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主学习效能研究
2015-12-01谢海红
谢海红
【摘 要】通过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到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信息化为学生展现了思维的空间,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英语课不再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效能
研究背景
英语学习需要语言环境,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用会提供真实、直观、生动、形象的语料,帮助学生激活语言,调动元认知。而课后的延伸,是语言使用的良好机会。由于大环境的限制,孩子们回家后缺少语言使用环境,生动、有趣的网络英语社区为学生搭建了交流语言、运用语言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师最多是使用上了录音机。多媒体教学技术替代了静止、呆板的教具,图文并茂,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特别是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引导、刺激的独特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广播式”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双向的沟通,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统一式”授课,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有限,教师是灌输知识的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对象,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问题分析
在前期调查中,针对我校英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学校有10名英语教师每节课都在用课件、投影等电教设备。课件是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相比之前的教学配套的教学课件,确实减少了教师备课的时间投入,也给学生带来了动画的、可以选择的试听材料。有时为了补充资源,教师也会在每个单元自己制作PPT,找来更多的图片资源补充教学。
就语言学习而言,教材课件、补充图片资源,能够给学生带来真实、生动、交互的丰富的语言情境吗?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吗?
现代社会要求人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培养有充分学习欲望和足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化,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开放教室、虚拟教室发展迅速,这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的学习模式。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
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课后的使用,研究信息化环境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促进与帮助。
研究过程
2014年3月我校有幸参加了海淀区《海e英语学习社区》课题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参与信息化与英语教学的研究。我们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利用媒体、网络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研究初期我校共有三、五两个年级参与实验项目。最初一个学期,教师和学生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把账号发给了学生。但是一个月后,很多学生跟老师谈论这个话题。“老师,我又完成了一篇阅读”“老师,我选了一套难题,但是我会做。”“我听了一首好听的歌”……孩子们的热情很高。看来孩子们确实很喜欢这个平台,因为学生课后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有冲击力的网络媒体,这就给教师的课堂带来了挑战——简单的配套课件、PPT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于是有更多的老师关注这个平台,关注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研究收获
1. 课堂的改变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语境
语言学习需要语境,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减少生硬的朗读、跟读等不能激活思维、激发认知的活动。
英语课标中指出:课程资源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黑板、教材、卡片、挂图,还包括使用音像、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远程教育资源等现代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教学内容服务。有效输入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元认知。为学生创设真实、鲜活的语境,提供丰富的语料,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信息技术的使用,创设生动、真实的语境,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的思维和运用。
课堂实例:在讲授四年级职业一课时,因为教材所给的职业词汇worker、famer等,有些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教师为了在输入环节帮助学生在“义”上更好地理解职业,并且在情境中有效地输入语言,除了采用大量的学生生活周围的有关职业图片以外,还录制了音频(奶牛、鸡等动物叫声帮助理解farmer)、视频(生活中各种职业工作视频)等,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帮助学生从理解性输入到运用输出。
再如,我在进行五年级英语Shopping话题教学时,需要教学生学具、服装单词和购物情景对话。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服装、学具图片,学生很兴奋地用英语读这些单词,也开始积极地回想自己已学过的单词,从而达到复习、记忆单词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句型,并在实际生活中很好地运用,我特意录制了商场里店里购买衣服的录像(配好英语),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觉得句型的操练是件简单而又有趣的事情。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效果非常好。
正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教师以往灌输式、复读机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可视的、真实的语言感受,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内化、理解语言。同时,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享受资源、沟通方法,奠定自主发展的基础。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正如义务教育2011《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教师们课堂上运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数字化资源正是结合了英语知识的多而杂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中如不注意方法,学起来就可能会逐步感到困难,以至渐渐失去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可进一步吸引学生,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节省了教师课堂大量板书的时间。尤其是上复习课,可以使教学内容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课堂节奏。如果使用得当,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听说训练机会,有效地提高听说能力。教师可提供更多阅读、写作材料,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的知识更多,更深入,更全面。
海e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多版本分级别的阅读故事、电影赏析、歌曲学习等材料,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丰富了课堂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2. 学生的改变
(1)由被动接受提问到主动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中师生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引发学生语言输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难点和重点;可以促使学生注意不断调整自己使用的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等。
但是,在实际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英语课上教师的话语过多。我曾经对所听的一节句型学习课进行了分析,从量化分析角度,我对师生问答类型做了分类和统计。结果显示:一节课中的提问很多,40分钟的课堂,42个教师提问。在所提问题中,只需回答“Yes or No”或选择其中一个答案的一般疑问句占了34%,特殊疑问句虽然占了66%,但较多是以What或Where引导的问题,答案基本都可以直接找到,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而回答问题的方式也主要以学生集体回答为主(64%),学生独立回答只占29%。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减少机械重复的提问数量,改变提问的层次性,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
比如,以往在做单词头脑风暴的时候,往往教师板书话题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is topic?”学生一一作答。利用信息技术,做成思维导图的模式,学生会顺着思维指向,逐层思考,在小组的交流中,自我完善话题内容,减少教师的提问干扰,增加学生自主思维空间。
再比如,英语老师常用的遮挡猜物活动,以往的教学教师需要介绍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猜测。使用信息化手段,选取有背景信息的画面,再利用白板教学中的遮挡功能。随着光圈的闪动,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问道:“Whats this?”
(2)由被留作业到积极寻找作业
作业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以往的作业是千篇一律的,缺少选择性、趣味性,学生不会主动做作业。在使用了海e社区平台后,学生会主动要求留海e的作业,还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体会,分享成功。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使教学过程不仅“教师—学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双向交流,这样就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条件的保证,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反 思
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要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各学科的教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等。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顺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把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放在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形成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能力上。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深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确实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是自主思考;二是自主探究。
自主思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或是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时候。由于大量接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的呈现,学生能够借助这种资源,用语言思考,用语言做事情。
自主探究:信息技术的使用,在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得学生有愿望继续深入探究。同时在遇到困难时,网络同样可以帮助他,解决了探究路上种种知识上的困难,使自主探究得到了保障。
信息化环境能够有利于帮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变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海淀区英语学习社区》(简称“海e”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参考文献
陈则航, 王蔷.小学英课堂提问的现状、原则与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1.
韦钰.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