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爱国革命光荣传统 履行民主党派时代使命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85周年暨中国农工民主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成立30周年
2015-11-29牛广明
◇ 文/牛广明
时光荏苒,步履匆匆。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自己的节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建党85周年、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成立30周年。在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里,我们要回顾峥嵘岁月,总结历史经验,践行光荣使命,展望美好未来。
一、中国农工民主党富有爱国革命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摆脱封建压迫、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建设伟大国家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发动了一次次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抗击。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成果被篡夺,辛亥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她以改造中国为己任,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开展工人运动、推动国民革命、实行“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然而,国民党内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介石、汪精卫悍然发动“四 一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致使大革命遭受失败。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坚持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坚决反对蒋汪倒行逆施。在中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时刻,邓演达继承孙中山先生遗教,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复兴之路,筹建新的革命政党。1930年8月9日,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确立了“解放中国民族,建立平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以此为新起点,积极开展反蒋活动。一年后,由于叛徒出卖,邓演达不幸被捕。蒋介石多次威逼利诱无功而返,于1931年11月29日将邓演达秘密杀害。先生的牺牲,使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工作遭受严重损失。面对挫折,党内同志掩埋尸体、擦干眼泪、继续革命。
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联合黄琪翔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李济深等国民党左派势力以及福建地方反蒋力量,在福州宣告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宣布脱离国民党,与蒋介石政府决裂。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率先响应,发表《组织反日阵线提议的宣言》,建议组织反日阵线,表达同共产党合作的诚意。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为适应革命新形势,临委会于1935年11月在香港召开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确立了“抗日、联共、反蒋”的总方针,决定“同共产党合作”,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冀南豫北地区、安徽、广东建立抗日游击武装。解委会领导人黄琪翔、季方等分别担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和新四军苏中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广大农工党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帮助下,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大决战。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制定并采取了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基本方针,以争取建设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在这历史转折关头,解委会发表《抗战结束后对时局宣言》,明确表明自己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渴望国共两党及全国各党各派和平建国的立场和主张。与中国共产党采取一致行动,坚决反对并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国民大会”,为争取真和平真民主而斗争。
1947年2月,解委会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根据邓演达的政治主张与革命基本精神,定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会议再次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为解委会的奋斗目标,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合作——对加强和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起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前夜,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5日,农工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向国内外发出通电,一致响应。6月,农工党又单独发表《对时局宣言》以示竭诚。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五一口号”指引下,农工党与兄弟党派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和新中国的筹建工作。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农工党领导人直接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实际工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在维护和巩固人民政权、参加社会主义改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工党坚决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推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共同谱写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国家、促进民族振兴的新篇章。
在新世纪新阶段,农工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在助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履行民主党派的时代使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农工民主党85年的光辉历程,正如中共中央给农工党十三大的贺信中所说,农工党具有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是与中国共产党经历血与火考验的亲密友党。农工党在长期的爱国革命斗争中,三易其名,形成了自己的历史经验,正如桑国卫主席指出的,农工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对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政治上不断认同、行动上不断靠拢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的历史;是一部逐步走向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走向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是一部始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历史。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农工党的生命线;坚持爱国主义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是农工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坚持弘扬爱国革命光荣传统,是农工党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推动科学发展,是农工党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农工党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维护广大党员及所联系群众的利益,是保持农工党特色和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原则。
二、建设社会主义参政党,履行民主党派时代使命
1930年8月9日,邓演达等同志怀着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建立平民政权的理想和抱负,建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全国建立了中央区、北方区和南方区干部会。北方区辖有临委会绥远省、察哈尔省组织。
1935年11月10日,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建立华北、华东、华南三个大区机构,大力恢复和发展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北平成立了华北局,重建了绥远等省市委员会或支部。冯玉祥、吉鸿昌将军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也有农工党人的身影。
