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
——以武汉市某重点高中为例

2015-12-01甘梦霖

创新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正确率科学知识

甘梦霖

(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0)

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
——以武汉市某重点高中为例

甘梦霖

(武汉外国语学校,湖北 武汉 430070)

本文针对即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应用所能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选择了武汉市某重点高中三个年级的500名学生作为样本,设计问卷当场回答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现状提出了对策。

科学素养;高中生;社会调查

1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设计

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可塑性最强的群体,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根据湖北省某高中学校的调查统计,得出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统计。

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方法、基本的科学技术应用三个方面,结合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并根据国际通用的测试方法设计了指标体系,范围覆盖了,生物、物理、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及数学等内容。调查的对象是武汉某重点高中的全体理科学生,随机抽查高一、高二、高三班级的500名,发放500份问卷,收回500份问卷,有效问卷467份。

2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的统计

第一,基本科学知识方面。结合高中生实际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常识,设计35个基本科学观点,回答正确的高中生占57%,回答错误的占23%,回答不知道的20%。错误率与不知道统计合计43%,表明基础科学知识的了解不容乐观。其中“人类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正确率最低,“皮球抛起后会落下是因为地球的引力作用”正确率最高,“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回答不知道的最多,“吸烟会导致肺癌”回答不知道的最少。

第二,课外科学知识方面。在传统的课堂学习基础上,需要通过媒介有意识的关注才能了解的知识,属于知识的适当拓展。其中,“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正确率最低,“宇宙产生于大爆炸”正确率最高;“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回答不知道的最多,占30%;“植物在夜间的呼吸是吸进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回答不知道的最少,占11%。

第三,独立思维判断能力方面。设计12个题目考查高中生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其中,“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为12%;“所有的辐射都是人为造成的”回答准确率最高,为84%;“肝制造尿”回答不知道的最多,占29%;“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回答不知道的最少,占1.2%。

第四,尖端与前沿科学方面。统计结果显示,了解DNA、分子方面知识的最高,分别为50%和49%,了解辐射、科学研究、电磁波、克隆、纳米等方面知识的分别为45%、43%、42%、41%、40%。回答不知道最多的是太空棉和转基因,分别为42%和38%。

第五,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方面。42%的学生选择“通过电视中的科学技术节目”,15%的学生选择“经常到图书馆借阅图书”,12%的学生选择“收听广播电台的科学技术节目”,11%的学生选择“经常在互联网上专题检索科学信息”。在5类渠道中,21%的学生选择通过电视“经常了解”,42%的学生选择“偶尔有”在每种渠道中比例基本一致,39%的学生选择“在互联网上专题检索科学信息”的“一次没有”,占比最大。

第六,参加科普活动方面。25%的学生选择通过游览动物园、植物园、保护区、博物馆参加科普类活动,24%的学生选择阅读科普书刊和观看科普画廊,20%的学生选择专题科技馆或发明展览,11%的学生选择专题科学讲座和科学报告。只10%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62%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59%的学生选择一次都没有参加专题科学讲座和科学报告。

第七,自主探究实践方面。11%的学生选择经常自选题目进行探究,40%的学生选择偶尔有,49%的学生选择一次没有。喜欢对知识刨根究底的回答中,22%的学生选择经常有,48%的学生选择偶尔有,30%的学生选择一次没有。

第八,在科技实践活动方面。20%的学生选择经常进行小制作小发明,50%的学生选择偶尔有,30%的学生选择一次没有。18%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47%的学生选择偶尔有,33%的学生选择一次没有。

3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后的结论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显示,高中生比较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对物理、化学、数学、地理等科学基本知识了解的程度明显高于生命医学、科技、生物等科学基本知识,可以确认青少年主要通过学校教育了解科学现象和事实。

虽然生物为理科高考科目,但所占分值不大,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科学基本知识回答错误率最高,其次为网络、科技和医学。可能是生物学与同学们的生活不那么息息相关,科技、医学与同学们的生活、课堂也不是十分密切。但是高中生对网络知识了解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只管应用,不知道应用背后的原理。

综合抽样调查统计分析,武汉市高中生一般通过教材学习与传统课堂了解科学基本知识,并且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基础性的基本科学知识,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对较为常见、基础性的基本知识高中生在生活中体验远远不够;其二,传统课堂的教学与教材是高中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认知范围,视野不开阔,知识面太窄;其三,独立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比较差;其四,非高考考试科目的科学基本知识了解不足,表明了课堂教学的唯高考指挥棒,因而大多了解课堂教学与教材中的科学基本知识,不是太了解课堂与教材外的科学知识,基本不熟悉尖端、前沿的基本科学术语。其五,高中生不太注重了解科学信息,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图书、互联网上专题检索科学信息、经常购买非教材的科学图书刊物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六,高中生从没有参加专题科学讲座和科学报告高的占比达到是2/3,一方面科普活动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对高中生亲和力也是极低的。其七,高中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质疑精神基本上没有塑造起来,仅仅1/5的学生能够做到“质疑课程中的知识并刨根究底”,几乎一半的学生一次都没有“自己选择题目进行了探究”;最后,高中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比例不高,频度太低,没有落实探究性的学习与活动,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一次没有”参加社会实践。

4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后的建议

目前的课程改革强调以综合实践课程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为达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的目标,可以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中,立足学校教育实际,遵循全面性与普适性的原则变革传统课堂,坚持主体性与发展性的方向,探索以高中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按照兴趣性与差异性优化探究性学习与合作互动学习课堂,在课堂实验方面,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将基础性与可持续性、整合性与系统建构性相结合,重视高中生在每一个环节中的体验。通过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环境氛围多项具体措施的两盒,促使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变革继续教育的内容、手段等,营造师资保障环境,推进跨学科间整合性的科普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意识、科学素养、教学方式与行为。在营造科普环境氛围方面,实施学校与社会整合策略,加强学校和社区协作,推进家庭科技教育,广泛开展社区实践活动与科普活动,注重建设中学生校外活动基地,全方位地促进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积极促进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多维的青少年科技教育体系。

[1]鲁志远.中学生科学素养阅读系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江美华.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哪里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a Case Study ofa Key Senior High School inWuhan

Gan Menglin
(Wuh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Wuhan Hubei430070)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scientificmethod,scientific and technicalapplications,can achieve the basic levelofunderstanding,the choice of the 500 students on three grades in akey seniorhigh school inWuhan City as the sample,design thequestionnaireon the spot toanswerwere fieldsurvey,the survey results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cientific Literacy;High schoolstudents;Socialsurvey

G3

A

1671-0037(2015)12-56-2

2015-11-30

甘梦霖(1998.2-),女,高中生;指导老师:常晓兵。

·科技经济与社会·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正确率科学知识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蜗牛看牙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活用物理基本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饮料瓶中的云
生意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
生意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