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穹顶之下》网络舆情的演变解读

2015-11-30脱慧洁

电子测试 2015年22期
关键词:柴静制作者舆情

脱慧洁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纪录片《穹顶之下》网络舆情的演变解读

脱慧洁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人民网连发6条信息,推出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制作的调查类纪录片《穹顶之下》。一时间,关于纪录片和制作者柴静形成了舆论漩涡。本文借助互联网数据就其网络舆情的演变展开解读,并就舆论演变动因展开讨论,以期有助于网络传播舆论演变的解读路径。

《穹顶之下》;网络;新闻

相较于普通纪录片,《穹顶之下》有自己的独特表征。从选题来看,《穹顶之下》关注的是已经严重危及公众健康的雾霾问题。从制作方式来看,《穹顶之下》采用了柴静团队在《新闻调查》中运作成熟的调查性策略。从资金运作来看,《穹顶之下》绕开了国家资金或组织资金在涉事利益集团曝光时的利益博弈,完全以自费形式进行。从传播方式来看,《穹顶之下》制作团队设计并充分利用了当下最为现代的传媒技术和理念,借助交流现场,运用当众演讲、现场演示、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展开作品传播。

1 研究框架

1.1 研究对象

纪录片《穹顶之下》探讨的是中国当前严重的雾霾问题。纪录片本身在主题选择、团队制作、资金来源、传播方式上的标新突破,在短时间产生了网络受众围观、话题讨论的舆论热潮,舆论达到极点。本文围绕纪录片《穹顶之下》展开其网络舆情演变的研究。

1.2 研究方法

纪录片《穹顶之下》开播于2015年2月28日,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纪录片被全网禁播。舆论源头被阻断后,舆论强度持续走低,并最终被新的舆论热点所替代。本研究并未以舆情的首次最低点作为样本选取截止期,而是适当做了时间延伸,其一是期望能有效观察舆论产生的长尾效应。其二从舆论演变的周期来说,有峰顶、峰谷、潜伏等状态的演变,一定的时间长度才能反映出舆论的韧性。其三,4月份出现了“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故等,舆论热点随机出现转移。因此,本文的样本时间界定在2月28日至3月31日,共32天。

纪录片《穹顶之下》采用的是网络传播方式,网民的围观评论,社交媒介时代网民在关系媒介圈的转发和讨论共同制造了舆论热潮,这些网络活动在网络平台都有数据痕迹可查。因此,本文借助专业网络数据搜索平台百度指数,对纪录片《穹顶之下》和制作者柴静进行数据统计,并对样本时间内的网民意见进行浅析。

2 研究发现

2.1 样本数据的解析

在百度指数就关键词“穹顶之下”“柴静”和样本研究时间进行界定后,舆情演变态势如下所示(见表一)。

表一

就本次调查的样本框来说,舆论话题有两个关注点:一个是纪录片《穹顶之下》,主要针对纪录片涉及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另一个是制作者柴静,主要集中于叙事话语和身份。

本次调查的舆情走势呈三个阶段式变化。第一阶段,时间跨度从2月28日到3月3日。舆论(纪录片《穹顶之下》和制作者柴静)呈升序J型分布;第二阶段,时间跨度从3月3日到3月7日,舆论呈降序J型分布;第三阶段,时间跨度从3月7日到3月31日,舆论呈小幅反弹,其中制作者柴静自3月10日起持续走低;纪录片《穹顶之下》舆情呈起伏变化,直到统计结束时间3月31日。从曲线变化来看,纪录片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制作者柴静,但二者皆有显著的长尾效应。

具体来看,舆情演变又呈现个性特征:

1)公众高度关注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话题

纪录片《穹顶之下》自2月28日一经推出,迅即形成了舆论漩涡,3月3日舆论形成尖峰。从百度指数统计看,当日对纪录片关注达到827万,对柴静关注达到824万。这一关注折射出当下公众和舆情的基本情况。一方面,随着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网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话题表达了高度关注。另一方面,雾霾问题打破了阶层差异,而纪录片对雾霾问题引发原因的剖析在心理上契合了受众心理。

2)舆论本体呈现多元化表达

纪录片激发了各类人群的表达欲望,有人从中看到了十面“霾伏”、有人看到了大爱无疆,也有人看到了营销案例等。毋庸置疑,柴静以她独特的方式向中国舆论场投下了一枚“震撼弹”,成功地在两会前夕引爆并且引领了治霾这一热点话题,舆情表达呈现了多元化的状态,并且在三个阶段各有侧重。

第一阶段(2月28日—3月3日),舆论观点呈现正向支持特征。公众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评价了制作者柴静和纪录片《穹顶之下》。人民网评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1]同时凤凰卫视评论员曹景行在其微博中写到,谢谢柴靜,两会上应该让每个委员、代表、列席官员看一遍。[2]媒体评论员刘雪松在其博客写到:在柴静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成就自己,而是成就这个社会。在这个自媒体专题片中,央字头的部委,都被客观且不失心平气和的报道,摆在公众面前。这些众所应知、却众所未知的事实,以自媒体的方式呈现在我眼中,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深度、最生动的有关雾霾的专题片[3]。

