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5-11-28陈晖
陈晖
【关键词】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89—01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基础差,程度不一。大部分中职学校都面临招生困难问题,所招学生学习程度大不相同,学生普遍基础很差,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学校教学设施和设备更新缓慢,配置较低,无法满足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环境的需要。目前,计算机的软、硬件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学校设备更新缓慢,配置较低,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3.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目前社会上对计算机技术人员的要求是:既掌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大多数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还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
4.教学模式落后,忽视学生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都是老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和接受这个过程, 这种“填鸭式”教学,只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主动学的结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压制、被削弱,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5.教师知识落后,能力不足。有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历本不是计算机专业,是从其它学科经过转岗培训而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专业水平不高,技能不强,不能胜任快速发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职务。
二、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发展的对策
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同一探究任务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探究,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任务。例如:教师可以为那些低水平的学生创造一个不易失败的情境,把适合的问题和机会留给他们,同时给哪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从而激起他们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更大兴趣。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 “只要在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恰当的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2.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
近年来,中职校的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一些中职学校仍面临基础能力不足与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着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缺资金、缺师资、缺设备的职业学校要提高办学质量,无疑要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因此中职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建成相配套的计算机实训室,满足教学需求。
3.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时要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根据中职学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仍面临就业的挑战。对本专业相应的岗位群进行跟踪性的社会调查,掌握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变化,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课程,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有的放矢,从而使教育发挥它最大的效能。
4.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计算机应用的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显视,以鼠标和键盘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而应用与操作这些软件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我们可以利用投影仪进行直观性教学,可以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合理应用直观性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事半功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多方面培训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每年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计算机专业培训,对教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外,教师需要及时检查自己的不足,加以完善。计算机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教师自身的素质必须得到提升,时刻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计算专职教师。
(本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职机械加工技术实训中项目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4]GHB1464)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