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译介传播中的双重言说困境*——以“功夫”“Kung fu”为例
2015-11-29于善安李晖
于善安,李晖
(1.上海电力学院体育部,上海 200090;2.上海体育学院外语系,上海 200438)
民族体育译介传播中的双重言说困境*——以“功夫”“Kung fu”为例
于善安1,李晖2
(1.上海电力学院体育部,上海200090;2.上海体育学院外语系,上海200438)
摘要:语言文化的差异使民族体育译介传播面临种种言说的困境。“功夫”属于汉语常用词的核心范畴, 但在西方语境中,其对等译语“Kung fu”的概念却被局限于武术领域。从考察“功夫”与“Kung fu”译文的产生及背景出发,对比“功夫”与“Kung fu”的内涵差异,分析民族体育译介传播中的双重言说困境——“意”与“言”的偏离和“言”对“思”的禁锢,指出,因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差异的两个概念,在译介传播中经常会导致义项的弱化、剔除、强化或变迁,从而铺就现代语言生成的另类途径。
关键词:言说;译介;传播;功夫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文化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2340114),上海电力学院校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0141183)
从老子的“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到庄子的“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再到佛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再到西方语言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企图借助语言的逻辑分析,在语言中划出一条“可说”和“不可说”的界限,言说的表达困境一直是一个热议的领域,古今中外,前贤时彦,贡献颇多。
翻译作为一种双向语言交流活动,言意无所虽、穷辞难达意的言说困难尤其突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承载的意义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生理需要等决定了语言文化间的“同”总是大于“异”,这种共同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是民族信仰、历史渊源等文化和思维的个性给译介传播带来重重障碍,使跨文化翻译交际面临种种言说的困境,这对于个性凸显、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来说尤其如此。“功夫”与相对应的英语译词“Kung fu”是中西家喻户晓的两个词,故本文试以“功夫”与“Kung fu”为例,探讨译介传播中的双重言说困境。
1“功夫”与“Kung fu”
“功夫”与译语“Kung fu”的渊源是什么?“Kung fu”是否能准确全面地反映汉语“功夫”的内涵与外延意义?笔者试从“功夫”与“Kung fu”的联接处, 追踪术语“Kung fu”的意义培植过程,探析译介传播言说所面对的困境和无奈。
1.1 何为“功夫”
何谓“功夫”?“功夫”的本源意义是什么?溯本究源,试对比《现代汉语大词典》(2009)、《辞海》、《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的“功夫”释义如下:
《现代汉语大词典》针对现代汉语中的词汇,解释其现代词义,注重收今义。《现代汉语大词典》给出的“功夫”定义:
[功夫] ①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王润滋《卖蟹》:“功夫不负有心人。”
②时间。柳青《铜墙铁壁》:“银凤在门外说没功夫,两个就奔出了大门。”
③本领;造诣。秦兆阳《苏醒》:“他原本有一套祖传的武艺功夫。”
④特指武术。《深圳特区报》1986.3.13:“中国功夫和西洋拳击,究竟谁优谁劣,这是中外人士均感兴趣的问题。”
《辞海》有百科全书的包容性质,重在介绍多学科的知识。《辞海》的“功夫”定义:
[功夫] ①做事所费的时间与精力:这工作真费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
②时间:有功夫一定去|忙得没功夫。
③本领;造诣:这套武艺功夫不减当年|练功夫。
④武术:功夫片。
《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是对中华文化的各领域词汇进行阐释的大型辞典,分门别类,侧重阐释中华民族代表性文化词语,其中,“功夫”的定义为:
[功夫] ①武术。海外对中国武术之称呼。
②指武术中的专门技艺,如腰功、桩功等。
③造诣。武术中犹指运动技术水平所达到的程度,如某某的腿功如何好。某某之棍术功夫深。
④同“工夫”。指时间和精力。《抱朴子·遐览》:“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从以上三部国内权威词典看,虽有重合,间或有异,“功夫”一词至少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所费的精力和时间”、“本领”和“武术”,而其中,“所费的精力和时间”应该属于原生主宰意义,而“本领”和“武术”则为衍生意义。
1.2 “kung fu”的产生及释义
“Kung fu”也被拼作“Kungfu”or “Gung fu”、“Gongfu”。根据英语在线词源词典(www.etymonline.com),英文“Kung fu”系模仿汉语方言“功夫”音译而来。“Kung fu”是两个字的符合词音译,“功”(gōng) 意思是 “work”, “achievement”,or “merit”(业绩或技能),“夫” (fū) 作为附加成分指“man”(人),所以,“Kung fu”是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后学习获得的“技能”(achievement of man)。
“kung fu”这一译词的普及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龙。从1971年到1973年的短短三年,李小龙以在4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的精彩表演,使功夫名扬天下,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李小龙的魅力演绎,才促使英语国家将“kung fu”一词收录进了英语词典。但是不同的词典对“Kung fu”一词的释义也有出入。
《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Intermediate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自问世以来就获得了多方一致好评,期间多次重印,销量之巨,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是英文学习或者从事翻译的实用工具书,其中“kung fu”释义如下:
[Kung fu] n. a Chinese style of fighting using the feet and hands as weapons 功夫(中国拳术)。
《美国传统英语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是美国英语词典的一大品牌,是一本面向广大英语学习者的权威美语词典,自出版以来备受读者喜爱和推崇,其“kung fu”释义为:
[Kung fu] n. Any of various Chinese martial arts, especially those forms in which sharp blows and kicks are applied to pressure points on the body of an opponent.
