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2015-11-30安冬
安冬
【摘 要】鄂伦春民族文化是三少民族文化之一,对于它的传承、发展进行研究,从而了解目前其存在的困境与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都对鄂伦春族文化的延续和弘扬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鄂伦春族;文化保护;现代科技与电子媒介
一、鄂伦春族简介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鄂伦春族虽然人口不多,却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中华文化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鄂伦春”一名初记于清朝康熙二十二年。鄂伦春族一词有三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山岭的人”和“土著人”。 其中第一种解释可能与鄂伦春族曾经饲养驯鹿的历史渊源颇深。在《异域录》中载:“俄伦春役驯鹿驭牛马,驱似驴,足似羊,头似马,角似鹿,故称四不像。但土人则称鄂伦”。而“山岭上的人们”的解释源于“奥伦”的意思。“奥伦”本意为山岭,“鄂伦”则是取了“奥伦”的谐音。而这一语音的变化究竟是另有典故,还是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暂时还不得而知。土著人一说则是源于奥伦千,即本地的意思。三种说法中,鄂伦春族对山岭一说较为认同。
鄂伦春族人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鄂伦春语 (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但是没有形成文字。鄂伦春人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诸多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的精神文化,例如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二、鄂伦春族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生产方式变化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与其经济形态息息相关,而生存环境决定了经济形态。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人的生活一直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进而形成了游猎经济。“棒打狍子瓢养鱼”的生活状态、人烟稀少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狩猎孕育了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萨满文化、居住文化、民间文学、桦树皮文化、图腾文化都是鄂伦春人民的文化结晶,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根系。
定居以后,狩猎经济对于鄂伦春族不再适用,他们放弃了狩猎经济,逐渐开始转向农业或牧业生产。当现代文化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强劲的文化趋同趋势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猛烈的冲击,使得这样的文化处在生存与毁灭的矛盾境地中彷徨。
(二)语言掌握情况不理想
鄂伦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这种语言兼具了同语族语言的基本特点和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属于自己民族特点的两种特质。语言是文明的开端,智慧生物交流的媒介,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它的实质是“心理模式”传播之媒介。而鄂伦春族语目前只停留在刻画的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字,历来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只能凭借口头传播,这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缺失,误传都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着。完善或是重塑语言体系,甚至建立一种文字对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显得意义重大,尤其是在鄂伦春语言掌握现状并不乐观的情况下。
鄂伦春族既然是三少民族之一,人数在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才8千多人,因此掌握的这门语言的人就少。加之随着生产方式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同时在与其他民族的混居中,汉语广泛应用,使用鄂伦春语的机会越来越少。有数据表明,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部分聚居的鄂伦春族村屯中,10岁到20岁的人群中,存在能听懂说不好,甚至不懂或不会说的现象。如果仍不采取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伦春族极可能终将会遗忘自己的语言。
三、解决文化现状的提议
(一)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让这个民族更加为人所知。简单来讲,就是用旅游产业来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物质文明促进精神文明。
不仅仅可以利用现有的自然和文化的旅游资源,还可以创造一些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可以效仿现在的农家乐,如在旅游景区搭盖“斜仁柱”,还原传统的生活状态,让游客体验或观赏。恢复原始交通工具,使用马匹,桦皮船,爬犁等等作为游客的代步工具。提供独有的饮食消费。鄂伦春族饮食文化丰富而独特,包括野猪肉,烤灰鼠,狍子肉等肉类和羊肚蘑,猴头蘑,蕨菜,柳蒿芽等野菜。
(二)加强与现代化媒介的结合
现代化建设可能会使鄂伦春民族的文化没有依托和根基,逐渐消失,但是我们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使其发扬光大。尤其是电子媒介与平台的迅速发展。而本团队正是致力于这一立足点,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使更多青年了解鄂伦春文化并宣扬它。因此,我们将借助微信平台,电子书,手机APP来进行宣传,既不是学者研究,又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也可以让鄂伦春文化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例如网上销售桦树皮手工艺制品,既发展经济,又宣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