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特征研究
2015-12-01石峰
石 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特征研究
石 峰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滑板运动作为极限运动的鼻祖,其崇尚自由的运动方式、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和观赏刺激性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喜爱,成为近年来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一项极限运动。随着滑板运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普及,由于滑板运动导致的运动损伤也日益增多,而目前国内有关滑板运动损伤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滑板运动运动损伤的特征,分析滑板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为青少年在进行滑板运动时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滑板运动及运动损伤预防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借阅有关滑板技术和运动损伤防治的图书资料,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由于滑板运动爱好者以青少年为主,日常多通过网络进行滑板运动组织和交流,为获取较大研究样本量,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对象为来自于百度贴吧滑板吧,极限运动论坛以及活跃度比较高的滑板运动QQ群的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本研究研究对象共211人,其年龄、性别、从事滑板运动年限等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在咨询资深滑板运动爱好者的基础上,编写《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网络问卷,然后通过百度贴吧滑板吧、滑板运动论坛以及活跃度比较高的滑板运动QQ群发放问卷,对滑板运动爱好者过去1年内的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共获得问卷225份,经筛选获得有效问卷211份,有效率93.78%。
1.2.3 数据统计法问卷通过网题在线调查系统回收后,由网题在线调查系统自动生成调查结果,然后通过“筛选器”设置将研究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EXCEL和SPSS 19.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调查发现,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平均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5.97%,人均损伤次数为0.895次,相对于轮滑等其它极限运动项目,滑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人均损伤次数均较低。不同年龄、不同训练等级的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20岁以上的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6岁以下及16 ~ 20岁两个年龄段的爱好者(p<0.01)。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多发生在开始进行滑板运动练习的开始阶段,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其运动损伤发生率逐渐下降。而在高水平的滑板运动爱好者(2年以上),其运动损伤发生率也较高,可能同高水平的爱好者运动时追求高难度有关。
2.2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
调查显示,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主要为:手腕(33人次,占比15.64%)、手指(31人次,占比14.69%)、膝关节(27人次,占比17.54%)、肘部(25人次,占比11.85%)、臀部(23人次,占比10.9%)以及踝关节(17人次,占比8.06%),而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发生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当滑板运动过程中,滑板爱好者跌倒时经常用手支撑身体,导致手腕、手指部位的损伤;当滑板运动爱好者身体向前跌倒时,膝关节着地导致受伤;当其向后跌倒时,肘部、臀部首先着地,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滑板运动爱好者身体其他部位受伤相对较少。
2.3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类型
调查显示,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擦伤(78人次,占比36.97%)、关节扭伤(35人次,占比16.59%)、软组织挫伤(32人次,占比15.17%)、肌肉韧带拉伤(21人次,占比9.95%)、关节脱位(11人次,占比5.21%)是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类型。值得注意的是骨折(7人次,占比3.32%)虽在青少年滑板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比例较小,但是这类损伤往往给青少年带来比较严重的伤害,在进行滑板教学、训练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2.4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依次为:缺乏自我保护措施(51人次,占比24.17%)、技战术水平不足(43人次,占比20.38%)、注意力分散(28人次,占比13.27%)、未认真做准备活动(25人次,占比11.85%)、没有佩带合适护具(22人次,占比10.43%)、场地器械因素(15人次,占比7.11%)、运动负荷过大(2人次,占比0.95%)。
2.4.1 缺乏自我保护措施青少年在进行滑板运动时,碰撞、跌倒经常发生,这时如果没有掌握自我保护措施,跌倒时往往会选择用手支撑地面防止身体跌倒,结果会导致手腕及上肢部发生损伤,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滑板教练在教授滑板技术前应首先讲授滑板运动中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如告诉初学者,当跌倒时千万不要用手撑地,而是应该尽量绻身曲体,颈部张紧,向上伸远离地面,顺势跌倒,用腰背部、臀部等肌肉较丰满、面积较大的部位着地,从而减少跌倒发生的伤害;当滑行时失去重心时,应采取用脚使劲压板端或板尾,使板端或板尾摩擦地面急停,防止滑倒受伤。
2.4.2 技战术水平不足滑板运动是一项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极限运动,运动过程中练习者不仅需要掌握好重心控制等轮滑的技术,还需要掌握一些体操中的翻滚技术。初学者,对滑板技术掌握不好,运动中很难控制好重心,往往会导致跌倒摔伤。有研究表明儿童在进行滑板练习时,练习的头3天受伤最多、最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同练习者在练习开始阶段技战术水平不足,不熟悉自我保护措施有关。因此,青少年在进行滑板练习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要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动作,不要在不熟悉的地点作出难度较大的动作。
2.4.3 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滑板运动要求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注意力,部分练习者在进行滑板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嬉戏,往往会导致损伤的发生。另外部分练习者,练习滑板时抱着“表现、出风头”的心态,为获得别人的赞赏,去做难度较大的动作,往往容易导致动作失误,引起受伤。
2.4.4 护具、场地、器械等因素滑板运动中碰撞、跌倒时有发生,为将跌倒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练习者应佩带头盔、护膝、护腕(护肘)等滑板专用护具,部分练习者嫌麻烦,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没有佩带护具的习惯,导致一旦动作失误往往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因此滑板运动初学者以及高水平滑板练习者做难度动作时应认真佩带护具。滑板运动要求在平整、人员较少的场地中进行,有部分练习者为追求刺激选择屋顶、台阶或者马路上进行滑板运动,容易导致运动中损伤的发生。滑板运动爱好者在做各种技巧之前应先查看地形,查看附近是否有危险物品存在,比如碎玻璃,尖锐的栅栏顶部等,不要随身携带尖锐物。
3 结论与建议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平均运动损伤发生率为45.97%,人均损伤次数为0.895次。
手腕、手指、膝关节、肘部、臀部以及踝关节是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
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类型是擦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肌肉韧带拉伤、关节脱位。
缺乏自我保护措施、技战术水平不足、注意力分散、未认真做准备活动、没有佩带合适护具、场地器械因素是青少年滑板运动爱好者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滑板运动爱好者可以通过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学习自我保护措施、佩戴合适护具、选择适宜场地、滑板等措施预防滑板运动损伤。
[ 1 ] 石峰,张建军.青少年平地花式轮滑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调查[ J ].青少年体育,2014(12).
[ 2 ] 袁琼嘉,等.运动解剖学[ M ].第5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 3 ] 张立峰,李军,王钧.河北省部分地区青少年及儿童“滑板相关伤”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J ].河北医药,2014(34)14:2202-2203.
[ 4 ] 杨靖.幼师女大学生舞蹈运动损伤状况研究[ J ].华章,2013(16):217.
G899
A
1674-151X(2015)01-113-02
2014-12-14
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青少年流行极限运动运动损伤研究(SKL-2014-2827)部分成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院管科研项目:新兴极限运动运动损伤研究(2012B2001)部分成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省级特色专业资助出版。
石峰(1978~),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伤害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