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2015-11-29周德书李曙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广东体系

周德书,李曙光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周德书,李曙光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510500)

摘要: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调查了广东及国内外体育信息服务体系情况,并从成立协调委员会、建立高效的广东体育信息运转体系和共享平台、完善法规工作、建立网络参考咨询平台、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广东;体育信息;体系;现状;发展对策

研究方向:体育信息学

*基金项目:2012年广东省体育局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YT12018)

1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存在问题

1.1 缺乏统一管理机构和运转机制

体育信息体系管理体制是指体育信息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统筹规划、运行机制和协调管理等方面组成的体系与制度。它是体育信息共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匹配的体育信息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则是体育信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现阶段,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服务机构多为政府和事业单位主办,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运转机制,省内的体育局信息体系、体育院校图书馆体系、体育俱乐部信息体系等体育信息机构各自为政,没有建立全省统一的体育信息体系管理协调中心,也没有统一协调的运转机制。过于单一的经济类型造成资金来源范围狭小,管理机制僵化,各个系统的体育信息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体育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资源,严重束缚了体育信息事业发展。

1.2 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独自发展,缺乏业务联系和合作,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

目前,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自为政、各自建立自己的信息资源体系。

一是系统之间。广东省各级体育信息体系大多数是按系统(或部门)建立,在各自系统内部建设和使用,基本上是各类型图书馆参加,其他系统的信息机构很少参加。广东省体育院校图书馆建立自己的信息体系,各级体育信息中心建立了各自的信息体系,其他系统的图书馆体育信息体系处于分散的状态。各系统独自发展,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造成各系统封闭发展,极少对外交流,给体育信息建设与共享带来较大不便。由于各系统各自建设,极少沟通,造成了同一区域很多体育信息资源和服务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例如,广东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与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联系就很少,体育院校图书馆与广东省体育局等其他体育信息体系也互不联系,各自建设,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是系统内部。广东各地市体育局的体育信息服务项目重复较多,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日常政务、群众体育、体育竞赛、体育产业、体育发展、体育新闻、健身健康、地方体育、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体育资讯等。从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建设来分析,体育文献信息数据库建设虽然涉及到不少硬件和技术问题,但总体和重点还是全省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传统图书馆主要以印刷型藏书为主独成一家,各馆收藏的文献和体育信息资源有一定的重复率,在大数据时代,各个体育信息机构作为区域信息网络的一个网点,其数据库资源如果与其他机构数据库相互重复,那么就会在采购方面花了很多不必要的经费,额外多开支和浪费了不少财力。因而,在体育信息体系网络化数据库建设方面,一定要从总体出发,根据区域和各自学科和科研等建设特点,读者需求情况,加强具有信息机构特色的体育信息数据库网络化建设。

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配备较为完善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是系统建设的基础。其次,要加强软件和数据库建设,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能快捷方便可以共享的应用软件,加强对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层次加工、编辑、整序,注重需求性、科学性、整体性、规范性、共享性建设要求。广东信息体系建设并不是各个体育信息机构的各自建设,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信息体系系统工程来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相互联系,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体系总工程。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信息机构的体育信息资源特点,按照统筹计划、分工负责的原则,遵照共建共享的目的,建设与其他机构不一样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专题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分步完善本机构的特色资源,使广东体育局体育信息中心和体育院校信息机构在大数据环境下自身数据库建设得到不断发展,满足广大信息用户对体育信息资源需求。

1.3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方与图书馆等使用者权益之间的冲突不断,反映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中存在很多法律法规问题。

广东省体育信息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的体育信息立法居多,分散杂乱。有些立法对象重叠,调整规范冲突,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建设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共享提议过程中,知识产权等信息法律法规出现了空白。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在20世纪就开始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法律研究,现在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信息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保证和规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顺利运行。

体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建立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因此,实现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也涉及到多层面、多类型的法律、法规问题,既包括与之相关的各种国家法律法规,又包括广东省各类行政管理法规及部门规章,同时,还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1.4 业务标准不统一

网络环境下重要的特征是开放互联和资源共享,广东省各体育信息中心、体育院校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如果将本单位体育信息数据库提供共享服务,由于各机构数据库软件和标准不同,因而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实现体育信息资源联网和共享的重要基础。从近年情况了解,广东各体育信息机构基本都是各自开发内部软件和执行各自业务标准,而忽略了各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标准化建设,造成了各系统、各单位业务标准不统一。虽然各体育信息机构在采编数据的存储格式上基本都采用世界上标准的MARC格式,但是由于广东省各个体育信息中心、各个图书馆网络化系统应用软件不少都是各自开发应用的,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和格式不同,在各体育机构缺乏数据库转换软件和国内电讯费用较高的影响下,造成了全省信息机构的数据库自动化集成系统,缺乏统一采购和联机编目、网络咨询和馆际互借功能,因而使得很多已经建成数据库的体育信息机构很难相互联网,并且由于各信息机构软件系统不同,使得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受到很大阻碍。广东各体育信息机构由于人、财、物和现代技术等实力差距,使体育信息各机构特色数据库、网络化建设的标准不同,造成体育文献信息著录方式、管理平台、咨询平台、借阅平台的系统功能不一致,给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1.5 资金投入明显不足,经费严重缺乏

