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智力资本研究轨迹与多维研究框架构建
2015-11-30任俊义
任俊义
(烟台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探寻学者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历程,由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战略理论逐渐演变为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再到企业知识论等,清晰地勾勒出企业竞争优势由外生到内生的研究轨迹。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进一步探究,既然企业是知识的汇集地,但并非企业内部的任何知识必然都会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那么企业竞争优势取决于哪些知识呢?20世纪90年代初,德鲁克指出,知识社会中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IC)的配置状况将决定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彼得·德鲁克,1998)。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将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来源(Dean和Kretschmer,2007)。对智力资本的培育、管理、评估及评价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Dzinkowski,2000)。之后,Bontis、Roos、Brooking、Stewart等一批学者对智力资本进行研究,使之逐渐成为管理领域研究新的兴趣点之一。
一、智力资本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托马斯.A.斯图尔特(Thomas A.Stewart)首次对企业智力资本的概念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为企业带来竞争力的员工能力和知识就是智力资本,包括技术、流程、想法、知识等(Stewart,1991)。这些概念基本可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
(一)知识和能力角度
Nahapiet和Ghoshal、Roos 、Stewart等从能力或知识角度对智力资本下定义。有学者指出,所有员工的知识加上企业实践中使用的知识即为智力资本(Roos等,1997)。Lynn(1999)的观点是,整合后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内部知识就是智力资本。Stewart(1994)认为,IC涵盖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所有知识及能力,因此是知识管理的重心。
(二)无形资产角度
代表学者主要有Johnson、Sveiby、Brooking等。Johnson(1999)认为,IC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展示。Brooking(1996)指出,推进公司经营绩效的无形资产就是企业IC,包括顾客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知识产权等[1]。Masoulas(1998)也认为IC包括企业内的无形资产,如态度、知识经验等,它们会帮助企业达成目标[2]。Knight(1999)认为,智力资本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因为加入了人的创造性与智力而带来增值。
(三)价值角度
一些研究人员从价值视角提出对智力资本的理解。企业的市面估值与账面值之间差距即为IC(Edvinsson和Malone,1997)。Bontis(1996)的观点与其类似。OECD(1996)认为,结构与人力资本耦合而成并通过二者体现出来的经济价值就是智力资本。
以上各种理解表明,至今对IC缺乏统一的认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持有知识能力观点相对更多一些。虽然学者们的理解和界定视角不同,但其研究成果都显示出智力资本的一些共性,如无形性、动态性、自我累积性、收益递增性、难以测量性和让渡等。
二、企业智力资本组成要素
(一)Skandia模型
Edvinsson 和 Malone(1997)指 出 结 构 资 本(Social Capital)与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构成了智力资本。其中,结构资本又分为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与 组 织 资 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而组织资本包含创新资本(Innovation Capital)和流程资本(Process Capital)。(如图1所示)
图1 Skandia市场价值图
之后许多学者都以Skandia模型为基础,继续修订或深化研究。在此基础上,Edvinsson和Malone又设计出了“Skandia智力资本导航器”。(如图2所示)
导航器的最下面是创新,意味着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导航器中间的流程、人力和顾客是IC现阶段的组成要素,位居中间的人力资本为中流砥柱。四要素有机耦合,协同发展。财务焦点描述的是历史信息,而IC则是对目前以及将来信息的描述。Skandia模型为智力资本的组成及评估提供了一种形象的方法。
图2 Skandia模型
(二)Johnson模型
Johnson(1999)认为,IC与财务资本一起贡献了企业市场价值,其中前者所占比重一般来说比后者要大。IC组成要素有关系、结构和人力资本。每一部分可以继续细分。(如图3所示)
图3 Johnson模型
(三)Brooking模型
Brooking(1996)指出,基础结构、人力与市场资本以及知识产权这几部分组成了IC。其中,知识产权是拥有商标、专利等智力产品的一种权利。基础结构则是正常经营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包括工作流程、数据库等。市场资本和前述几个模型中的关系资本、顾客资本类似。(如图4所示)
