台前的指导训练,因此之后的课堂展示大都比较成功。同样以选择“愚人节”话题展示的小组为例,由于做足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一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精彩,学生们对他们自信、大声的表达,熟练使用PPT的能力、所下载的有趣视频及互动环节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又如选择《变形金刚》主题曲的组合,除了用PPT介绍歌曲背景及推荐理由外,他们还下载了配曲的震撼视频,当他们跟着音乐唱起来时,同学们的情绪都被点燃了,这要部分归功于多媒体的应用。课前展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既提高了学生自信表达的能力又给同学们提供了非凡的视听盛宴。

4. 评价阶段

课堂展示及问答互动之后便进入教师评价及学生互评阶段了。课堂展示活动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评委经过讨论,将演讲者的音量、眼神交流、语气、语调及手势等都作为评分标准,对于不合格的学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建议进行训练,这大大提高了这些同学的自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评价阶段,教师应把定性描述与定量计分相结合,多给予学生正面、肯定的评价,同时委婉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及在哪一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并对整个组的通力合作予以评价。其次,学生评委通过打分计入平时成绩,既让学生在评价中总结经验,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又以计分的形式督促他们将活动开展得更好。

总之, 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展示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一方面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在搜集、整理资料中锻炼去粗取精、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课堂展示中提高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的能力,在教师及学生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因此,此项活动深受学生好评,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及自信表达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海淀区英语学习社区》(简称“海e”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219.

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19-23.

尹子武.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谈英语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1,15:121-122.

曹进,王灏.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外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3:53-57.

郭绍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6:58-61.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网络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