由于广东省体育信息服务处于一个独自发展、互不联系的分散状态,各个系统、各信息机构对体育信息共建共享建设不够重视,投入到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发展资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广东省体育信息服务的发展资金非常短缺。

以近年广州地区部分体育院校图书馆投入到体育信息馆藏建设的资金为例,各体育院校每年投入图书馆的经费非常少,建设特色数据库的经费更少,广州部分体育院校图书馆投入馆藏建设的经费最多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年平均投入经费100万元左右;投入经费最少的是广州体育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年平均投入的经费为20万元[1]。各体育院校的经费主要用于购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和中文图书,而购买其他资源的经费很少。各体育院校图书馆每年建设体育信息资源的经费严重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到网络环境下各体育院校图书馆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使体育院校图书馆难以担当广东体育信息服务的重任,极大地阻碍了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1.6 馆藏资源和特色数据库建设比较薄弱

广东省各体育院校图书馆、体育信息中心以及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拥有体育特色数据库的图书馆较少,尚有相当多的图书馆没有开发特色数据库。部分学校图书馆根据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建设了一些具有自己单位特色的数据库,但总体上都是比较简单的书目、篇名目录或者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专题文章汇总,比如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建设了一些数据库,不少是一些论文的收集。其他院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也大同小异,也是局限于书目的数据库加工和转化,这是比较原始的数据库建设。在这些数据库建设中,做到主题鲜明、深度加工,形式多样,技术含量高的很少。

广东体育院校图书馆在建设体育特色数据库时,大都是重视目录、篇名、文摘等常见的文献类型,而对体育全文、体育课件、体育音频、体育视频、体育图片和画册等文献的收录重视不够。因此,体育文献数据库建设不要以文摘、目录、题录等数据库为主,要有全文、图片库、录像、课件等类型的体育特色数据库。

广东信息机构在体育数据库建设中,规范与标准缺乏和不统一,主要表现在标引、著录数据库体育文献信息时,有的用关键词,有的用主题词,有些又用任意词;而且格式不太规范和统一,数据库建设没有用CALIS特色数据库里面规范标准的元数据规则来标引著录。

在21世纪大数据时代,单个体育信息机构不可能购买所有体育文献信息资源,只有各体育信息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相互合力,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体育特色数据库,实现广东体育信息的共建共享。广东省一些体育院校图书馆已经开始重视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并开始有了一些体育信息共建共享研讨,但大都是独立开发利用的多,特色数据库基本是局限于内部使用,即使对外开放也是提供一些目录之类,不开放全文。

据调研[2],2009年底统计,广东省各高校的体育特色馆藏都很少,广州体育学院总藏书量530000册,其中体育藏书55567册,占总量的10.7%;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总藏书量110000册,其中体育藏书12000册,占总量的10.9;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总藏书量160000册,其中体育藏书 2710册,占总量的1.7%,2010年各校评估过后馆藏建设速度更慢了,投入的经费更少了,体育藏书相对也增长较慢,更不用说具有特色的体育数据库资源建设。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仅几个,数据量较少,其他学校建设的体育数据库更少。

1.7 服务体系不完备,服务水平较低

广东省体育信息服务业近年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处于中、低级阶段,全省体育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广东省体育信息服务共享体系的运行机制与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各体育信息服务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机构与协调机构;各系统、单位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全省体育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体系没有形成。

管理体制的缺陷极大的阻碍了广东体育信息服务的发展,目前广东体育信息服务缺乏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各自为政,互不共享现象大量存在。例如:在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及服务方面,广东省体育局系统与广东省高校系统各自为政、联系不够密切。还有,广东体育信息工作还缺乏统一标准,还要制订一些法律规范。究其原因,这是多年来我国各区域信息机构互不联系,不同系统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缺乏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即使是同一系统,同一行业的信息机构也是独立的“各种个体”,业务交流很少。到现在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包含了所有系统,所有行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只有单个系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比如:CALIS。[3]就国家层面来说,我国体育信息体系建设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系,只是局限于各系统内部的信息建设与服务工作,譬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所开展的信息服务。区域内跨系统的体育信息服务体系远未形成,这极大限制了体育信息服务的区域发展。