图4 智力资本要素
Roos 等(1998)、Sveiby(1997)、Dzinkowski(2000)、Bontis(1996)、Stewart(1997)、Lynn(1999)、Hubert(1996)的观点与Skandia智力资本模型类似,只不过称谓上有所变化。如Sveiby(1997)认为内外部结构和员工能力组成了IC。汇总以上相关成果,如表1。
表1智力资本组成要素汇总表
学者们对企业智力资本构成的划分大体有三要素和四要素,其中,三要素的居多。Bontis、Sveiby、Stewart等持有三要素观点,即IC包含人力、关系及结构资本三要素。Stewart(1994)和Bontis的观点相似,只是将关系资本改成了顾客资本。Sveiby(1996)提出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名称和内涵则与上述不同。Brooking、Edvinsson、Malone等学者则认同四要素。
三、企业智力资本的评估
(一)整体评估
1.市场—账面价值法
这种方法提出,IC数值=某企业的市场价值-账面值。历史成本通过账面价值表现,而市场价值则是持续经营能力的表征。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推高公司市场价值,从而使得智力资本的测量值变大。此外,会计政策、股价等引发市场价值波动使得计算出来的智力资本缺乏横向的可比性。
2.Tobin’s Q法
此法用重置价值代替账面价值,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陷,可以进行横向比较。Szewczyk(1996)等指出,Q值高的企业,Q值与研发经费的增加二者正相关;并且它和企业的商誉大小也正相关(Linderberg,1981),但如果得不到重置值,则此法失效。
3.CIV法
无形资产计算法(Calculated Intangible Value,CIV)即资产报酬率法(ROA)。这种方法认为,企业市场价值应同时体现无形与有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所以,修改商标权的测量法来对无形资产予以评估。财务报表可提供这种方法所需的全部数据,计算简单,也可以横向比较。不足之处是,计算过程有些复杂,而且如果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小于所在行业均值以及缺乏相关资料的话,此法则无法使用。
4.EVA法
通过对IC的有效管理会提升公司的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Stewart,1994)。企业销售额减去税收、营运费用以及资金成本后即为EVA。 Marchant和Barsky(2000)也将EVA看作IC收益率指标。这种方法借助长期投资项目评估方法评估IC。但它对智力资本测量仍然仅局限于财务视角,而且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历史成本来衡量智力资本的做法欠妥。再者,也缺少站在知识层面的测量。
5.VAIC
与上述几种测量方法不同,VAIC法(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不再注重测算IC的数值或相关比值,转而衡量IC增值的潜力大小。此法认为,IC和物质资本增值效率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用VAIC说明这两种资源实现增值的能力。此法从财务报表中获得数据,数据易得,计算简单(Ursula,1998)。EVA、ROA等传统方法并未考虑员工创造的附加价值,与之相比,VAIC是一种考虑附加值和分析企业效率的简便方法。但此法用工资总费用作为人力资本表征指标的做法不十分准确。
6.IC推算法
这种方法用企业有形资产收益和行业均值间的差额与资本成本的比值来估算IC的大小。这种方法剔除了市场价值变化的影响。与CIV方法类似,要求企业资产报酬率超过行业均值,否则智力资本为负,没有意义。
7.智力资本指数(IC-index)
智力资本指数(IC-Index)赋予企业绩效和IC不同权重,将IC的多个指标组合成一个指数(Roos,1997)。此指数具有综合性,可反映IC整体的变动情况。但人为赋予指标权重,缺乏科学性。
以上这些方法是从整体视角测量智力资本,可以从全局和宏观上掌握智力资本状况,但缺乏对智力资本内部各要素的测量和比较,缺乏对智力资本的深入研究。
(二)单项评估
1.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平衡记分卡方法认为以往对评价公司业绩时仅局限于财务层面,视角较为单一,需要有一套多维度测量方法予以综合评价。基于此,提出如下衡量指标:流程、客户、学习与发展、财务(Kaplan和Norton,1996)。Allee(1999)认为,平衡记分卡虽然不是专门用来测量智力资本的方法,但它可以监控智力资本引发的知识管理活动的变化(Bukh,2002),提供了对企业非财务测量和发展动态的独特视角。Bontis(2001)指出,过多的限定也许会使BS法遗漏一些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环节[3]。此外,BS法没有将创新和人力资本这两个重要要素单独列示,显然对智力资本的测量不太适宜。
表2 智力资本评估方法
2.Skandia模型
Skandia公司1997年发布了国际上首份IC报告。报告从人力、创新、流程、客户和财务等方面评估智力资本(Edvinsson,1997)。多数学者认为,与以往仅使用财务数据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价不同,该模型多维度思考,工作具有开创性(Bontis,2001)。但该模型指标多,计算复杂,忽略了一些不易量化的智力资本要素。此外,一些假设也存在异议(Huseman和Goodman,1999)。
整体评估的方法对企业IC的大小予以较为全面的评估,便于自身和外界了解IC全局状况,但是它没有对IC各组成部分予以评估,不便于对智力资本分层次精细测量和更为细致地分类管理。单项评估方法却克服了此项不足,可以对IC各要素进行监控和有针对性管理。单项评估法将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结合,考虑较全面,但指标多,计算烦琐,且无法了解企业智力资本的总体价值大小,也不便企业间横向比较。对智力资本的评估是智力资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因为其较为复杂,因此直到现在评估问题尚待解决。具体见表2所示。
四、整合研究框架与展望
(一)研究框架的整合
