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5-11-28王军霞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问题对策

王军霞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的教学模式更加充满情感色彩,促进了课堂教学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完善。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语文教学有了根本性的突破,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在方式和手段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学生互动交流频繁了。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问题的产生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贯彻好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探究切实有效的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更大进步。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一)对语文学科教学缺乏基本的把握。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对立起来,将知识和能力区分开来,片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少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只注重迁移拓展和模仿的教学形式,忽略了对文本的解读和品味。

(二)教学方式依然陈旧。教学方式停留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状态下,语文学习忽略了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和体验,有的教师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淡化了学生探究的过程,将本应让学生探究的过程省掉,却直接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的结果转变成硬性化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其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三)语文教学的“僵化”。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自然和有序以及流畅的过程,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程序上总是依照“感 知—探究—合作—反思”这四大板块来组织教学。不分体裁,所有的课程都照搬这个框架,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教师成为机械操作者而不知变通,导致语文课堂逐渐变得生硬、不自然。

(四)语文教学呈“形式化”。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语文教师只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模式上没能真正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比如,教师都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交流学习,然后让学生进行展示,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对于讨论效果却缺乏引导,根本起不到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实质效果,还有的小组合作过程太过盲目,致使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三维目标是三个维度,但有些老师把课堂教学很鲜明地分为“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讲完知识后围绕社会热点或焦点问题发挥—番,就当作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多媒体为课堂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天地,它整合了课程资源,但很多老师因运用多媒体而将课件变成了板书的复制,图片代替了语言文字,录音代替了老师的朗读,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课堂中听不到老师朗读时如醉如痴的声音。

二、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教师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钻研教材、解读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教师不但要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切忌人云亦云;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感受、拓展、写作的空间,不断地追求独特和创新。

(二)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树立课程意识,在教学改革中用新的课程理念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突破原来固有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三)克服语文教学的“僵化”。首先是要加强课文教学的针对性。作为语文老师要明确教课文不是为了教课文本身,需要通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课文中注重的不仅是课文中的语文形式,还要在课文中将它所具有的写作精华学到手。因此,需要从品味模仿入手,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不断地创新与超越。其次是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校报校刊把学生的作品推荐到其他报刊网络上发表,以此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熟读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发表对文本的切身感受,让他们的生活与文本进行有机地链接,逐渐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发言习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强调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的教学过程。

(四)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中学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逐渐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采用“互动教学”不断创造不可重复性的课程资源。课程人力资源只有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课程物质资源通过社会生活、网络和影视资料等多种途径,把有效互动教学将视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利用各种机会来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发动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开发和利用有益的学习资源,使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不断将新的理念、好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做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喜悦、困惑和问题记录下来,通过反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求真,带领学生大胆地创新,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军亭,赵红霞.中学语文“导学法”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Z1).

[2]吴炳富.中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教文汇

(下半月),2006(11).

[3]张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深思[J].时代教育(教育教

学),2010(5) .

[4]曹红梅.中学语文学习近况调查与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

[5]舒艳萍.课前五分钟 展示大舞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版),2009(9) .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