广东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另外存在问题是服务水平低下,基本都是一些基础信息服务,比如借阅、目录查找等。体育院校和体育局的体育信息所等体育信息机构基本是做文献资源的采购、条码加工、书标、借阅等原始信息服务,较有质量的体育信息参考咨询、特色数据库构建、体育信息开发利用、科研工作等较少,满足不了广东体育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发展的要求。

2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发展策略

2.1 成立协作协调委员会,建立广东体育信息系统联盟

为了促进广东省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管理机构。一个系统化社会化的广东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应该是突破省体育局系统、省教育厅系统、其他体育系统和各地区体育系统等的局限,有各系统各类型各地区体育信息服务机构参与构建的各系统相结合,而以体育局和体育院校系统为主的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应该由广东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牵头成立全省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的跨系统、跨地区的全省性体育信息协调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的体育信息服务机构,建立统一的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联盟。委员会统筹建立起省级、区域(地市)级和县级组成的三级组织领导机构,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建设广东体育局系统信息所,高校、公共和科技系统图书馆,及社区和体育俱乐部等其他系统的体育信息工作,对全省体育信息资源发展进行宏观调控,集中全省人力、物力、财力用于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事业,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协调,分工收藏,实现广东体育信息体系建设健康发展。省级、地市级和县级,三级都应该成立领导与协调工作小组,来统一协调本区域的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发展。各系统内成立由体育信息服务机构参加的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联盟。广东省体育局信息中心和广州体育学院作为全省的体育信息资源主体机构,在广东体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龙头的作用。

为了最大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体育信息服务快速增长的需要,广东省体育局管理部门应制定各项政策与规划,提倡和鼓励各种社会民营力量和资本参与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建设,逐步实现我省体育信息资源服务机构经济类型的多元化,最终形成以政府国有资本为主体、各种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信息服务机构竞争与发展的良性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2 建立完善高效的广东体育信息运转体系

运行机制包含体系内部的组成、功能及运行制度。广东省体育信息共享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是指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内部的机构设置,各机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包括信息体系的各种制度)。信息体系内部运转体系相对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的管理体制而言,在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中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运转机制应包括:

2.2.1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管理和领导机构。即根据各个信息系统的实际,建立全省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整理体系业务流程,完善信息体系共享与运转工作的组织和程序。

2.2.2建立高效、合理的考核机制。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可以参照CALIS对各个成员馆信息利用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体育院校图书馆或体育局体育信息中心不同的规模,不同的信息服务对象、信息服务内容,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手段,信息管理效益以及信息服务人员队伍结构等,制定相应的广东省信息体系考核评估指标,进行分类考核。另外,还可以根据用户对各体育信息服务机构服务的满意度打分来进行考核,保证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

2.2.3建立多方面的激励机制,形成学习型组织文化,突出人文关怀,增加凝聚力。

2.3 完善广东体育信息体系法规和规章制度工作

广东省建立完善的体育信息体系必须创新观念,制订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法规和政策。广东省体育信息共建共享体系建设是建立在全省体育信息机构的合作基础上的。由于广东各体育院校图书馆和体育信息所分属教育厅、体育局等不同厅局领导,各校图书馆独立经营,独自建设,体制上造成较难共建共享,习惯上也不重视相互合作发展;另外,全省各体育院校图书馆与体育信息所都有各自内在的利益考虑,特别是由于各信息机构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不平均,造成真正的共建共享实施困难。有些信息机构从本身利益出发,只是有选择性地或小范围执行,大的体育信息机构由于信息资源收藏量丰富,不想与中小型体育信息机构合作,而中小型体育信息机构又希望较大程度上得到大型体育信息机构支持。几十年形成了体育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及“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缺乏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全省体育信息体系协作网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信息资源的各自为政、资源浪费、信息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单纯通过各自的信息机构,或者仅仅是依靠体育信息学会等民间机构,没有政府的行政权力来统一管理和协调,效果不大。只有政府或权威部门的协调机构支持,完善全省体育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体育文献信息共享的健康发展。

2.4 加强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2.4.1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加大投入

当前广东的体育信息资源建设平均经费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区,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建设要快速发展、体育信息服务体系要快速建成并完善,必须突破资金短缺的瓶颈。所以我省在制定体育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规划时要安排合理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广东省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不够完善,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经费差异很大,地区之间、各馆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例如经济发达的广深等大型图书馆经费就非常充足,而经济落后的粤西、粤东的图书馆投入的经费极少。

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应该统筹管理,健全广东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机构和运转机制,加大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经费投入,加强体育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我省体育信息服务体系的快速、高效的建成,为广东体育创新做出贡献。