中国农工民主党历史上的早期活动,使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具有农工党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自1983年起,中国农工民主党以周佩美、蓝乾福、马复祥、刘炎等4名20世纪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为基础,开始在内蒙古发展党员、重建组织。1984年3月成立了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筹备组,1985年10月2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正式成立。经过30年的发展,农工党自治区委已历经六届,蓝乾福、陈瑞清、牛广明同志先后担任主任委员。30年间,在各位主任委员的领导下,历届委员会党员队伍不断壮大、所属组织机构持续增加,参政党建设不断进步。目前,全区组织机构覆盖12个盟市,建有34个地方和基层组织;全区党员人数2663名。
农工党自治区委自1985年正式成立以来,在农工党中央、中共自治区党委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农工党爱国革命光荣传统,自觉接受、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国家和自治区的民主党派工作方针政策,推进自治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打好组织建设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把握民主党派工作大局,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搞好政治交接,实施“人才强党”战略;坚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参政能力作为农工党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坚持不懈地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开拓党务工作新局面,取得明显成果。加强培训工作,举办、组织各级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全面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水平。大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职能作用,组织活力和凝聚力全面提升。
坚持思想建设先行。在全区深入持久开展政治交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同心”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创新形式,突出主题,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年、农工党建党80周年和85周年等重大纪念日,隆重开展纪念活动;参观惠州邓演达纪念园、重庆特园、河北西柏坡和保定军校,加强传统教育,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举办“中国梦 农工情”演讲和征文比赛、“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知识竞赛,对弘扬时代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发展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坚定广大党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发挥了正能量作用。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组建参政党理论研究队伍,编辑《参政党理论研究30年成果汇编》,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创新宣传手段,创建门户网站,创、复刊《内蒙古农工》、《农工内蒙古通讯》,创办《农工党内蒙古法治网》,拓展党务宣传阵地,提高党务宣传层次。
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参与自治区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自治区国家事务的管理,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展第一要务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实际进行考察调研,形成许多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多项重要建议;针对自治区发展重大问题,诚邀农工党中央领导人卢嘉锡、蒋正华、陈竺主席等考察内蒙古,就稀土产业发展、阿拉善盟生态保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等工作进行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在中共自治区党委民主协商会、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上提出意见建议,在自治区人大、政协“两会”上提出多项议案、建议和提案、大会发言,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一些重点提案得到国家、自治区的采纳;认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所编辑的《农工党内蒙古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信息局、农工党中央、自治区政协采用多篇,有的还得到国家、自治区副主席、有关部门(单位)及领导同志的回应,社情民意信息采用率始终位居自治区政协各报送单位前列。在保持原有医药卫生界别特色的基础上,围绕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积极为科学发展做贡献。
坚守社会服务理念。把服务百姓、造福人民、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服务宗旨,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坚持长期开展农工党中央组织实施的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中医同行计划”主题活动。组织实施“双百万”京(津)北绿色屏障“农工世纪林(草)”一期、二期工程,为大地增绿、为环保助力。以服务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目标,建立农工党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和爱心医院。带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抗击“非典”斗争;动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等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立“健康环保科技行”自有社会服务品牌,以实现“美丽内蒙古,健康内蒙古”为目标,持续开展“三下乡”、医疗义诊、支边扶贫等社会服务活动,践行社会责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为加强自治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展示农工党时代风采。
农工党自治区委多次荣获农工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和党委统战部表彰,成为走在前列的民主党派组织。正如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今年年初视察农工党自治区委机关时指出的那样,农工党内蒙古全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了西部地区的前列。农工党自治区委在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以纪念农工党盛大节日为契机,总结经验,开辟未来,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贡献
农工党自治区委不平凡的30年,一路求索、一路实践,有可循经验、有成功喜悦。认真回顾和总结历史,对于走好今后的路具有重大意义。农工党自治区委3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致力于国家民族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是农工党不断发展的价值追求;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农工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农工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国家和自治区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农工党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是农工党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自治区民主党派、多党合作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国家层面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科学总结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战略保证。从自治区层面看,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要求,围绕“8337”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现代化内蒙古建设。
面对新的战略任务和使命担当,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注入新的动力。农工党全区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紧紧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着眼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认真履职,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组织优势,引导广大党员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积极协助自治区党委、政府营造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正能量;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自觉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积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献计出力;要继续发扬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围绕思想建党、从严治吏、改进作风、反腐肃贪等重点,向中共党委提出好的做法和建议。
回顾走过的历程,筚路蓝缕而波澜壮阔;展望未来的征途,前景光明而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农工党中央、中共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继承和发扬爱国革命优良传统,为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