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通过体育教学艺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2015-11-29郭秀蜜福州市乌山小学福建福州35000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6期
关键词:学段注意力笔者

郭秀蜜(福州市乌山小学 福建福州 350001)



浅析如何通过体育教学艺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郭秀蜜(福州市乌山小学福建福州350001)

摘 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将来服务祖国和服务人民的最基本的条件。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加强体育教学,保证每一名小学生,在学习中和运动中体验快乐,让学生在多样的校园生活中,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需要教师对基本的教学原则的认真遵循外,还要使讲究一定点教学艺术,这样的体育课才能够吸引住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习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并做到强身健体。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多数都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课上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让学生自由活动还好些,笔者结合多年的体育一线教学经验,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体育课如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到体育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做了深入的研究。

1 低学段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分析

低学段的小学生,由于刚接触到正规的学习,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会感到好奇,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乐于接触同学,对老师比较信任,对老师的行为和评价比较认可;但是,低学段的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运动较易出现疲倦,所以做到专心听讲就不那么容易了。小学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经常是变化频繁,喜欢表现自己,成功了就会感到喜悦,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上进心,失败了就表现出很痛苦。由于低学段对常规的认识还不深刻,动作行为还不到位、不够规范,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争当好学生,希望自己参加到一些活动中。他们的这种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的年龄特点,与思维方面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等的思维特点,是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托的根基。

2 通过教师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

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点的表演方式,教学艺术与其他表演艺术的区别在于,教师与观看表演的学生的关系决定。“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超过教材与道德箴言的影响,这种教育力量,是各种惩处和奖励的威力所不能取代的。

2.1严于律己,通过道德力量吸引学生注意力

作为教师,首要素质就是做到严于律己,要对体育课的教学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做“人梯”而感到无怨无悔,发扬“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蜡烛精神,对校规校纪首先要做到模范遵守,每一节课前都提前到操场,这种道德的力量融入了“礼”与“仁”,其在身教中得到了无声的体现,学生会注意到体育教师的模仿行为,会自动按时、有序地到操场集合,通过自己模仿的行为感化学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准备进入新的体育课学习。

2.2理解关爱,通过拉近距离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发自内心的,才能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一个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很难上好一堂成功的课,能够理性地理解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需要理解低学段学生的顽皮,要允许小学生犯错误,通过做错,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发现学生的特长,理解关爱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师心理上没有畏惧自然“信其道”,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听老师分析错误,指出正确的做法。

2.3微笑乐观,通过情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心情和情趣是可以传染的,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学生在和谐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才能提高注意力,接收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拥有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情趣,学生发现了微笑的老师,自然心理感觉这堂课会上快乐的。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会用注意力集中地去发现美。

3 调整教学策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在体育课堂中,小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得过程中获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在运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注意力就会保持时间更持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讲究练习方法,让小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精巧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将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因感到有趣而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如,笔者在教学小学一年级体育《30m快速跑(五)》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尽快准确地了解游戏步骤,熟悉游戏规则,让小学生感受到在集体活动的快乐,认真钻研教材问题,把教材视为“媒介”“范例”,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技能与情感内涵。笔者在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后,指导学生进行不同距离的跑。用自然站立式起跑法听信号跑,然后笔者给学生介绍30m快速跑的重难点与要求,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身体素质进行分组展示,适当给学生激励与点评,让学生在跑道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接着进行素质练习——高抬腿,笔者首先给学生示范高抬腿的方法,强调要求,指导学生定时分组进行(20×3次)练习。

在学生兴趣下降,注意力开始分散时,笔者调整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做游戏“火车钻山洞”让学生两列面对,手掌过头相接成“洞”,另一队成纵队依次钻过,以时间定胜负,分对循环进行,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相互鼓励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 引入情景设计,提高学生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中,有趣的情景在体育教育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习兴趣的生成,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练习效果。针对低学段的小学生的天真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征,体育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需要层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情景的设计,引入趣味性因素,满足小学生的具体、形象心理思维特点与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将体育知识变得新奇易学、直观形象,迁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体

会到“学”的要求,将学生置于欢快氛围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在体育课堂上,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并发挥创造精神与学生的个性张扬。

如笔者在教小学一年级体育《前滚翻》一课时,首先,包含着将前滚翻作为了一种学生的应急技能、一种小学生的自我保护的本领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创设森林游玩的情景:森林游玩,沿途模仿所见的动物的动作,有小兔子、青蛙、小鸟、小蛇、小刺猬、欢乐地做“高人,矮人,抢板凳”游戏。通过游戏导入,引导学生注意力,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情景游戏中,围绕小垫子做好各关节的活动。

突遇险情,学技自救。同学们被困在一个小山上,如何才能安全地离开危险境地呢?笔者将学生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合作组”,鼓励学生团结一致学习“前滚翻”这一应急技能,通过技能的运用让大家摆脱危险。笔者用砖头和皮球的不同滚动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小刺猬”和游戏中“矮人”动作的模仿,主要是体会团紧身子的动作,练习前后滚动。学生注意力相当集中,这时,笔者顺势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提示给学生重难点关键所在,传授给学生主要的动作要领: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间团结协作,大胆参与,努力克服困难。

安全脱险后,笔者为学生播放放松的舞曲,放松练习,欢庆成功,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技能深化环节,笔者设计出野外可能会出现的地形,如小溪、山洞、小山坡等,引导学生学会跨越、前滚翻等技能练习,不仅烘托了气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又能促进学生腿部力量的练习。

体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培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成绩的高低主要因性别差异、机体差异而定,过多的追求体育成绩,一定程度上会打击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和积极性,甚至对体育运动产生厌恶之感,这无异是与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对于学生体育素质的评定,应该突破现有体育成绩评定的框架,不过分强调成绩的高低,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激情。

然而,体育成绩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完全取消体育成绩的评判,而是应该根据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对体育成绩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同时,体育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自我的超越,引导学生不断挑战自身原有的体育运动水平,以健康向上的心态对待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 结语

总之,通过笔者在小学低学段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中,感受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才可以大幅度提高体育课堂质量。体育教师要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职业标准与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艺术的研究,变换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玉凤.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5):110-111.

[2]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2):80-81.

[3]张华.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成功:教育,2011(14):220.

[4]高静.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效能[J].科技信息,2011(22):679.

[5]王丽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1 (24):66.

[6]张红.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1(21):190.

[7]邱心汶.团队竞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 (11):162-16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6.065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9(b)-0065-02

猜你喜欢

学段注意力笔者
让注意力“飞”回来
老师,别走……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性能相差达32%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