2.4.2联合共建,建立体育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广东省各系统体育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采购时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集团联合采购,从而避免体育信息资源的重复采购,并最大限度降低各机构购买费用。在广东体育信息资源管理协调办公室(信息协调委员会)指导下,对广东省体育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联合采购。重点是在购买国外论文数据库方面,广东各体育信息机构要联合集中采购,统一与国外体育资源数据库商进行谈判,争取以较低的价格、最好的服务质量购买到国外体育信息数据库,降低各体育信息机构购买国外数据库等体育信息资源的人、财、物等成本。

广东省体育信息管理协调办公室的职能为纵横向管理和联系,向上联系全国体育信息协调委员会,向下管理协调本省不同系统、不同类别的体育信息机构,领导本地体育信息共建共享工作,建立强有力的全省体育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联合采购可以为各成员馆节省大量的经费,例如前几年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华南师范大学负责日常管理和实施的广东省网络图书馆,集团购买CNKI、维普等数据库,平均为省内各高校图书馆节省6000元多元,共计节省40多万元,是全国性联合采购的成功范例。越来越多的国外数据库商选择与CALIS合作,以集团购买的方式推广其数据库产品,截止到2006年5月,CALIS己经组织了69个采购集团,全国共有6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3512个馆次参加了集团采购,购买数据库的费用约2.96个亿[4]。

2.4.3联合构建特色数据库和资源共享网络运行平台

就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而言,岭南特色的体育信息资源丰富,将这些特色资源建设成具有广东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将极大地推动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最大化满足用户需求,并推动广东体育信息体系整体建设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广东体育文化发展,为国内外接触和了解岭南体育文化起到积极作用。体育信息机构要深入开发利用本地特色体育文化,根据体育院校教学需求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数据库,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今后广东体育信息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各地区管理层应该认识差距,争取更多经费投入,完善体育特色数据库硬件设施,加强计算机和图书情报专业人员的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据库建设人才队伍。

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体育数据库,实现广东体育信息体系的共建共享,还要构建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建设平台。

2.5 建立网络参考咨询平台,联合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于信息的需求和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联盟图书馆联合参考咨询方式方兴未艾。网络联合参考咨询是一种共享资源整合型、个性化与实时动态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体现了计算机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与改革,成为图书馆与情报机构服务发展的新趋势。

广东体育信息资源体系应构建一个共享的联合参考咨询平台,各系统体育信息机构应尽可能选择同一检索平台,建立一个整合互通的平台和数据资源,同时各个成员馆的管理平台应采用规范的标准框架体系。在建立统一的参考咨询平台的基础上,对体育数字信息资源挖掘、整合的基础上,才能推出集成化、专家咨询的主动信息服务,其中包括自定义的体育信息检索服务、主动的体育信息资源发布与推送服务、智能化的体育信息资源检索代理服务等。使信息用户可以在已联网的计算机上通过联合咨询系统提出问题并且得到快速满意的答复,在这期间不需要任何权限。从而不断提高广东省体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6 加强与国内外信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网络与信息时代,全球化和信息、计算机技术正改变着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国内外体育信息机构和图书馆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而且,这些信息社会和全球一体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影响着体育信息资源存储和获取手段,影响着图书馆与信息机构的工作方式。体育信息资源的增长,为全世界的图书馆加强合作创造一种环境。同时也可能存在相似的问题与困境。在体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全球性信息共建共享合作会越来越密切,信息合作与交流成为必要手段。体育信息中心和体育院校图书馆作为体育信息事业的组成部分,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广东省体育信息体系建设与发展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 加强体育信息素养教育

我国学者马海群从广义上将信息素养教育综合提炼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智慧、信息道德、信息觉悟、信息潜能和信息心理等[5]。

要建立完善的广东体育信息体系,还要加强广东体育信息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体育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从强化读者的信息观念和信息意识,提高用户的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培养用户的信息觉悟和信息道德等几个方面着手,从而推动体育信息体系的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2] 潘少敏,谢嫚,赵灵峰,等.广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2009(12):30-33

[3] 孙瑞英. 建立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构想[J].情报科学,2002,20(7):680-683

[4]杨毅,等.集团采购——购买电子资源的有效方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3):6-10

[5]徐艳芳.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加速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情报,2006(7):192-194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Guangdong Sports Information System

ZHOU De-shu,LI Shu-guang

(Librar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Guangdong, domestic and foreign sports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Coordination Committee, efficient Guangdong sport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haring platform, and perfec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establishing network reference platform, and 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Key words: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Guangdong; sports information; system

作者简介:周德书(1964-),男,海南人,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5-09-25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5)06-0026-05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广东体系
Gardening is popular in schools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广东舆情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