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与路径选择——以宿州逸夫师范学校为例
2015-11-28李建礼程静静
李建礼 程静静
(1.黄石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2.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安徽 宿州 234000)
青年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时代性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青年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重要讲话。2015年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在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本文以宿州逸夫师范学校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师范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情况展开调研。此次调研向在校生共发放问卷536 份,收回有效问卷510 份。笔者拟通过此种实证研究,以期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提供借鉴。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改革难度、发展力度和开放广度前所未有,国内外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相互交融碰撞,国际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影视作品等媒介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学校思想文化领域和广大青少年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面对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加强对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扩大主流价值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构建青年精神家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变革,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加接近实现梦想。与此同时,人们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更为强烈。然而一些思想领域的冲突、道德滑坡的危机和价值迷失的焦虑也随之而来,比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主义,“当官不发财请我来都不来”的价值扭曲,“老人跌倒需不需要扶”的道德拷问,凸显出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共识引领。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构建全体国民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迫切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前,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及民主思潮影响、历史虚无主义及功利主义等现象,进一步反映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性。
二、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宿州逸夫师范学校进一步创新培养机制和模式,通过思想政治铸魂、校园文化聚气、价值引领强基、实践活动固本,从师生关注点入手,消除教育的空白点,解决学生的困惑点,找准理论实践的结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做到了“四个注重”。
1、注重课程融合。根据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发挥思想教育引导作用,以提供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培养为载体,以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为重点,将思想教育与专业素质培育、品德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之中。
2、注重文化融入。结合助力“中国梦”、“宿州梦”主题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广场、网络平台建设,丰富校园班级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活动和诚信文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打造“美丽校园”、“和谐校园”和“平安校园”,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彰显特色和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
3、注重实践结合。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和“阳光志愿社”以及技能比赛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以读养德”、“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行育德”的育人目标。组织社会公益进基层活动、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4、注重管理融结。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到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环节,与主题班会、职业发展、评优表彰、学业培养结合起来,以教职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营造爱岗敬业、乐于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困境分析
调查显示,当前该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依然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一些教师存在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简单机械地进行理论传播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等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得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枯燥乏味,导致一些学生一到思想政治课就看英语或专业课书籍,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本次调查中,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针对性”的学生有139 人,占比27.25%(见图一)。
图一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调查
2、教育形式缺乏吸引力。一些教育者习惯于理论的说教、填鸭式灌输,既未能顾及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又不主动适应现代信息技术传播方式变化以及海量信息冲洗和思想文化交融带来的负面冲击,致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失去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对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总体状况,其中有158 人选择“满意”,176 人选择“比较满意”,168 人选择“一般”,8 人选择“不满意”(见图二)。
图二 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
3、教育主体参与性不够。一些教师认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课”教师的责任,理应交给辅导员管,与自己无关,更未能意识到言传身教、实践育人的重大作用,从而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和培育路径的狭窄化,无法形成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调查中,受访对象表示,自身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114 人,“比较主动参与”的有289 人,“被动参与”的有81 人,“完全没有参与”的有26 人(见图三)。
图三 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调查
4、教育保障机制相对缺乏。存在教育保障机制相对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重技能提升,轻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来看,学校主要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多数学制为三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两年多,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以传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往往难以落到实处。二是重专业技术队伍建设,轻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与其它高校相比,宿州逸夫师范学校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建,专业思政教育人才匮乏,辅导员多为兼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意识不强,教学效果不够明显。三是重具体工作,轻系统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是项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单一依靠某个部门或者某项工作难以从根本上推进。
三、师范学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师范学校履行着提升技能和修行品德的双重职能,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光荣任务。为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教育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践模式,增强实效性和渗透力。
(一)发挥课堂教育的促进作用
要根据中办和教育部《关于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切实提高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二)注重管理融入的转化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从严治校的实践中,落实到依法治校、从严管理、提升质效和文明服务的各个方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制度、学生守则等日常管理规范中,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和行动准则。积极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为创建美丽校园、和谐集体、幸福个人的过程中提升思想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三)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党庆、团庆和国庆等重大节庆,中秋、端午、新春等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节、校园篮球足球比赛、健身操大赛、唱响校园、书画比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充分发挥校园的文化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作品、文艺创作、手工创作中,让学生在美丽校园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四)发挥先进模范引领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支持。要充分运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文化广场、校园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媒体,生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公益服务积分制度,对于累计积分达到一定分值的优秀者,在评选优秀毕业生、就业推荐、考核考评中进行优先考虑。
(五)推动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
广泛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实践平台,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文明使者、阳光志愿服务社、勤工俭学、结对互助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日常规范做起,从细小事情抓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六)发挥责任机制的固化作用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协同抓,全校教职工共同抓的工作责任体系。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强力推进。建立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实行综合评价考核,探索青年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述职述评和档案制度,综合运用考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