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弟子规》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
2015-11-30黄松胡云
黄松 胡云
摘 要:家风是家庭在长期从事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饱含着对子孙后代的期许和鞭策。《弟子规》作为传统家教的集大成者,在家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弟子规;家风传承;作用
近年来,“家风”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热词。继2014年央视推出“新闻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之后,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团拜会上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充分表明了现代社会对家风传承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步提升。家风是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缩影,而家风传承不仅延续了家族文化的影响力,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弟子规》作为居家教育的第一读本,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其在家风传承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一、家风的文化内涵及特点
家风,俗称门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面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1]传统家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主要包含家庭伦理道德、日常生活习惯、待人处世的礼仪规范、学习之道等内容,对规范和塑造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品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风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历史性与时代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家庭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经久不衰。“传统家风是传统农业社会及其家族、家庭的产物”,也是家庭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家风中种类各异的仪礼活动、习俗与生活经验也历经变革传承至今,如祭祖、婚嫁、升学等。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今社会,极力推崇“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夫妻和睦”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家风。随着广泛而纵深的国际交流,传统家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民主、平等、和谐等。对于一些不符合国情与时代需求的家风,我们理应对其进行现代性的诠释甚至舍弃,如“愚孝”与“等级观念”等。只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不断对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更好的实现家风传承。
(二)差异性与共同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以及经济水平的差异等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丰富多彩家风的形成。同一个地区的家风都存有些许不同,那么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东方与西方地区的家风差异则会更大。除地域外,民族差异也是形成家风的差异性特点的原因之一。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崇尚本民族的风俗礼仪与饮食习惯等,其家风更是别具一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种不平衡的经济格局加剧了家风的差异。家风作为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也依赖于经济基础。东南沿海地区有着便利的交通和怡人的气候,是众多商业巨头发家致富的首选之地。商业家族的成员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会习得有关诚实守信、品质第一等做人与从商的理念。各行各业,每家每户都有着独特的家风,但家风之中也不乏共同之处。从古至今,“孝悌谨信”美德始终被奉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备受家庭认可。家风的传承须在尊重民族心理、地域差异的基础上,以培养优良家风为共同目标,努力寻找文化交流的支点,即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逐渐形成和而不同的家风。
(三)广泛性与内隐性。从字面上看,家风即家庭风气,是家庭长期形成的一种氛围。不同于具体可见的家规家训,家风潜存于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家庭成员通过内心的感悟体察到家风,在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将其展示出来,并通过不断地实践与认知,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风熏陶的效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刻意教育、塑造的痕迹,印痕深刻,而且持久。”家风对人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了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对人的影响更为广泛持久。无论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成才都离不开家风的影响,那么实现家风的传承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弟子规》在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朝秀才李毓秀编著。经贾存仁修订后更名为《弟子规》。《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的第六条为纲目编纂而成,除总叙与结语外,共分为七篇,即“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全篇一千零八十个字,其两句一韵、三字一句的文字形式,不仅增强了节奏感,也大大提升了识记的效率。《弟子规》的内容除来源于《论语》外,也汲取了《礼记》、《孝经》、《小学》、《童蒙须知》等众多篇目的精华。与众多优秀家规家训一样,《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儒学经典读物,对传承优良家风也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弟子规》为家风传承明确了“孝悌为本”的价值取向。家庭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孕育德行的场所。“孝”与“弟”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也是考察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孝”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弟”即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和帮助。在《孝经》中,大量篇幅都凸显了“孝”的重要性。“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是天经地义之事,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孝”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弟子规》在此基础上,用多达五十六句的言辞讲述了“孝”的内涵。简而言之,共分为六个部分,即“居则事其敬,养则致其乐,谏则动其情,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古往今来,但凡将“孝”作为主要价值取向的家庭,定是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的和乐之家。孝的内涵较为丰富,晚辈对长辈的孝心是孝,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友好也可谓孝,即“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出则弟”部分,讲述了兄弟姐妹在处理财产时,需做到“财物轻”,那么怨恨之情就不会萌生;在发生言语矛盾时,要做到“言语忍”,那么不满之情自然会慢慢消失。除在家讲究“孝弟”外,出门也应该养成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的行为习惯,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等。“弟道”作为“孝道”的一种延续,有利于维持家族的和睦,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二)《弟子规》丰富了家风传承中“立身处世”的精神内涵。《弟子规》的总纲“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与家风中所蕴含的“立身处世”之道异曲同工。