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饶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2015-12-01杨春兰
◎ 文/杨春兰
山东广饶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 文/杨春兰
基本情况
1.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截至2014年11月底,广饶县有民营企业3809家,占企业注册数的88.9%。初步核算,截至2014年前3季度,全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84.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7.2%;实现民间投资385.8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6.1%;实现税收38.9亿元,占全县两税收入的89.4%,其中,国税收入中民营税收占比87.3%,地税收入中民营税收占比92.4%;从业人员达15.2万人,占比94.7%。
2.民营企业创新创牌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40家,其中民营企业拥有36家,包括国家级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部分民营企业逐步注重品牌效益,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有效知名商标101件。民营企业外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14年前3季度,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8亿美元,占全县的93.2%;其中出口28.48亿美元,占全县的97.7%。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能过剩困扰相关领域民营企业发展
受国际、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2014年以来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纺织等行业均遭遇了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上项目无序、企业规模集中在中小型且大多属于传统产业,产业集中度有待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相对较低,普遍经营困难,转型升级压力大等共性问题。
2.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从2014年前3季度全县工业企业的经济景气指数问卷来看(受调查的企业中92.5%为民营企业),反映企业融资难的占比达94%,反映当前融资比2013年更贵的占80%。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越发凸显。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民间融资成本高,信贷担保难落实等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3.盈利能力弱、管理层次低
从调研数据来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利息支出、应付职工薪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接近87.8%。企业综合成本持续上升,加之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使得企业利润受到严重侵蚀。同时多数民营企业遵循家族式经营模式,在人才和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4.对发展高新技术、提升品牌等重视不够
(1)民营高新企业发展不理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高新企业占比达22.4%,主要集中在三大行业,即化工行业占53.4%、轮胎占28.7%、机械制造占17.1%。但普遍存在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低等问题。
(2)企业品牌建设不够。如全县轮胎行业全部为民营,但是整个行业品牌意识不强,全县橡胶轮胎企业贴牌率达40%左右。
发展建议
1.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妥善处理民营经济中的产能过剩问题
(1)处理产能过剩问题要靠市场,不能急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这意味着,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各级政府必须重视长远性、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切忌不要急躁。
(2)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过程中,要重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对并购重组企业的金融和税收支持力度,完善企业兼并重组服务体系。
(3)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政策扶持、引导带动和奖励机制,推动传统民营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专利、融资、投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物流体系延伸,整体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要在传统民营企业中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产品产业,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2.拓宽融资渠道、避免融资风险
(1)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与民营企业相适应的融资机构。鼓励通过股权交易所挂牌融资,扶持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模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探索知识产权、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等贷款业务。探索将农户联保嫁接到工业领域,成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协会,帮助中小企业尽快筹集急需的资金。
(2)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要加快制订相关法规,组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银行对各类合格担保机构项目融资担保方式进行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担保机构资本实力,推动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完善创业投资机制,解决成长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融资难题。要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以产业投资基金为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资金,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集聚。鼓励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提高企业直接融资和再融资能力,着力探索资产证券化新途径。
(3)创新担保形式。接轨山东省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模式,推广企业股权质押,减轻资产抵押、行业互保的风险,为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助力。借鉴建设银行“助保贷”模式,即由入池企业提供贷款额度40%的抵押物或担保,所有企业缴纳2%额度的保证金形成助保金池、政府按照10%出具风险铺底资金,组成三方担保,化解中小企业担保贷款风险的难题。
3.加速企业现代化改造,壮大发展后劲
民营企业中很大比例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包括集体企业改制后,相当部分也是家族制管理。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尽快从传统的家族制发展模式转向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模式,从数量型、外延型的规模扩张模式转向质量型、内涵型、纵向深化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建立现代管理体制,建议政府从市场准入、参与国企重组等方面给予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更大的政策倾斜和鼓励。
4.推动民营企业创新、打造优质产业品牌价值
(1)建立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从六个“变”上做文章,变新,提升创新能力;变快,提高周转效率;变优,优化组织管理;变精,聚焦精品、精细;变长,延伸产业链条;变绿,创造环保价值。
(2)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建立商标品牌发展资金补助政策。加强民营企业品牌创建的鼓励、引领和宣传。由政府牵头,成立商标品牌资金库,政府投入一部分引导资金,并建立一个品质过硬企业库,引导库内的企业将每年收入的1%注入商标品牌资金库中,在央视、卫视进行企业广告宣传。品牌是现代经营的核心,当前全县民营企业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件、中国驰名商标1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2件、山东名牌产品57件。品牌数量不少,但有影响力的少。全县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小步,希望接下来是一大步,是更广阔的平台。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公路局)
■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