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草原畜牧业转型趟路子—访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局局长温希斌
2015-11-30亦戈
文│本刊记者 亦戈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局局长温希斌(左)
温希斌,男,汉族,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1963年3月生(51岁),新疆昌吉市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昌吉州畜牧局办公室主任、昌吉州奶牛场场长、昌吉州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昌吉州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现任昌吉州畜牧兽医局局长,兼任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副会长、中国畜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曾获全国优秀奶业工作者,新疆畜牧系统“十大杰出人物”;连续3年考核优秀被昌吉州党委记三等功一次。
国务院在国发〔2011〕17号《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给新疆提出了一个实现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新课题。作为新疆畜牧业的领跑者,昌吉州畜牧局承接了这一课题,提出了在全疆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从创新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入手,独创了“草畜联营”模式,推进了当地草原畜牧业转型工程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昌吉州畜牧局局长温希斌。
记者:温局长您好!牧区在新疆和内蒙古都占着很大的比例,但中央在《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对新疆和内蒙古的牧区发展建设却给出了不同的课题,对此,您是怎样解读和理解的?
温希斌:国务院1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内蒙古及周边牧区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青藏高原牧区特色畜牧业发展示范工程,支持肉牛(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建设,提高生产能力和水平。落实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草原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应该讲,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针对各大牧区的实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促进边远地区牧区经济的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新疆而言,昌吉州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大州,是首府乌鲁木齐的粮油肉最重要的生产基地,种养业在新疆处于示范引领作用。全州有6718万亩天然草场,10万哈萨克牧民,牧区的生产方式落后,牧民收入与农民收入有较大差距,实现全州同步进入小康的关键是如何快速增加牧民收入。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模式,带动转型升级,推动牧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中央提出的新疆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完全符合实际,对指导新疆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昌吉州草原畜牧业转型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缘、资源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这一历史重任,为全疆草原畜牧业转型趟出一条路子。
记者: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根据昌吉州的具体情况,把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呢?
温希斌:我对昌吉这块土地有着很深的了解和感情,我的家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到我已经是第六代了。大学毕业后,我就在畜牧战线上工作,迄今已整整30年了。可以说对这块土地、对这里的畜牧业发展状况有着很透彻的理解。昌吉州草原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牧区实行承包制后,虽然解放了生产力,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牧民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全州四季草场分布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草甸到海拔几百米的荒漠草地,跨度在400多公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跟着畜群常年奔波在转场的路上,品种改良、新技术的推广由于无法到位,造成生产效益低下,抗灾救灾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用于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草场改良,甚至动用飞机开展飞播牧草,改良草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牲畜夏天长的膘,全部消耗在路上,一遇到灾害,就开始抗灾保畜,年复一年。问题的关键在哪?解决这一问题的“牛鼻子”在哪?昌吉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安排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深入思考,认为牧区若不改变现有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不从体制机制上创新,想要与农区同步实现小康,几乎不可能。应该讲,现阶段,我们的工作重点、或者说如何转变牧区生产方式、增加牧民收入是昌吉州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如何把中央17号文件落到实处,着力破解草原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在全疆率先探索建立了草畜联营合作社这一新的牧区合作组织,通过运行,效果非常好,从目前来看,我们觉得找到了破解草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牛鼻子”。
记者:呵呵,只要牵牢“牛鼻子”, “牛”肯定就会跟着走了。您刚才提到的草畜联营合作社,我的理解是它并不复杂,就像我曾经采访过的内地养猪合作社一样,大家把土地和牲畜放在一起,集体经营而已。
温希斌:呵呵,不是不是,我们这个草畜联营合作社可不是简单地把草场和牛羊放在一起就行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知道,对于牧民来讲,他致富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各级党委政府也在出台政策,积极扶持他们,但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我们觉得,深层次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你想,牧民既有草场的使用权、又有牲畜、圈舍等生产设施的所有权,这些生产要素如何组合,在现有的分户经营的体制下,是一个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创新牧区经济体制、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入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生产资料进行再一次的重组、配置,实行以调整牧区生产关系为主的第二次革命性体制变革。
2012年年初,我们提出了草畜联营的思路,设计了“两转三权四统五原则一分配”模式(简称“23451”),即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农牧民向其他产业(岗位)转移;草地管护使用权、牲畜所有权、设施使用权(或所有权)作为资本入股(社);实行统一放牧、统一防疫、统一改良、统一销售;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地制宜、形式多样,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承包经营权和草地政策性补偿补助对象不变的原则;按资(量)固定分红(物)的草畜联营合作社。并由我们主导,选择了两家合作社进行试点,试点成功以后,在全州进行推广。
记者:“23451”方案听着感觉很不错,但不知真正运行起来后会怎样?