首先,立身处世之道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之法。《弟子规》中关于生活习惯的言辞较多,如“朝起早,夜眠迟”与“晨必盥,兼漱口”,教导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珍惜时间,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在穿衣、饮食以及站姿与步态等方面,要做到“衣贵洁,不贵华”,“对饮食,勿拣择”以及“步从容,立端正”。这些内容与历代家风所传承的勤劳节俭、艰苦奋斗、惜时如金相一致。其次,诚信为本,谨言慎行。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也是人立身处世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更是人际交往得以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即要讲信用,讲实话,切不可讲奸诈或虚妄的话,甚至是“奸巧语、秽污词”。不仅说话要讲究诚信,“借人物,及时还”也应纳入诚信的范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忠厚之家的家风必定重视“诚信”在修身持中的重要作用。再次,以德服人,亲近仁者。“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人的名望源于德行的高尚而非外貌的漂亮,这表明家风传承注重德行的修养。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的关系,也代表着儒家最高的道德准则。“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除“爱人”外,也要不断亲近仁者,逐渐成为“德日进,过日少”,明辨是非、善恶与忠奸之人。
(三)《弟子规》拓展了家风传承中“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家风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通过家庭成员不断提升知行能力才得以实现。家风具有广泛性与内隐性的特点,不仅渗透到人们的思维与情感之中,还促使人们在特定情景和场合中表露出与之相符的言行举止。《弟子规》共有三百六十句,其言辞简单易懂,却蕴含了多达一百一十三件生活之事。这些事将高尚的品德规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具体化、简单化,以便于世人模仿学习。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与“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从最简单的、习以为常的回应父母的呼唤,聆听父母的教诲,以及唯恐父母担心而在出门或者回家时告知一声这样的小事上来逐渐培养孩子的孝心。在与他人交往时,《弟子规》较为细致地教导家庭成员“称尊长,勿呼名”,“长者先,幼者后”,“缓揭帘,勿有声”等。同时,《弟子规》更是直接将某些行为的对与错,以及某两种相反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加以鲜明的对比。如“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能亲仁,无限好;不亲仁,无限害”等。家长的以身示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优良家风的传承。“从做中学”不仅适用于行为习惯与品德的养成,在学习方面也同样适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一味的埋头苦读,不注重实践,不懂得磨练自己的品性,只会变成空有满腹诗书的书呆子。如果“但力行,不学文”,也会产生“任己见,昧理真”的恶果。从做中学,并不意味着只做不学或只学不做,而是需要人们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检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正确性,并不断将正确的部分内化为主体自觉的意识,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
三、《弟子规》在实现家风传承中的现实策略
当今社会,家风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传统大家族结构逐渐被以“三口之家”为主要模式的小家庭所取代,而家族的家谱的遗失、宗祠的没落以及家庭教育的失当等都严重威胁了优良家风的传承。此外,对传统文化的消极态度、“留学热”、高频率的人口流动,也成为阻碍家风传承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弟子规》在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有助于扭转这一局面。
(一)运用主流价值观解读《弟子规》,促进家风的现代化。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人们对家风的精神内涵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只有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更新家庭观念才能保证家风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国家、社会、个人。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弟子规》进行现代性解读,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也有利于促进家风的现代化。首先运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来解读《弟子规》。由于时代性与阶级性的局限,《弟子规》的部分内容蕴含着“家长制”或者“族长制”等思想倾向。家长的权威不容侵犯,家庭内部缺乏民主,这些思想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摒弃,比如“号泣随,挞无怨”。而《弟子规》中有助于家庭内部和谐的成分,应当继续发扬,如“出必告,反必面;兄道友,弟道恭;长者立,幼勿坐等”。其次,运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解读《弟子规》。《弟子规》中部分等级观念的内容,与目前所倡导的人人平等、民族平等、种族平等背道而驰的,应当抵制,如“待奴仆,身贵端”。《弟子规》鼓励人们成为既遵守法律制度,又服从内心评判的好公民。再次,运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解读《弟子规》。“家国一体”思想,影响着人们修身、持家、治国的理念。《弟子规》更多地是关注单个的“家庭”,较少涉及“国家”这一概念。当今国际局势复杂,意识形态各异,家风中应传承“国家”这一重要观念。《弟子规》中饱含的“孝悌”、“诚信”“仁爱”等优秀思想,应当继续弘扬。
(二)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家风传承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都在于如何更好地将“知”落实到“行”中去。家规家训对家风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名人的家规家训自成体系,且以文言文为主,较为晦涩难懂,很难推广到普通家庭。一些普通家庭的家规家训又较为零散,家风传承情况并不乐观。《弟子规》三字一句,简单易懂,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可以填补许多家庭缺失家规家训的空缺。钱文忠教授指出,《弟子规》更看重文明,即看重道德的力量。对整个家庭而言,学习《弟子规》意义重大。当今社会的家庭结构逐渐以“三口之家”或“五口之家”为主,孩子成为家里的掌中宝和心头肉。家庭教育中难免会出现溺爱孩子,甚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优良家风的传承。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学习《弟子规》,并依据其中正确的言辞,互相监督。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长辈要以身垂范,并在教育孩子时严慈有度,不走极端。而孩子也可以根据《弟子规》所教导的内容来做长辈的小老师。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事先约法三章,根据某些行为的对错,给予适当的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奖励,相应的说服教育与惩罚。
(三)适当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加强家庭内部的交流。目前,在国外就读的孩子、留守儿童以及单亲儿童,父母不能常伴左右给予适时的教育和关爱,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出现家庭情感淡漠、性格扭曲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等严重问题。《弟子规》将孝、弟、谨、信等道德品质的内涵融入到具体的行为之中,便于家庭重视早期教育、模仿学习以及不失时机的进行教育。传统节假日是开展家庭活动好时机。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在清明节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感悟祖先的气节并秉承祖先的期望,更好的传承家风。此外,也可以开展日常亲子活动,如散步、阅读、购物、旅行等。对于父母与孩子相距较远的家庭,发达的通讯业和交通业为加强亲人间的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家长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甚至经常回家探望,增加亲子之间的了解和亲密感,在言传身教中实现家风传承。
参考文献:
[1][3] 李燕杰、冯承平、史青星.家风正 国风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第218页,第6页
[2] 王守恩.传统家风与现代化[J].晋阳学院,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