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精彩有约
2015-11-28周兴全
周兴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小学英语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课堂高效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案例与分析
这是一节6A Unit 2 Bens birthday C部分的一节口语训练课,教学目标是掌握日期的表达方法以及会用Whens...?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进行问答和交流。在操练完书中提供的示范以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让学生与同桌用课本所学的句型开展问答活动,相互询问对方的生日和喜欢的礼物,以操练本课的重难点——日期的表达。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学习英语。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此环节来进行巩固是合理的。
开始的时候,学生按照我的预设纷纷与同桌和前后桌的伙伴交流起来。看到学生积极认真地交流,我认为我的设计非常成功。正在我得意于我的设计时,忽然我发现第四组有四个同学在一起用笔闹着玩,顿时,还沉浸在自己得意设计的喜悦心情,一下子被这个不和谐的发现给打破了。感觉自己一定要去调查清楚。
我压住心中的怒火,来到这四个学生中间,直接问道:“其他同学都在用这些句型进行操练,你们几个为什么在玩?是不是练好了啊?”我以为经过我这样一问,他们会立刻用句型开始操练。但是,没想到的是他们轻声地跟我说:“我们都知道我们彼此的生日了。”听到这句话我更生气了,明明是课堂偷懒想玩,还为自己找借口。我为了不影响周围学生的交流,就压住声音质问道:“就算知道生日,你们知道你们同桌想要的礼物吗?”我满以为我的这一问题一定能让他们开始交流的,但是我的话音刚落,大胆的Jim说:“老师,您不知道,我们平时几个好朋友都开生日聚会的,我们都知道彼此的生日和想要的礼物。我们都同班好几年了,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的生日和爱好我们都很清楚。”这时听到我们对话的周围的学生也渐渐停止了交流,并且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大部分学生还表示,之所以在交流是因为老师要求的,为的是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事实上,他们不用问都已经知道答案了。
局面一下子让我措手不及,我心里开始反思: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下面该怎样继续上下去呢?学生交流并不存在信息沟,这种交流让他们感到没有意义,但是这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又不能不掌握。学生的无话可说源于我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的漠视,如果我继续我的这个教学设计,显而易见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增加学生课堂做小动作的几率。这样不但不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也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此时,我故作镇定,头脑里快速地思索着一个又一个方案。忽然看到了教室墙壁上贴了一张学校三八妇女节关于感恩母爱的一个活动通知,我灵机一动,何不将问学生的生日改成问父母的呢。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品德教育。于是,我及时将教学设计进行了如下调整:
T:Do you love your mother and your father?
S:Yes.
T:Do you know your mother and your fathers birthday?
S:Yes.
T:If your mother or your fathers birthday is coming,do you want to give present to them?
S:Yes.
T:Ok,lets think,what present do you want to give them ? You can ask tell your deskmate .
学生立刻开始与同桌展开了交流,教室里一下热闹了起来。虽然也有少量学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都表示在回家后要问问父母生日。这节课在临时改变教学设计之后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在最后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有的同学甚至问到了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I hope mum want to get more beautifully! My father works very hard,hes very tired,He need have a rest .”...
反思
课堂并非会按照教师的设计原封不动地走下去,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储备的不同,让我们的课堂会随时面临新的突发情况。今天学生的质疑是我没有想到的,而正是这个意外唤醒了我的教育机智。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给了我许多的启发:
1.正确解读教材和学生,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但同时这种预设应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在课堂上如果我能多给学生一些发挥的空间,上课时学生也就不会面临无话可说的处境。所以,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设计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本,而要延伸到课外和学生熟知的活动中去,做到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句型知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模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照本宣科是不行的,还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2.尊重学生,促进生成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其本质在于“引导”,没有否定“教”,而是对“教”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即要尊重他们对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尊重他们的认知特征、心理特征等。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捕捉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因势利导。其实孩子是活的生灵,他们想说、好动,要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空间,尊重他们的感知、想象,让他们畅所欲言,再加上教师睿智的“引领”,就会生成精彩的一刻。试想,如果本节课我对学生提出的想法不屑一顾或是简单处理,那么这节课也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了。
动态生成的过程看似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只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善于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我们的课堂便会充满生命的灵动,课堂教学才会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