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下一粒种子静待一片花开

2015-11-28张卫青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切入点口语交际能力

张卫青

【摘要】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本文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两点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口语交际的切入点。

【关键词】互动情景;切入点;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要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就必须承担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把口语交际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下面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初步探讨。

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具体的交际情境是低年级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学生多向互动的源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模拟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说话兴趣,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形成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一)语言积累,模仿“说”

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些因素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语言,认真地记课文语言,以此来规范儿童的语言,扩大他们的语言积累。”学生在长期读记规范化的课文语言时,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吸取其中“养分”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语言积累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能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模仿后,进行交流,从而达到生生互动。

(二)借助插图,想象“说”

苏教版课本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语言训练相得益彰。图文的协调配置,还具有引起想象,启发思维的作用。低年级儿童喜爱那些生动活泼的画面,在脑海中展开想象,乐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巧设问题,表演“说”

低年级学生最乐意扮演角色,又最容易沉浸在角色中。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在学习《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初步感受。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自由表演、自由评说。学生在情境采访中互换角色,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为交际对象,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过程中锻炼,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口语交际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口语交际训练溶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说善说,要善于抓住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利用文章空白,启发思维

“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召唤读者再创造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作品和作者的桥梁。语文课上,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例如《奶奶的白发》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处“空白”:我低下头,没有吭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启发思维。课文中的“我”,为什么低头,没有说话?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想好后,同桌互相交流,也可以表演当时的情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空白激起学生丰富想象和说的欲望。我想: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多给学生一些问号,一些空白,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答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展翅飞翔,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续编故事,激发想象

故事是低年级儿童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低年级教材中编者安排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有些语文的结尾虽尽而意未了,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三)利用多种形式,复述课文

复述是低年级儿童积累语言和规范语言表达的最好训练方式。由于低年级儿童年龄小,很难把握复述和背诵的区别。因此,在复述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并展开想象。长期训练不仅能较好把话说得有条理、清楚明白,还会因为孩子们的复述富有个性色彩,其他学生也乐于听,就会形成听说互动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讨论,交流意见

在教学中,教者要针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存在的疑难,选择突破口,切中要点,精心设计一些有一定争论意义的问题,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如在教学《穿山甲问路》一文时,可设计有一定疑难却又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突破口问题:听了小溪的话,小穿山甲到底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联系自己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怎样从自己的脚下找到要走的路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向同伴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就小组讨论交流。这样,不仅能讨论出小穿山甲到底明白了什么,还能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想象,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我相信只要教者在阅读教学中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抓住口语交际的切入点,悄然播下一粒交际的种子,一定会等到满园花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魏南江.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及策略[J].江苏教育,2002(4).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切入点口语交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