综合以上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内容,本文提出关于企业智力资本的整合研究框架,将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内容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之内,为多维度研究智力资本提供参考。
此整合研究框架清晰地指明了企业智力资本的研究动向,一方面是对企业智力资本的本身运行规律进行探讨,如图5所示,另一方面对智力资本和企业内外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且,这两个研究方向还可以相互交融,组合成更多的研究视角。
图5 企业智力资本整合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未来展望
1.全面梳理企业IC概念,形成业内一致认可的内涵和外延
从前面对企业智力资本概念理解的阐述可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层面对企业智力资本提出各自的理 解 。 Msoulas(1998)、Brooking(1996)、Sveiby(1997)、Johnson(1999)等从无形资产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界定,而Stewart(1994)、Nahapiet和 Ghoshal(1998)、Roos(1997)等则认为企业智力资本是一种知识和能力,Edvinsson和Malone(1997)、Kaplan和Norton(1996)等则从价值角度理解和把握智力资本[4]。虽然可以促使我们多角度认识企业智力资本,但一致的内涵和清晰的外延更便于学者站在统一的共识上开始后续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待学者站在系统而宏观的视角,全面把握和界定企业智力资本,并和相关概念明确区分。
2.对企业IC的准确评估
虽然很多学者提出了整体和单项评测的一些方法,但由于企业智力资本的复杂和动态性,以及现有评估方法本身的系统性缺陷,目前为止还缺乏一套较为准确且可以横向比较的方法。这是此领域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3.IC影响经营绩效的路径
Bontis(1998,2000) ,Engstrom (2003) 、Riahi-Belkaoui(2003)、Brennan 和 Connell(2000)和Raine和Ilkka(2003)等对IC和企业绩效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企业IC对企业绩效有正效应,但影响途径却不尽相同。Bontis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与绩效关系不显著,它通过关系资本和结构资本间接发挥作用(Bontis,1998,2000)。James的研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与绩效高度正相关性(James,2005)。因此,对企业IC影响绩效的路径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4.IC形成机制
在企业IC研究领域内,IC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人们对其认识还很模糊,只有极少数学者涉足此领域。仅有一些学者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了相关探讨,从其他视角探讨的却很少。有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交换和合并知识来影响智力资本的形成(Nahapiet和Ghoshal,1998)。Johannessen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资源交换的因素包括动机、价值期望、机会以及交换能力。社会资本影响着这些因素的实现(Johannessen等,2002)[5]。因此,对企业IC形成机制的剖析对其理论的完善和企业实践都尤为重要。
5.注重智力资本在特定行业和情境下的应用
智力资本的研究已经历经了20年的发展,Guthrie等学者(2012)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形成智力资本的框架,主要是引起人们对其重要性的关注。第二阶段从1990年代到2004年,研究集中在IC分类、测量、报告以及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等。2004年以来为第三阶段,关注智力资本对各行业组织管理的实践价值,着眼于特定情境下智力资本的运作机制,研究其如何推动组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此外,IC的演化、IC的行业比较分析,以及对IC的研究方法的利用等,都是今后需加强研究与突破的方向。
[1]Bontis N.There's a price on your head: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strategically[J].Ivey Business Quarterly,1996,(4):40—47.
[2]Bontis N.Intellectual capital:an exploratory study that develops measures and models[J].Management Decision,1998,(2):63—76.
[3]Bontis N.Assessing knowledge assets:A review of the models used to measure intellectual capit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41—60.
[4]Brooking A.Intellectual Capital-Core Asset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Enterprise[M].London:International Thompson Business Press,1996.
[5]Bukh,P.N.,et al.Multipl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IC and BSC in a software company[J].Singapore Management Review,2002,(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