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的高效语文课堂

2015-11-28安猛强

课外语文·下 2015年9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情境高中语文

安猛强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创设,是新时期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文从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要素构成谈起,随后就创设有效情境的高效语文课堂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教学情境;高中语文;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就是遵循学生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下面笔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以期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提升。供参考。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

1.创设情境要有目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并探索学生在此情境下是否能够“爆发”学习兴趣和激情、是否会产生逆反心理等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想好对策;在确保创设的情境是可行的、必需的后,方能够拿到课堂实施。

2.创设情境要围绕学生进行。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在构建情境教学时,教师要把能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作为建构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使学生在所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感觉到“新奇——参入——产生兴趣”的经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去主动探究课堂教学任务。

3.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流露情感。在实施课堂教学设置情境过程中,教师要提前预测到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流露,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情境设置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因为此时的学生会处于亢奋状态,会融于设置的情境,不自觉地就能够进行心灵的交流,感悟教学内容,从中有所收获。

4.创设情境是为了整堂课教学的有效性。设置情境不是为了“博得”学生的哈哈一笑,而在整堂课中让学生情绪饱满,始终围着教师的思绪在学习探究,好的情境设置具有延续性。

二、创设有效情境的高效语文课堂

1.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散步》一文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先谈一下对散步的认识?怎样去散的步?散步时都在想些什么?这是结合生活的情境,能引发学生对教材作品的感悟和深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走入语文学习的美好境界,把教材文章所写的生活拉到学生生活遐思里,这样会让学生感情融入教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观刈麦》时,笔者先是向学生介绍了白居易写此诗的背景:当时作者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接着话锋一转对文章中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进行了问题情境创设:为什么“脚踏热土、背受太阳炙烤”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还“不知热”?并且还希望“夏日长”呢?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天气劳作的话会是怎样的情景?这一问题情境的设置,立刻引发学生的“销声匿迹”,接着便是学生的窃窃私语,随后才是学生的各抒己见,互动交流进入高潮,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逐渐达成共识:农民们心甘情愿受酷暑煎熬是为了能够抓住晴好天气去收获粮食,避免出现因天气原因再遭受到损失。能够理解到这一步,对今天90后的学生来说绝对是个震撼,他们在今天是绝对见不到这样的场面的,所以学生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的不满。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但让学生的内心得到“冲击”,而且对诗文的理解也是一个推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认真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和看法的习惯。

3.语言情境设置“膨胀”学生想象空间。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对鲁迅观看“外国人枪毙中国人”这一段落,用悲愤的语言和强有力的肢体语言给学生朗读,并把自己内心非常沉痛、悲愤的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深深地体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这样语言情境的创设能够促进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多媒体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多媒体再现特定的画面,并配上特定的音乐是能够渲染情境、激发情感的。所以在教学《伟大的悲剧》这节课前,笔者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神十”宇航员的生活画面,背景播的歌曲是成龙等众星演唱的《真心英雄》。安排就绪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此时的课堂在多媒体画面和特定音乐的相互作用下,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各抒己见,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随后进入正式教学,有了前面多媒体铺垫,这节课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收获颇丰。

5.角色情境设置激活学生参与意识。在备课设计《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笔者突发奇想,认为这篇文章适合运用角色情境,如果让学生参与进来,肯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很高的。于是在正式教学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上课,而是让学生选演员,扮演文章中的相关角色,在一阵喧嚣交流后,扮演菲利普夫妇、“我”和于勒叔叔的学生演员敲定,然后笔者把学生进行了分组,在充分“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个性”后分别给四个角色编演课本剧,让四个角色进行表演,没想到的是学生写的台词、演员把握角色的“度”都做的有板有眼,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这节课既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又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点”(学习载体),同时又能让学生身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参入探究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文章,结合学生的学识水平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搞活语文课堂,从而构建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情境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