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外交的“新思维”与国家形象重塑

2015-11-28齐勤勤

经济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国家形象新思维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频频出访,我国的外交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从“中国版文明观”的提出,到新“义利观”的诠释,从处理周边关系“亲、诚、惠、容”的基本方针,到“中国梦”推动“世界梦”的战略思维,无疑都在重新雕琢我国对外交流的新形象。文章通过阐释我国当前外交战略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入分析其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的文化外交战略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文化外交 国家形象 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37-02

文化外交,顾名思义是指以文化为手段的外交,也指以文化为目标或内容的外交。严格地来定义,文化外交即是以文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内容所展开的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一种外交活动。①我国的文化外交源远流长,从汉代的张骞西行,到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再到2004年在韩国首尔设立第一所孔子学院,都无不弥漫着文化交融的气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家形象,我国先后推出了“中国梦”、新义利观、发展周边关系的“亲、诚、惠、容”方针和对待非洲朋友的“真、实、亲、诚”理念等新思路、新策略,着力塑造一个和平崛起、诚信包容、中和友善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一、“新思维”:文化外交的新起点

(一)命运共同体:从“中国梦”到“世界梦”

中国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梦,也是体现时代特征和世界属性的梦,它蕴藏着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也折射着全世界人民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②从二者的关系上看,一方面,中国梦和美国梦、非洲梦等其他梦一样是世界梦的一个“子集”,所有的“子集”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才能汇集成一个平等、共荣、和谐的世界梦;另一方面,世界梦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充分条件,只有在一个稳定、和平、发展的环境下中国梦才能茁壮成长,所以说二者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从外交性质上看,中国梦和世界梦都应属于文化外交或是思想外交的范畴,是一种通过文化载体、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或是一国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来获得其他国家青睐与认同的外交方式。一直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对于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核心价值观和提升文化软实力都十分重视。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③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中国梦应该在中国未来的外交活动中成为高频词,并作为世界梦一个最有力的脚注一起被强调和引用,在交融相合中共同诠释终至必然的“命运共同体”。

(二)“和”文化中的亲和力

“和为贵”的外交精神在中国可谓影响深远。比如,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就是把“和”作为治理国家、礼仪制度及处理大小事的价值标准,孔子的为政应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的“和而生生”思想都是如此。建国以来,从周恩来总理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发展周边关系的“亲、诚、惠、容”方针,再到加强与非洲合作的“真、实、亲、诚”理念,也都无一例外地展现着“和”文化的巨大魅力。中国的对外政策历来都秉持和平共处的原则:在对待周边关系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以睦邻、安邻、富邻为基本目标;在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上坚持邦交以亲、援助以实、合作以诚;在与其他国家关系上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和平大使的良好形象,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的赞誉和认同。

(三)“义利”之辨的新结论

中国“义利”之辨的主流思想源于孟子的“舍生取义”之说,他提倡义利对立,并把“取义”为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此后,在文化传承中这种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并通过不断的政治强化逐渐形成了民族的思维定势,融入了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倡导的是道义的力量而非军事力量,看重王道而非霸道,强调以德服人和以德报怨。”因循“取义”思想的掌故,中国文化外交的理念也一直以重义少利为原则,以着重树立正面的国际形象为基本追求,致使我国文化外交的经济效益远不及其他大国。鉴于此,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对“义利观”重新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对发展中国家交往中应义利并举、义重于利,在利益上要有予有取,有时要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④,但同时也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⑤可见,外交中“义利”度量不是无原则的“舍”与“给”,而是站在和平交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立场上结交情谊、弘扬道义。

二、和平崛起:文化外交中的形象设计

(一)国强必霸:一个伪命题的解读

中国自古就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政治理想,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家自律。时至今日,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向世界重申“中华民族血液中没有侵略、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称霸,有悖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它与“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新殖民论”一样,都是西方政客别有用心的肆意渲染,是可以被证伪的一个命题。翻开世界历史,西方国家对外殖民的野蛮暴行和强权压迫充斥了整个工业时代,其为争夺经济贸易利益和政治霸权的战争遗迹至今陈列在博物馆的展览架上,撒放着炫耀的“光芒”,历数曾经的“辉煌”。反观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饱受战争的摧残和强权的压迫,它渴望和平发展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因此,平等、互信、包容、共赢等成为了当前中国文化外交的主要关键词。

(二)诚信包容:以和为贵的信任纽带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规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国家以及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⑥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指导中国外交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就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和”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其主张以和平作为各国相处的方式和目的,蕴含了‘贵和’的思想”。⑦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各国要承认彼此的差异与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尊重这种不同,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谋求最终“共处、互利”和谐发展的国际环境,这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核心主题。“和”非否定个性,和平共处也不是要消灭异己,而是呼吁世界各国在外交活动中都要秉持诚信包容的态度,实现“和而不同”。中国外交史上不乏以诚信求和平、以包容图发展的例子,在万隆会议上,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理念,力排众议,以斗争求团结,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完成,就是有力的佐证。当前,中国国家领导人带着复兴民族的“中国梦”正在走向世界,力图以诚信、包容、中和的文化魅力连接交流纽带,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文明和谐:交流互鉴激发的正能量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文明将成为区分敌我的主要因素,世界的冲突主要将发生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⑧在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国与国的之间的文明较量和“软实力”博弈也愈演愈烈,曾经的“缓冲带”逐渐成为了争端与冲突的导火索,而近年来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战争交锋更让“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在这种情势下,习近平主席在造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首次推出了“中国版文明观”的概念。他指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他还进一步强调:“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为实现平等、合作、共赢、和谐的“世界梦”所作的不懈努力,也为未来文明交流互鉴带来了强大的正能量。

三、结论

当前,文化外交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以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受众广泛、交流便捷等特点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调整文化外交战略,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思路,给全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尤其是在国际社会新一轮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上,更显得意义非凡。新的步伐已经开迈,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文化外交活动中中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李智.试论文化外交[J].外交学院学报,2003(1)

②杨洁勉.中国梦与中国外交.文汇报,2013.6

③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2)

④马振岗.习近平主席外交战略新特点.人民论坛,2014(2)

⑤马振岗.习近平主席外交战略新特点.人民论坛,2014(2)

⑥肖晞,牛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⑦肖晞,牛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对中国外交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齐勤勤(1986—),女,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国家形象新思维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光的反射教学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