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需要落地生根
2015-11-28杨启锋
杨启锋
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是我们向往的生态愿景。倘若生态文明教育仅仅挂在孩子的嘴上,“左耳听右耳冒”,不能入脑入心,那么孩子与大自然只会渐行渐远,教育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大都“宅”在课堂和家庭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少尊重自然的自觉意识,总是“耕了课堂的地,荒了自然的田”,致使我国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软肋”,“光打雷不下雨”,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现实情况来看,环保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向后靠”, 很多学校和教育者总是避重就轻,点到为止,仅仅向学生口耳相传一些基本的资源和环境常识,不敢触及生态文明的敏感话题。如此“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生态教育只是走走形式,做做表面文章而已,让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长远和深层次看,强化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需要打出政策从纸上落实到地上的“组合拳”,实现系统化、课程化、实践化、常态化,切实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筑牢生态安全的“千里之堤”,防范环境破坏“溃于蚁穴”。
我国至今在课程体系层面上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审核使用的全国性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给教育领域留下了盲区。反观国外,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早已实现了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欧美等国专门有资源环境等课程讲授大纲,分别对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小学中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设置了不同环境教育的课程。我国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由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组织环境学专家、学者,研究出台可全国性推广使用的权威生态文明教科书,切实填补中小学生生态教育空白,为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详实、可操作的技术规范。
在当前的环境形势下,要想让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从表面走向实质,就需要大人们冲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壁垒,把生态教育的“主战场”,从书本移师到现实生活中去。让生态文明知识真正内化成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抓住实践的“牛鼻子”,让青少年经受生活和社会的锤炼,自觉践行生态理念,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知行合一。作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和家长,必须摒弃单纯、空洞的知识灌输,注重资源和环境知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转化应用,给学生搭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平台,尤其是要让环保教育“动”起来,通过与青少年的多元互动,让学生自觉增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学校尤其要向学生大力普及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方法,有效提高他们文明生活的技能,促使他们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活动中“踏实留印,抓铁有痕”, 大力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融于心、践于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切实搅动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池春水”。
毋庸置疑,与大自然隔绝,缺少户外体验是一种“缺钙”的生态教育,易让一些学生患上“自然缺失症”,导致学生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情绪调节能力和户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脆弱、烦躁等不良性格。我们的学生如果长期远离自然,不仅仅是缺失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情调,更重要的是缺失了与自然本能亲近、尊重的天性,背离了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这正是当今生态文明教育的短板。教师和家长应多创造机会,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孩子与大自然的亲密度,让其原汁原味地探知、体验外面的世界,真切地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多彩,深刻领会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在各科教学中更要因势利导,合理有效运用具体鲜活的数字和真实可靠的案例,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比如,在节约用水方面,积极推广和普及节水用具和方法,让节约集约用水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还可探索在不影响和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公正、适当、合理地对学生用水给予收费,运用经济杠杆驱动学生节约用水,让水资源不再成为“免费的午餐”,促进学生“惜水如金”。
生态文明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甩开膀子,才能迈开步子”。着眼美丽中国的美好憧憬,顺应保护环境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号召、尊重自然的选择,让生态文明理念避虚就实、落地生根,成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亩方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营造一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