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解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015-12-01许燕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书单课标书籍

许燕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一学段(一至二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显然,要培养阅读兴趣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然而,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的兴趣不易长久保持。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持久兴趣,激励他们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细化课程标准,制定评价标准

如何让阅读兴趣的培养变得可执行?细化课程标准、制定相关的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教师通过整理课标,“有课外阅读兴趣”的实施就形成了以下表格。

选择合适工具,展现学习过程

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提出了“BYOD”计划,即“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就是说孩子们将携带自己的iPad进行学习。然而在一、二年级的学生心目中,iPad无疑是非常有趣的玩具,而非文具。因此教师从开学伊始,就灌输他们iPad是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并与家长签订协议,要求家长删除iPad中所有的游戏软件,只装基础软件和学习所需软件。教师一旦发现有游戏软件,则有权处理掉。

在众多的软件中,教师选用了两个软件,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一个是开放性很强的啪啪平台。这是学生们发布自己已阅读的书籍报刊、交流感兴趣的内容的好地方。在这里他们交流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感受和体验。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啪啪记录学生每天阅读的数据,了解学生阅读经历。第二个软件是类似于光荣榜的classdojo。教师动员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指标,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聆听和口语表达能力……运用积分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

注重方法指导,形成阅读习惯

主动学习,意指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映个体需要的活动。它的对立面是被动学习,即把学习当作一项外来的、不得不接受的活动。

教师通过iPad上的啪啪和classdojo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被动学习,因为教师要检查,所以才需要去完成。那么如何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使阅读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这成了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

1. 形成习惯,评价多元

制定好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但很少人能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坚持下去。通常是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能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就会每天变成两天或三天或更长的时间,慢慢会发现自己已经放弃自己的学习计划。所以每天坚持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笔者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一个行为科学研究的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当花上一段时间把你的学习计划变成自己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为了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了一个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4-5人。由组员选出组长,每天组长的任务是监督每一个同学完成朗读任务。为了让学生发布帖子时能有所依据,所以教师特地结合课标给出范例,要求在表达的时候说清楚:(1)看了哪本书?(2)看了多长时间?(3)大约阅读多少字?(4)交流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录音时间为2分钟左右,有一定中心和内容,语句基本通顺。组员之间认真倾听同伴的内容,互相评论。评论时也同样结合课标,要求同学做到表达清楚,有一定的针对性,语句连贯。并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和进步最明显的作品,第二天当众表扬,以激励同学继续坚持阅读。同时记入classdojo,直至学期结束形成书面报告,以喜报形式呈现给家长,形成性评价体现出不同个性的学生个别化的成长过程。

2. 定期推荐,引导阅读

目前,中国没有十分权威的分级阅读的书目推荐,所以从市场上众多的书籍中挑选出适合每一个年级阅读的书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为此教师通过三个途径定期推荐一些书籍,由学生自主选择挑选。

(1)开展“今天我主播”活动

学校在每一节课的上课之前设定2分钟预备时间。教师在这个时间中组织开展“今天我主播”的活动,把自己想与同伴交流的内容大声分享。在交流中,不难发现很多同学乐意与大家交流自己最近所看的书籍,把这些书籍结合在一起,进行筛选,就成了孩子们的书单之一。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一个孩子介绍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这下简直就是开了一个头,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就把这个系列中的书籍一本本找出来,直至把整个系列全部介绍完毕。班级里也掀起了一股读杨红樱系列丛书的风潮。

(2)挖掘课文,配套阅读

一册的语文书分为8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鲜明的主题。教师根据单元主题推荐相符合的书籍,既能拓展书本知识,又能形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单之二。比如:学习了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师提出阅读主题:春。一个星期中在啪啪中交流关于春天的文章、诗歌、歌曲,甚至可以把自己所画的春天的画拍成照片上传,不管哪种形式都要配上一段语言描述。这种主题形式的阅读很受孩子们欢迎,也最能彰显他们的个性。因此完成的作业相当精彩,多元化。有一个孩子学习了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以后,根据阅读主题“水果”挑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对应朗读,并读好一篇就尝一种水果,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和所读文章一一对应起来,最后更是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去了一次浙江仙居才总算结束了这一单元的阅读。

(3)关注网站,推荐书籍

网络上时常也会出现一些书单,很多书籍还是很适合小朋友们看的。每两个星期,教师就会整理4本书籍进行推荐。

这三类书单始终贯穿在孩子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包含了孩子、家长、教师从不同方面的考虑。孩子们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书籍,而不定时地更换也始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维持每天持续地阅读。不知不觉中,阅读就形成了习惯,对同学发布的内容进行鼓励,提建议也成为自然。

3. 制作专辑,管理微课

通过一年持续不断地在啪啪上发布帖子,孩子们已经形成习惯,简单的一张图片配一段2分钟的朗读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因此阶段性的提高要求有助于他们继续努力,而不至于因为长时间做相同的任务而厌倦。于是,教师选用新的软件“翼学院”,教导学生制作微课。微课中可以插入多个图片、文字、声音、视频、链接的图标。可以把一本书朗读的内容、感悟等归纳在一起,形成一个专辑,不同的书建立起不同的专辑,这样学生自己的学习轨迹被记录下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子学习档案。这种方式比原来的阅读方式增加了一些难度,但是努力一下还是做得到的。教师就是这样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努力着。

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使教师们不断对照课标,调整学习活动,关注目标达成。学生们在阅读中有了很大的收获,不仅培养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持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其他的学习能力:聆听和口语表达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能力……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也从此课标的实施中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书单课标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暑假阅读书单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书籍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