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区域医疗中心发展模式探索

2015-11-28乔丽君宋培林刘晓红

经济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新常态

乔丽君 宋培林 刘晓红

摘 要:随着国家改革的持续深化,医疗行业也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增速减缓,医保、农合资金控方加强,基本医疗药物制度和低价药物政策的实行,医疗市场同质化的激烈角逐,医疗终端化服务的无差异性竞争,都给医疗传统发展之路施于巨大压力。医院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着眼愿景规划,积极调整战略模式,才能促进自身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 区域医疗中心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59-02

2013年底以来,国家提出在医改中,在政府发挥重要主导作用前提下,市场仍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对医疗行业放权让利,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健康服务业发展、放宽社会资本办医院限制等政策。笔者所在的十堰市太和医院,作为地市级医院的龙头医院,一直倡导率先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办院理念,在医改新常态下,以国家政策为契机,以市场导向所引领,积极探索医院发展新模式,以夯实本部主流医疗产业为基础,大胆尝试集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该院为例,总结三类发展模式:纵向托管型、横向兼并型、拓展创新型。

一、纵向托管型

医疗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市内几家大中型三甲综合医院的同城同级竞争日趋激烈。医疗服务同质化、医疗技术同质化、甚至连发展战略和品牌传播路线都同质化,这并不利于大中型综合医院自身长远发展。同城医疗市场占有份额空间有限,双向转诊渠道不畅,医疗技术力量过剩,医疗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浪费,医疗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县级二级医院也正遭遇着发展时期的瓶颈,受区域性各种条件限制,硬件、技术以及人才引进极为不易,本土医疗市场所占份额持续减少等,都是二级医院所面临的诸多困局。第三方面,地方政府适时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唯有把握时机,充分借助上级医院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帮助二级医院增强自身生存发展能力,走出发展困境。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十堰市太和医院先后受郧县人民政府和神农架人民政府的委托,签署了对郧县人民医院和神农架人民医院的全面托管协议。此托管模式保持了托管县级医院公益性质与基本功能定位不变、独立法人地位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权属关系不变,职工身份不变、县政府的投入及相关支持政策不变。通过委派管理团队、科学重建制度、优质资源共享、开辟双向转诊通道、实施互惠互利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果。对三甲医院来说,医院的品牌特色彰显,众口皆碑,深入人心;过剩医疗技术劳动力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技术人才辈出,管理人才挖掘;资源配置得以整合优化,资本化运作实现价值最大化。对于受托县级医院而言,主要业务指标增速明显,门诊诊疗量同比翻一番;出院量同比均增长22%;手术量同比均增长50%;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3%以上,医院的发展潜力得以激活。从患者的角度来看,从二级医院的医疗物价标准享受到三级医院的诊疗服务,家门口都能享受到名医坐诊,手术病人也不用出县就能进行治疗,无一不给他们带来就医福音,真正满足了患者需求,满意度不断攀升。

二、横向兼并型

十堰辖区内武当山中外闻名,为十堰的名片之一。政府为推进武当山旅游发展,决意大力改善武当山特区医疗环境,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和广大游客。太和医院作为十堰的另一张名片,抢抓时机,强强联合,于2013年8月正式兼并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兼并后其公益性质、基本功能定位、当地政府财政投入渠道及相关支持政策不变,同时保留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的名称,实行一个医院两块牌子,按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执行二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太和医院在品牌、技术、服务、人才和管理五大方面提升武当山分院综合实力,提供三级医院的技术与服务。

兼并后该院实行独立运行,接受总院的定期审计和监督,人事权集中管理,财权进行授权管理,物资管理遵循招投标政策并报总院备案,内部管理制度、各种流程改造和设计等都应与总院匹配。实行委派院长负责制,在授权范围内管理医院,大事项提交总院办公会进行讨论决策,定期对分院实行审计监督和财务检查。其独立运行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从三个层次入手,第一层以医院总体为视角,配合医院的战略选择,从品牌效应的延伸入手,以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为重点;第二层以科室为视角,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以建立统一、稳定的一线科室为基础;第三层以医疗项目为视角,利用资源、成本、质量、数量、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以降低医疗成本为核心,推动了武当山医院走上质量效益发展之路,也为全球游客和周边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健康保障。至此,“县域医院搭上三甲列车”,通过整合医疗资源,满足市场需求,太和医院的综合实力得以扩展,影响力增强,达到品牌、效益的最大化。

三、拓展创新型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医疗行业作为惠及民生的基础产业之一,也不例外。传统的主流医疗服务模式也悄然发生转变。唯有洞察大势,先知先觉,抢占先机,才能把握发展的要塞。医院要做到永续发展,必须走拓展创新之路,从品牌、技术、服务、人才、管理等方面推动医院全面升级。

(一)促进医疗服务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全面健康管理的转变。

1.建立养生养老医院。“银色浪潮”的到来,对老年健康管理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国家鼓励多措并举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特别是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医院利用此契机,在武当山脚下新建了太极湖养生医院,其将引进五星级的管理理念,通过与优势伙伴合作,以膳食养生、道家修身养性、现代美容养生和亚健康保健养生等为核心项目,开辟养生医院新天地。成立了十堰首家医养结合的和众养老会所,提供集“医、食、住、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照护服务,致力于提供高端品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真诚服务于有需要的老人和家庭。

2.建立母婴照护会所。引进我国台湾成熟的母婴照护模式,实行从孕妈妈到新生小天使的月子看护。通过市场调研,理念融入,科学选址,人文设计,专业人才引进,照护人员执业培训等系列准备,已率先在本区域内建立开展,解决了广大母婴月子照护的难题,受誉广泛。

3.建立康复医院。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疾病谱的变化,也使得人们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12年国家鼓励提高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服务能力以来,太和医院就审时度势,精心酝酿,认真筹备,经过3年的努力,在已有30年多的的康复专科基础上,于2015年5月正式建立启用了规模庞大、环境优美、特色分明、设备精良的康复院区。至此,湖北省内首家由三级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三级康复体系初步建成,康复理念和康复服务将辐射更广的区域和人群。

(二)促进基础医疗产业向国际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转变。

1.人才培养国际化。每年每个科室都要安排一名员工赴国外学习,通过举办英语沙龙等形式提升员工的英语水平。与国际接轨,积极培训健康管理师、母婴照看护士、养老护理员、按摩师等新型紧缺技术人才。

2.医疗服务国际化。医疗产业逐步将技术、服务等方面向国际化企业的标准看齐,将粗放型服务模式向精细化服务模式转型。采取多样化服务手段,建立科学、具有特色的服务体系。

3.经营理念国际化。由医疗服务主流业务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重在探索公司化运作的管理机制,成立医疗联合集团,建立“一院两制”的办院模式。成立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范运营,通过公司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帮助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进一步提高。

在新常态下,医疗领域只有依靠新政,不断创新转型,在红海竞争的现状中突围,实行蓝海战略,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局限和束缚,着眼于无人竞争的新领域,开拓新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医院自身的价值飞跃。

参考文献:

[1] 乔丽君,姜新毛,沈娟.基于精准管理下的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经济师,2012(6)

[2] 乔丽君,闫玉华,张义梅.浅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及完善.经济师,2012(3)

(作者单位: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新常态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