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源减少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2015-11-28胥启仁
胥启仁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源;原因;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23—01
一、农村小学生源减少的原因
1. 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学生随打工家长进城是农村小学生源减少的客观原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到90年代中后期,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由于农村小学生源减少,一些地方出现了大量的“袖珍”学校,有的学校已经关门,甚至有的项目学校也关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始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大部分农村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在城市居住,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有的家长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以方便孩子读书。这样一来,便造成了城市学校人满为患,乡村学校门可罗雀。尽管家长这样做了,其效果并不好,即使耽搁或放弃了农村责任田的种植,孩子也不一定学有长进,家长们为管教学生时常发愁。
2. 农村师资力量匮乏是导致农村小学关生源减少的重要原因。现在农村从教的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贡献不小,但相当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知识面窄,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他们有的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只等着退休,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缺乏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思想僵化,教学方式及方法跟不上形势,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几乎没有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加油充电的机会。如果让他们走出去,看一看、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加强他们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他们还有所作为 ;同时派师范专业的学生或支教的学生到农村学校任教,这样既壮大农村学校的教学力量,又能留住一部分学生,还能减轻家长的许多负担。
3. 农村教学资源不丰富、课程开设不齐全也是导致学生转学的原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是办学,一些固定投入却一样不能少。眼下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很少开设计算机课程;音乐教学单纯,只是教唱几只歌罢了;体育设施也微乎其微;科学课之类的课程,既没有专业教师,又没有实验室,老师们对这些课可上可不上,他们只片面抓语文、数学的教学,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久而久之,家长认为孩子在农村耽误上学,不得已也将学生转学。
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思考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为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应该加大农村小学的办学力度,应该科学合理地布局农村小学,在一些条件适宜、成熟的地区可以适当合并,而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要保留小学,从有利于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和方便孩子就近入学等原则出发,研究制定科学、适宜的调整方案和办法,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比较与科学论证,以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老百姓吃上“定心丸”,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句话在生源萎缩的情况下对我们再也不是一句口号了,而是关系到教师明天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必须加快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接受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加大教学创新力度,创出一条适合农村教育的新路子来。
1. 针对一些老教师身体欠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情况,可适当进行分工调整,给这些人安排一些后勤,宿舍管理或者指导青年教师等方面的工作,让这些人既觉得学校给予了照顾,又能觉得老有所为。
2. 继续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学习。近年来,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业务水平提升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集中攻坚,疏于长效的负面现象,这对广大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不利的,此种风气如果继续蔓延,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要在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再做文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是深入地影响到教学生活中去。
3. 创造性地搞好校本教研工作。让我们的校长扑下身子,引领全体老师搞好教研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是要转变观念,变现在的个别教师单打独斗式教研为群体性研究探讨,变注重形式的开会模式为注重实效的交流模式。其次是要重视教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必要时可以为教师创造展示交流的平台,笔者认为,让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完成两节课的教学反思,然后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校长进行学习式阅读批注的办法是可靠的,也是可行的。再次是要重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要闲置教学资源。农村许多老师,都只是在别人听课的时候,才用一下电教设备,制作一个课件,还花了大量的时间,请教了不少同志,这无形中对教学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对教师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加大对老师计算机知识的培养提高,必要时,可以进行一些教学技能比武,来促进教师对技术的掌握。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