温希斌:你这种疑虑也是当初许多人的疑虑。为了打消这种疑虑,就像前面说的,我们并没有一下子铺开,而是首先选了两个示范点,然后再以点带面。应该说,我们在模式设计上反复研究,多方征求意见,模式基本符合牧区发展实际,在试点中,安排工作组驻点进行指导,确保试点按照设定的运行模式推进。像我们抓的试点—巴哈提汗草畜联营合作社, 由巴哈提汗发起,于2012年5月组建,现有合作社社员45人(11户);入社牛269头,羊1669只,草场8073亩;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对入社牛羊和草场进行折价入股,合作社共有2737.25股,每股1000元,总股本2737258元。合作社一年来实现纯利润11.5万元,11牧户累计分红54.745万元。我们可以与合作社成立以前对比一下,巴哈提汗合作社11户45人,24个劳动力,入社前人均纯收入32088.90元,主要来自畜牧业,入社一周年后,人均纯收入达到49294.40元(来自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1126.49元,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18167.91元),人均增加纯收入17205.5 元,主要来自劳动力转移后的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比入社前增长了53.62%,人均增收最多的达到27691.50元,人均增收最少的达到8000.50元。另一家大草原合作社有11户社员52人,25个劳动力,入社前人均纯收入24752.7 元,主要来自畜牧业,入社一年后,人均纯收入达到40199.5 元(来自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2946元,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7253元),人均增收15446.8元(畜牧业增加纯收入8193.3元,二三产业增加纯收入7253元),人均纯收入比入社前增长了62.40%,人均纯收入增加最多的达到54809.0 元,最少的达到6932.8 元。
记者:草畜联营合作社为什么会使牧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呢?您认为其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温希斌: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根本的一条是转变了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因为分散放养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草原畜牧业转变,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如农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向种植大户或种植公司,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已经形成共识。组建草畜联营合作社是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形式,是牧区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通过草场、牲畜、基础设施的流转,解决了牧区传统生产关系,集中使用草场资源和基础设施,科学饲养管理,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实现牧区畜牧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家家户户放牧方式向少数大户或牧区经济人组织人员放牧方式转变,提高了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牧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其次是促进了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多渠道增收。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逐步推进,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定居牧民拥有的牲畜数量明显减少,大多牲畜存栏在50头只以下,少的在10头只左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无畜户,为了不浪费草场资源,继续拥有草原畜牧业的收入,他们不得不继续上山从事放牧工作。在草畜联营合作社创建以后,定居牧民将自己的草场、牲畜和草场设施设备作价入股加入草畜联营合作社,使牧区人人放牧向专人(放牧能手)放牧方向转变,年底分红,即使少畜户和无畜户告别放牧生活,实现了定居牧民,转移到其他二、三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又能实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收入。其中:大草原合作社25个劳动力中转到二三产业10人,年创收37.72万元,巴哈提汗24个劳动力中转移到二三产业10人,年创收81.75万元。
再者是加快了牧区品种改良步伐,优化了畜群结构。在此之前,牧区畜种全而不良,多而不精,品种混杂、畜群结构不合理,牛羊产肉、产犊(羔)率降低,养殖成本高,养殖效益差,牛羊品种改良推进缓慢,效果不明显。通过草畜联营合作社运营,将牧民养殖牲畜组织起来,推行“统一轮牧、统一品种、统一配种、统一育肥、统一销售和分群饲养”模式,搭建了品种改良平台,创建了改良与效益联动的利益机制,牛羊品种改良步伐明显加快,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良种牛羊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大草原合作社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优质基础母羊513只,购买纯种公羊2只,淘汰劣质牛65头,增添种公牛4头。大草原合作社在原有的基础上淘汰劣质母羊216只,购买纯种公羊3只,淘汰劣质牛28头,增添种公牛5头。牛羊品种改良明显加快,牛羊质量明显提高。
