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引导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2015-11-29梁小利王红艳张泽菊梁清芳
梁小利王红艳张泽菊梁清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成都611137)
护理专业引导式实验教学法的应用※
梁小利王红艳张泽菊梁清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成都611137)
目的探讨“引导式实验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护理本科2011级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引导式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实验教学法即三步式教学法。通过实验项目考试及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调查问卷评分及实验项目考试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实验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护生参与实验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利于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引导式实验教学;护理;教学法
“引导式实验教学”是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教学相长”的方法。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改变传统的三步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复合型、实用型、能力型高等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教学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将引导式实验教学法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护理本科2011级4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2人,对照组118人,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构成、年龄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实验学时数、考核方法、评分标准均一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实验教学法即三步式教学法,试验组采用引导式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1.2.1 实验课前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任课老师选择危险系数低的实验项目,在上课之前向护生提出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引导护生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实验操作录像和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实验的预习和准备,通过整个自学过程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实验课前先找同学进行解答,并鼓励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教师根据护生的思路和答题情况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纠正护生的错误见解,并对护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给予总结分析。
1.2.2 课中引导护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课上,教师随机抽选护生代替教师进行示教,在护生示教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实验过程中普遍性的问题及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大家边看边动脑思考,从而引导护生及时发现实验中的问题,通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参与评价和矫正,护生参与纠正的过程就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最后由教师针对问题进行点评、总结,并指出改进的方法。由于全班每个同学接受知识的能力和速度不同,对技能学习能力较差和反应较慢的同学任课老师要重点指导,使其能跟上全班的教学进度。
1.2.3 实验课后引导护生做好总结和复习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向护生布置课后作业,引导护生对所学的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并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在下次实验课前进行抽查,根据护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改进。
1.2.4 重视角色扮演法首先把护生分为5人一组,给护生布置准备任务,引导护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小组讨论和协作分工,在练习过程中让护生进行角色互换,互相观摩和纠正,并根据护生的纠正意见提出问题,引导护生进行思考,并互谈体会,积极进行评判性思维,小组同学一起沟通、反思、研究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然后进行演示,教师和护生一起归纳总结,让护生真正掌握符合各项实验临床实际的操作方法。角色扮演结束后,让护生根据自己的体会书写学习心得,进一步回忆和反思整个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1.3 效果评价通过护理技能操作实验考试成绩及向学生发放实验课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
1.4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技能操作实验考试成绩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技能操作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表1 两组护理技能操作实验考试成绩比较
科目对照组试验组T值P值护理技能操作一90.76±2.3391.73±2.25-4.883.000护理技能操作二90.14±1.6691.83±1.48-5.254.000
从表1可见,试验组护理技能操作一和护理技能操作二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课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课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比较(%)
从表2可见,试验组在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动手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及评判性思维传统的三步护理实验教学忽视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1],从而影响护生评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护生只是被动地看、听和模仿带教老师的实验动作和步骤,对实验操作程序的主动思考少,从而导致对各项实验的掌握比较生硬和肤浅,只是机械地记忆各项操作程序,却不知为何要这样操作,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引导式实验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通过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教师通过对护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引导,增强护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创新能力。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实验教学效果,为培养21世纪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实力的复合型、实用型、能力型高等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3.2 利于调动护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护理实验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护生共同组成的系统,传统护理实验教学采用灌输式的三步教学法(学生看录像一教师示范一学生练习),教师主宰课堂,护生被动学习,缺乏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2]。引导式实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护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护生自己动脑、动手,提高其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实验能力。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护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护生对每一项实验技能操作进行主动思考,锻炼其评判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利于教师更好地施教,从而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3.3 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运用引导式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驾御实验课堂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引导护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做到认真备课、授课,而且要把握每项实验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做到注重教材而不唯教材,这对教师更是一种教学上的鞭策和督促[3]。每次实验课后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交谈和答疑,加深对护理实验项目学习效果的了解和掌握,使教学有的放矢,真正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
[1]何开莲,李莉萍,赵芹.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03-104.
[2]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3]韩志敏,陈海英.以系统论为指导掌握护理教学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8-89.
Application of the Guided Experimen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Nursing
LIANG Xiaoli,WANG Hongyan,ZHANG Zeju,LIANG Qingfang*
(Nursing School,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1137,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guided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nursing teaching.Methods Taking the nurs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four classes 2011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 group used the guided experiment teaching,the control group took traditional nurs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of the three-step teaching method.Results were evaluat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project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of questionnaire scores and experiment examination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guided experiment teaching embodies the teacher as the leadership,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philosophy,and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teacher is showed.It maximizes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nursing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Also it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e thinking,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guided experiment teaching;Nursing;teaching method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49
1672-2779(2015)-06-0097-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先庚
2015-01-08)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实验技术项目(No:13218)
*通讯作者:715208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