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发展规划研究

2015-12-01林荣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服务校园智慧

林荣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性的社会变革,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国竞相投资教育信息化,力图通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活跃的领域,对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有助于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智慧教育的解读

建设智慧校园的核心是做好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是以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人的主体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引导人过智慧生活的教育。

1. 智慧教育是“转识成智”的教育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化、主体化、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有智慧的教育”逐渐取代“缺智慧的教育”。“转识成智”的教育意蕴旨在以知识教育为基本内容、方式、途径和手段,以人的智慧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核心价值,超越知识本位,培育智慧主体。另一方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越来越呈现出“外储化”的趋势,人的大脑功能主要用于思考和创造,而非记忆和储存,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应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理念。

2.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

智慧教育的实施需要突破,需要方式的支撑。智慧教育是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的教育。

3. 智慧教育是多元、创新的教育

这里的智慧教育不是狭义的“智育”或者“智力教育”,而是一种更为全面、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是促进人的理性智慧,培育人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和解放人的求知求真的智慧;是促进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培育人的主体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和解放人在学习、生活等各种社会活动中的智慧。

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是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度融合,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内涵发展。

(1)优化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按年度计划完成师生计算机配备、录播室建设、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建设,完善与优化教育城域网络,构建分布式教育数据中心和移动学习所需的无线网络。

(2)创建一套适应智慧校园系统的,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学校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学习社区建设模式和智慧文化模式。

(3)创建自主探究、协同学习、及时互动、动态跟踪与智能评价的智慧课堂和随时随地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系统,促进素质教育,广泛应用公共教育资源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和技术服务的动态、均衡配置和全面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4)建成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即八大系统,具体包括智能管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资源库系统、数字化实验系统、智能安保系统、移动学习系统、家校通系统。

(5)师生信息化素养全面提升。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基础设施(支撑八大系统硬件设施、移动学习)、师生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力)、应用服务(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实验室、智能安保系统、家校通系统)、数字资源(智能教学系统、资源库系统、数字化图书馆系统)。

1. 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设备的作用,在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从网络、终端和数字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智慧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

(1)架设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完成校园网的升级改造和无线网络建设,实现CDMA/GSM、WLAN与WiFi等网络的全面覆盖,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更新教育技术信息装备(包括微机室的建设),保证教师人机比1:1,完成录播教室建设(功能包含录制课、直播、点播等)。

(2)配备各种终端设施。在学校的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终端,如大屏幕电视、触控一体计算机等;每个班级配备公共使用的计算机,有机融合到教室环境中;每个办公场所配备适量计算机,满足正常的管理业务的需要;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一体式计算机,计算机的配置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为学生的数字学习终端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电源充电、储存管理、专用课桌等使用配套服务;各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3)建立微课工作室。配齐教师电脑、配备微课制作工具、录像机、照相机等设施。

(4)建设录播教室。建设动漫室、模拟实验室等智能网络教室以及智能高清录播系统。实现课堂教学的多路高清录制和自动跟踪录制,并通过视频服务系统进行实时直播和错时点播。加入威海市环翠区教育远程互动应用模式,帮助学校实现学校之间的优质课堂共享,教学实时互动,从而促进资源共享与校际交流。通过高清录播平台发展完善学校特色影评空间,实现教师间的错时教研、异地听课、手机录播等功能。

(5)建设的其他数字化环境。建设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及时传播校园资讯;建设数字化校园电视台,丰富和传播校园文化;建设数字校园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师生人身和校园财产的安全;建设数字化阅览室,方便师生随时随地阅读;建设数字探究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便利广大师生的校园生活。

2. 提高师生教育信息化能力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取决于师生在信息化条件下思想与行为的发展与变化。师生发展的重点是:教师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全面提升信息化学习能力。

(1)学生发展方面。在学生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意识,能够准确评价信息,对运用技术持积极态度,利用技术进行创新性学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在学生学习方式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能力;培养其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应用新技术解决问题,能利用多种技术工具与教师、同学、家长、学科专家进行交流,正确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及设备,初步具有应对系统中常见错误的能力。