还有,就是使牧民增强了发展信心,改变了致富观念。通过草畜联营合作社的创办,经过一年的运行,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增强了政府和畜牧部门的号召力,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使牧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根马鞭、一群羊”不再是赚钱养家的惟一渠道,思富裕、盼发展的心情日益强烈,对一些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科学技术等的理解、认可和接受程度都有所提高。2013年,昌吉州党委、政府召开了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和分红兑现大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动员安排,全州创建草畜联营合作社、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正式拉开帷幕。截至目前,全州草畜联营合作社已达60家,入社社员4897人(1733户),劳动力3763人;入社牛1.6万头,羊26万只,草场280多万亩,折资股本金达到2.7亿元,带动入社牧民人均增收达到2500元以上。我们计划2~3年时间,使全州60%的牧民入社,到2020年,草原生态得到根本性恢复,草原畜牧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草原畜牧业实现根本转型,整体达到现代畜牧业的标准。
记者:看来,事实充分证明了你们搞的“草畜联营”真是个创造性的好办法!另外,我还听说您组织畜牧行业的工作人员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地进行培训,但培训的内容却是文学鉴赏、音乐、礼仪等等,和畜牧业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做,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温希斌:哈哈哈,难道我们搞畜牧的就应该与音乐、文学等高雅的东西无缘吗?恰恰不是,我认为很有必要!因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畜牧行业也一样,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人才和文化。我们送全州畜牧系统的科级干部到清华、复旦大学学习,主要学的是公共管理(应急管理)、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当然,还有一部分文学鉴赏、音乐、礼仪等方面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样的培训,启迪思想、开拓思路,使我们的管理干部有一个更宽的视野,去看问题、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解决畜牧业方面问题的能力有一个提升,这才能保证全州畜牧业始终能够在全疆处于示范和引领地位,担当排头兵。
记者:我刚才进来时,看到你们墙上贴的海报中提到“三站三看”,这是什么意思呢?
温希斌:哦,“三站三看”就是“站在清真看畜牧、站在市场看品种、站在世界看昌吉。”怎么理解呢?也就是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大的战略提出后,昌吉州畜牧业如何抢抓机遇、加大开放力度,更大幅度地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思路。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昌吉州的实际,瞄准世界12亿穆斯林群体,积极扶持和引进企业,着力开发清真畜产品,打造草原清真品牌,进一步提升昌吉特色畜产品档次和水平。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公平、公正、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现代畜产品交易场所,以拍卖方式进行畜产品交易,增强透明度,吸引各方客商参与交易活动。通过大市场的建立,将我州畜产品特别是清真畜产品销往亚欧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草原清真品牌文化效应,真正走出一条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昌吉文化、增加农民收益的特色畜牧业发展之路。
记者:听着您的讲述,一幅昌吉州畜牧业的美好蓝图就展现在了面前,真不敢想象再过20年,昌吉州畜牧业会是什么样?
温希斌:我干畜牧业这么多年,在我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经过我们的努力,真正使昌吉的天蓝起来、草绿起来、畜产品多起来、农牧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我期待同时我也坚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采访结束了,走在回去的路上,脑中仍回想着温局长描述昌吉州畜牧业的话语。说实话,若不是亲耳所听、亲眼所看,我是真不敢相信新疆昌吉离着北京如此遥远但跟随中央畜牧业发展指示的脚步却如此之近;也不敢相信从事一般人看起来脏臭的畜牧业的昌吉人坐在清华、复旦大学的课堂里欣赏文学、音乐等高雅艺术;更不敢相信,这位在当地从事30多年畜牧工作的温局长能把畜牧工作做得如此风生水起,多彩多姿……我坚信,昌吉州畜牧业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