第二阶段(3月4日-3月7/8日),多元化意见领袖就记录片本身与制作者柴静展开热议。反对的声音,如网友林敏UX认为纪录片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个评估报告,但是评估报告的逻辑、报告的数据、报告的结论、以及报告的价值存在问题;[4]支持的声音,如网友“岁寒知松柏”认为:柴静的整个纪录片讲解得还是比较全面和客观的,柴静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唤起民众关注并用舆论向政府和排污企业施压,而非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这个目标肯定是很好地达成了;[5]中立的声音,如凤凰网梳理了纪录片框架《对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澄清三个误解、七大疑问》。网友钛媒体甚至分析了众声喧哗的原因,认为因果关系相较相关关系更为复杂,人们的天性又是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所以,在真正的因果关系没有出来之前,阴谋论、动机论便得以呈现。[6]

第三阶段(3月7/8日—3月31日),舆情变化呈现两个趋势。一方面,两个热点前后相继跌至峰谷,对制作者柴静的关注点在7日跌至峰谷,对纪录片关注在8日跌至峰谷,纪录片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被禁播。另一方面,两个热点持续走低,且均出现小幅反弹,从样本框架来看,对纪录片的关注始终略高于制作者柴静。

2.2 舆论主体的地域性差异

表二

通过关键词“穹顶之下”和“柴静”,关注舆论主体的地域分布时发现(见表二),舆论主体基本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华北地区城市。一方面,这些城市在改革开放后最早获得了发展,发展带来的雾霾问题也最为突出。另一方面,东部沿海一些城市,经济获得了发展,雾霾问题并不严重,却在其他环境状况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曾经在黄浦江上漂下的死猪等,都使得公众在涉及公共安全问题上,有了比较清晰的问题意识。

2.3 人群属性有别

表三

将舆论主体进行年龄分层后发现(见表三),纪录片的关注年龄涉及较广泛。核心关注群是30-39岁,次关注群为20-29岁。这两大群体合并能达到关注人数的75%,其原因在于:其一、这一年龄段群体基本是身处社会工作环境中,上网机会较多,处于网民意见的核心层面,经常对社会热点发表关注;其二、这一阶层也是中国70后、80后一代,他(她)们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三、这一年龄段群体基本进入婚育阶段,针对公共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子女后代的环境问题,能够应用自己手中的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二次传播或围观。

3 《穹顶之下》的舆情演变动因

3.1 多元主体的舆论建构参与行为

1)人民网的推广。传播学者默顿认为媒介具有地位赋予的显著功能。人民网的公信力和媒介引导力具有天然的传播影响力,人民网的竭力推荐,为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出场营造了井喷式围观。

2)公众人物的支持与转发。柴静本身是央视前新闻记者,其公知身份为纪录片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除了引来众多网民热议,韩寒、李小璐、黄晓明、大S等明星也纷纷支持柴静的《穹顶之下》,而明星背后数量庞大的粉丝群,则推动了舆论热点的持续发酵。

3)互文性的绝好利用。2013年央视前记者崔永元自费制作纪录片曾经营造的话语框架,为同样身份的柴静制作给与了相似的关注。同名美剧《穹顶之下》不俗的收视和讨论,为柴静纪录片客观上进行了市场预热。柴静曾经作为调查性记者的经历和风格也成为公众关注纪录片的原因。

3.2 舆论转向的原因

1)纪录片禁播。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的关于雾霾问题的舆论达到顶峰时,舆论进行了分流,纪录片被禁播。其一,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更多新的热点问题出现,舆论焦点开始转移。其二、对雾霾问题的关注并非始自《穹顶之下》,持续几年的雾霾问题报道,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多元化精英对纪录片的质疑和话语权的争夺

从网民舆论意见的倾向发现,多元化精英参与意见表达和争夺。首先,网友从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角度进行了质疑,分别对纪录片中涉及的样本采样、欧美国家经验、中国国情差异、小女孩私人叙事、柴静制作团队的身份、柴静中产阶级身份等展开分析、批评甚至谩骂。这是国家发展、公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后,公民参与社会讨论的可能性增大的常态呈现。其次,在关乎公共利益的话题中,纪录片话语框架对利益集团的指涉已使舆论场俨然成为话语斗争的场域。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身份、意识形态等都裹挟而入话语斗争的漩涡,或辩白,或抢白,成为舆论喧嚣尘上的关键因素。

4 注释

百度指数是用以反映关键词在过去30天内的网络曝光率及用户关注度,它能形象地反映该关键词每天的变化趋势。指数是以网页搜索和新闻搜索为基础的免费海量数据分析服务,用以反映不同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

[1]人民网[EB/OL]http://star.news.sohu.com/20150301/ n409243439.shtml

[2]曹景行微博[EB/OL]http://t.qq.com/caojingxing

[3]刘雪松博客[EB/OL]http://blog.ifeng.com/ article/35053125.html

[4]“穹顶”采用数据存在缺陷,有意屏蔽不同意见[EB/OL]http:// wwww.huxiu.com/article/109385/1.html

[5]岁寒知松柏评论[EB/OL]http://xueqiu. com/1272530506/37154067

[6]钛媒体评论[EB/OL]http://www.yxdown.com/ news/201503/171162.html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documentary "under the dom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uo Huijie
(Xizang Minzu University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hanxi Xianyang,712082)

In February 2015 the last day, People bursts of six information at their own expense before the launch of the CCTV reporter Chai Jing produced investigative documentary "under the dome." For a time, on a documentary and producers chaijing formed a vortex of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data on the evolution of its network expansion interpret public opinion and to change public opinion to play because of discussions with a view to help interpret network propagation path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Dome", the network news

G206.3

A

2015年度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网络舆论引导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GM-106。

脱慧洁,女,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柴静制作者舆情
卷雪茄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网络表情包的版权保护研究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消费舆情
舆情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舆情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