而根据《科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Kung fu] n. (Martial Arts (other than Judo & Karate) & Combat Sports) any of various Chinese martial arts, some focusing on unarmed combat, others involving the use of weapons
显而易见,即使是英语权威词典,对“Kung fu”一词的释义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互相抵牾,有的认为“Kung fu”特征是迅猛击打,有的认为“Kung fu”是以手脚为武器,有的认为“Kung fu”既可以用武器,也可以赤手空拳,但是不管侧重是什么,几乎都把“Kung fu”等同于武术。
2译介传播中的双重言说困境
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语言既提供译介言说的便利,同时又禁锢对客观世界的自由表达。“道不可言”、“言不尽意” (《庄子》)以及维特根斯坦的“我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5.6)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语言的言说困境。“所言者”,即言说内容或者言说对象,一旦被“言说”出来,便会走样失真,而成为固定的、僵死的“蛇蜕”和“蜩甲”。而对于跨语言、跨文化的民族体育翻译传播活动来说,这一困境尤其突出。从上例“功夫”与“kungfu”的意义偏差可见一斑,以下探讨这种言说困境的具体表现。
2.1 “意”与“言”的矛盾
在庄子看来,“道不可言,言而非也”,语言是语言主体——“人”的作为的结果,所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对于译介传播来说,译者主体“成心”的存在是导致语言表达困境产生的主体因素,所谓“成心”,即语言主体的偏见或主观成见。用带有“成心”的语言去言说“道”,难免使语言主体陷入到表达世界的困境之中,必定会破坏和扭曲“道”的本义,使“道”“失其常然”(《骄拇》)。所以主体译者的“成心”常常使译事失利,“言”“意”疏离,言不及“道”。
现代译介,有了交通、信息的助力,虽然不会再听到诸如安世高大师的叹息:“音殊俗异, 译人口传, 自非三达, 胡能一一得本缘故乎”,但依然难以避免翻译的言说困境
在译介传播中,当原语被翻译成目的语时,译语读者固然可以“读”,但很难说“懂”了原语,语言本质上“意”与“言”的脱节,注定读者在真正了解原语背后的概念系统之前,总是以自己固有的思想方式去理解眼前的文字, 于是便产生了“意”与“言”的矛盾。
从台湾白鹤拳大师杨俊敏(Yang Jwing-Ming)先生的The Root of Chinese Chi Kung (1989)看, “Kung fu”是一个“Chinese term referring to any study, learning, or practice that requires patience, energy, and time to complete, often used in the West to refer to Chinese martial arts, also known as Wushu”,也就是说,“Kung fu”是指需要耐心、精力和时间去完成的任何学问或实践技能,在西方则用来指中国武术。
而到20世纪后期,“Kung fu”是“used in relation to Chinese Martial Arts”,被用来专指中国武术(Peter Lorge, 2012)。牛津英语词典(2011)对“Kung fu”的定义 “a primarily unarmed Chinese martial art resembling karate”( 主要是不借助器械的中国武术,类似空手道)。所以,最初对的“Kung fu”是指任何花费精力或时间习得的技能,不一定是武术,英语语言中“Kung fu”词义的演变由此可见一斑,。在Peter Lorge(2012)看来,这种变化的根源是对电影题名和配音的误译、误解所造成(The origin of this chang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r mistranslation of the term through movie subtitles or dubbing)。
由上可见,“kung fu”确实是“功夫”,但是绝不等同于“功夫”。“意”与“言”的矛盾是由语言和翻译的本质决定的,难以避免。
2.2 “言”对“思”的禁锢
庄子云:“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则阳》篇)。言论的的所达,只限于物的范围,人的经验认识无法超越具体对象,“言”所作用的特定之物就是人类认识或思维的极限。这与维特根斯坦的界限论在本质上是完全不谋而合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世间存有之物必须在语言范围之内,即语言是世界的界限。正如他在《哲学研究》中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其显示在这样的事实中; 语言的界限,即只有我能理解的语言的界限, 意味着世界的界限。”
表面上看,翻译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概念转换,但本质上是两种文化、两种思维模式和两种概念体系的碰撞、妥协、接纳和消化。所以说,翻译既是沟通语言文化的桥梁,同时又是不同语言文化的隔离机制。就思维、精神类的文化产品来说, 译介传播的隔离作用不可忽视。
“功夫”从最初的“工程夫役”,如“闻曹真发已踰月而行裁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三国志·吴志·王肃传),到“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如“逢人便请送杯盏,著尽功夫人不知”和“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功夫夜夜听”(元稹,琵琶歌),到“本领;造诣”,如“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于欣’( 南齐书·王僧虔传),最后到“特指武术”,如“2010功夫争霸烽烟四起 谁是中国真正“功夫王”(搜狐新闻) ,“功夫”如今更具有主宰意义。这个词义演化的过程不能排除译介传播的影响,尤其是“Kung fu”等同于“武术”的误解和误译,这是语言对思维的限制性作用在民族体育中的一个典型译例。语言既是思想的承担者,又是思想的界限。译介传播作为沟通源语与目的语的桥梁,很难完全克服语言对思维的禁锢作用。
中西学人、功夫大师、电影等皆以“Kung fu” 翻译理解“功夫”,原指“武术”的“Kung fu”在译介传播中与狭义的“功夫”相对应。自20 世纪中后期, 由于功夫电影、功夫研究的普及,世人逐渐将“Kung fu”词义专化,把“Kung fu”纳入专门的武术领域,“Kung fu”遂成一重要武术术语。而负荷专义的“功夫”逐渐脱离了中文概念坐标系的原来轨道,实现中西意义的对接。
3结语:译介传播困境是语言生成/变迁的另类途径