(2)教师发展方面。在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方面,培养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利用技术进行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意识与态度;培养其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关注新技术发展并尝试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以及具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态度。在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方面,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将资源获取、加工和集成课堂资源,支持课堂教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积极利用网络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并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学会利用网络与学生、家长、同事、教学管理人员、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能够正确使用各种信息技术及设备。

3. 完善应用服务体系

应用服务是基于软件应用系统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智慧校园中的应用服务体系包括教学应用服务、管理应用服务、教研应用服务和生活应用服务。

(1)教学应用服务平台。利用市域智慧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平台支持教师备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各种教学活动开展的信息化服务:提供电子备课服务,鼓励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为教师提供网络教学服务,开展网络教学;为学校师生提供网络学习服务,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在线学习评估服务,支持教师对学生开展在线测评和评价管理;提供远程实时授课服务,支持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熟练、广泛应用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依托市域开发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个人资源管理(上传、下载、编辑、共享)、个人资源展示服务、精品资源管理(随时提取)、网络课程制作、资源推送、网络课程学习服务、资源及课程评价等功能。

(2)管理应用服务平台。管理应用服务支持学校教务、行政、资产、人事等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开展的信息化服务:应用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系统,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能够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考试信息的基础数据库,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数字教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实现物联系统硬件建设。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完成物联网感知系统所需的硬件建设。①实现人员可视化管理。为校园人员配备管理卡(可以与借书卡、饭卡等功能合并,形成一卡通,该卡具有校园内 GPS 卫星定位的作用,可以远距离读取),通过各门禁系统和遍布校园的感应点,可以实现对所属人员 24 小时不间断、全校园不留死角、全自动实时感知与定位。借助此卡,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教师的日常管理,如电子签到、定位等,对学生、教师的在位、外出情况进行有效管控。②实现智能化后勤保障。为仓库、物资安装包含其型号、种类、数量等状态信息的电子标签,使得后勤物资的发放更加智能和快捷。

(3)网络空间应用服务平台。首先,个人网络空间服务平台为师生、教育管理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消息推送、页面风格与央视定制与管理等服务。其次,利用群组空间,实现网络上的交流和协作,为师生、生生、家校间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网络环境,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与延续。尤其是班级空间的应用,能够增强学生班级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也是教师、学生、家长沟通的桥梁,是丰富家校合作的新途径。再次,利用协作组空间,实现教师与教研员协作开展课题研究以及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即时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交流,进行在线研讨,也可进行视频在线研讨。

(4)教研应用服务平台。教研应用服务支持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相关活动开展的信息化服务。①利用教研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提供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支持校际教师间远程评课互动;提供跨校区域协同备课服务,支持校际教师间协同设计教案和课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袋服务,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提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服务,包括培训、考核与认证。②实现课堂网络互动教学功能。课堂网络互动教学能够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及网络技术实现课堂互动式教学,结合教室内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学习终端设备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师讲评、拍照、手写上传答案、学生示范、发卷考试、发送文件、分组互动等功能,课堂教学数据自动记录上传云平台。学生学习终端设备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5)生活应用服务。生活应用服务支持广大师生享受学校生活和文化的信息化服务:提供数字家校互通服务,支持家长与学校进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数字课外学习支持服务,支持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提供数字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服务,支持学生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数字化社会公共服务,向社会开放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4.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

(1)利用微机室,使用极域电子教室系统,利用优课资源,全面实施“云课堂”教学模式。

(2)建设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方式。鼓励家长购买平板电脑,争取实现人手一台。利用电子书包,构建智慧教育“云课堂”。“云课堂”正是建立在数字资源构建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它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我们将其简单定义为:正式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依托微课程与优课资源的应用,开展适合学校特色的“云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 与“云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应的系统应包括教师端应用和学生端应用。教师端主要完成课程上传、学生分组、在线交流、学习状况分析、学习行为分析、题库管理等功能。学生端主要完成在线学习、查看评价等功能。

(3)重点建设应用资源。结合区域特性和本校特色,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多种渠道与外部共享;建设视频公开课资源,促进名师课堂的网络传播;建设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化资源;建设数字图书资源,支持师生开展数字阅读。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河北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服务校园智慧
全球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及我国的发展策略
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构建与应用服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全国征集卫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
应用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改革探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