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1-28龚鸣岗
龚鸣岗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科学课程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特别是科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对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此来改善当前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推动科学实践活动大课程观的形成。
[關键词]科学实践活动 课程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72
从现代大课程观来看,教材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依托,学生所处的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教材,教师需要开发教材之外的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范围广泛,设计内容多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多个学科的知识都包含在其中。所以,开发科学课程需要的资源更多、更难。这对广大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认识,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当前,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科学教师必须要加大在这方面的研究,找出应对的策略。
1.学校与家长不能提供助力
科学教师实施科学实践活动教学时,需要学校和家长的支持,才能使科学实践活动得到很好的开展和延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学校和家长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大多数学校缺乏科学课程化的意识,不注重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其次,目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科学实践能力的家长还非常少,多数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语、数、英等所谓的主科,而其他活动都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因此,很多需要学校和家长配合的科学实践活动并不能落到实处。
2.缺少对校内科学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
目前,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并不欠缺,但是科学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学校虽然有丰富的科学资源,但图书馆没有开设科学主题的阅读活动;气象站仅停留在数据记录;植物园内的植物基本上没有名片介绍。同时,科学教师很少开展专门的科学主题实践活动。这些原因均导致了学生很难对科学知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利用率低下
在社区和相关的科学主题场馆中,有很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教师可以周期性地带领学生到这些场馆进行参观,对学生进行实地讲解,以此来提高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率。然而,科学教师为了降低带学生出校的可能出现的风险,基本不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从而导致这些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下。
二、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相关对策
1.转变观念,增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首先,科学教师是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主体或主角。科学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大课程观,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认识到科学实践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科学教师要摈弃“科学无用论”,及时挽救科学实践课程边缘化的处境,把科学实践教学提到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对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明确科学实践教育的意义。学校应调动科学教师的积极性,培养科学教师开展实践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
2.建立机制,完善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流程
(1)建立对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机制。把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归纳到对科学教师工作的评测之中,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打分,对优秀课程开发成果给予相应奖励,调动科学教师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2)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家校合作机制。当前,很多学校设立了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委员会,调动了家长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成为课程开发的助手。把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当作校园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之一,让科学教师在学校所教授的内容有更好的延续。
3.借助地利,丰富科学课程资源的实践内容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个学校所处的环境不同,其科学课程资源之间也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仔细调查,发现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可用之材,加大对科学课程实践资源的开发力度,丰富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草一木、环境布置、实验设备、生物角等科技景点都可以作为科学课程资源被加以利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植物园,提出诸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如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学名是什么;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它的生长周期有多长;四季交替时会出现什么样变化;树叶像什么形状;树叶的正面与反面是否相同;树叶是什么味道;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作为科学课程研究的对象,教师可以将其纳入课程资源。这样,学生对校园植物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再看到它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从科学的角度思考。
(2)整合社区资源。学校应了解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利用社区科普室、文化站、养殖场、工厂企业等资源,成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参观考察、调查统计、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我校开发了《保护母亲河》《双桥古街》《传统民居调查》等校本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课外对社区进行实地考察,既是帮助学生了解社区信息的过程,也是科学实践的过程。
(3)优化地方资源。古代扬州涌现过鉴真、董仲舒、阮元等历史人物,现代亦有吴征镒、何祚庥等院士时时影响、感染着学生。大明寺、梅花岭、树人堂成为学校重要的德育实践基地。学校可以利用全国科技周、校科技节发挥家乡科技英才、劳动模范、院士专家等名人的作用,邀请名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实践辅导,用他们的学识、品格和精神影响学生。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泰达环保垃圾处理厂、玉石料市场、农科所,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另外,学校还编辑了《盐商建筑调查研究》《探寻古运河》《扬州漆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等校本课程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搜索、向家长咨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等多种途径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都会有所提升,从而为科学教师今后进行更深、更广的课程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科学教学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实践活动不能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师必须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科学资源,使之课程化、校本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推进,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的过程一定会更加顺利,内容更加丰富,形成真正的大课程观,从而取得良好的科学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杨业华.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问题与对策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 杜建群.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 欧阳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