译介传播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而且一定包含着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妥协与误读。这种冲突、妥协与误读, 不能被看作是一种错误的存在, 而应该看作是一种富有意味的文化接受与改造的过程。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译介传播在现代语言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翻译通过剔除、妥协、摸索、强化等手段引介、固化、泛化新词和新义,是造就现代语言生成的另类途径。然而, 对于语言来说,经由译介传播而来的现代语言,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打通语言文化界限的翻译创造过程,而更多是一种建立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与冲突间的跨文化抉择,和一份消弭了源语与译语不同意指而呈现出自省感与责任感交混的互相适应。
“言”、“意”的疏离使译文无法完整地表述源语,这在任何两种语言间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从哲学整体和个体的关系辩证看,个体虽不能准确传达但也不足以妨害整体时,只要从整体出发得到与源语相同的表达效果,那就是成功。译介传播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切不可因噎废食,因个别缺点或不足来否定整体,只有当错误和缺点已经影响到整体,才应予以警惕和批判。所以,在民族体育译介传播中的译名选择上,只要注意对整体义理的贯通与把握,既不要随意用自己的文化词语去附会西方的概念术语,更不要纠缠于术语的精密含义而陷入几乎举步维艰的境地。
从译介传播入手, 某种程度上使读者接近了民族体育的生成真相和本质,对民族体育的传播和世界体育的繁荣不无裨益。面对语言的困境,尽管中西哲学家主张“无言”,两佛家都言“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但通过对“功夫”与“kung fu”译介的解读,可以印证困境是突破的终点和发展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1, 1994, 1998, 2000, 2003
[2] “Dictionary”. Dictionary.com. 2010-03-10.
[3] “Dictionary” Oxford Dictionaries Online. 2011-02-26
[4] Lorge, Peter (2012).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Antiquity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878814
[5]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2009.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6] Yang, Jwing-Ming. (1989). The root of Chinese Chi kung: the secrets of Chi kung training. Yang's Martial Arts Association. ISBN 0-940871-07-6
[7] www.etymonline.com
[8] 李晖. “可说 ” “不可说 ”: 庄子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比较研究, 求索[J].2011(6)
[9] 阮智富,郭忠新.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35
[10] 史仲文,胡晓林.冯大彪,孟繁义,庞毅,等.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文化精萃分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610
[11]《出三藏记集> 卷七<道行经序>, 见<大正藏>第55 册, No.2145
The Dual Speech Dilemmas of Ethnic Sports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A Case Study of “功夫”“kung fu”
YU Shan-an, LI Hui
(1.Dept. of P. 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0090,China;
2.English Dep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ring various speech dilemmas to ethnic sports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功夫” belongs to the core category of frequently used Chinese; while its equivalent translation“Kung fu”is confined to wushu field in the western context. Beginning with an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功夫” and its translation “Kung fu”, the paper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功夫” and “Kung fu”, and then analyzed the dual speech dilemmas of ethnic sports translation and transmission, that is, the deviation of meaning and speech, and the confinement of thought by speech, and finally revealed that two concepts with different implication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often likely to be weakened, eliminated, intensified and transformed in word sense, which in fact paves a unique way to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language.
Key words:speech; translation; transmission; kung fu
作者简介:于善安(1967-),男,山东日照人,副教授,硕士
收稿日期:2015-07-016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5)06-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