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育人工作的思考
2015-11-28吴庆禹王金麟李梦阳张起志
吴庆禹 王金麟 李梦阳 张起志
摘 要:国家历来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当前,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全面铺开,面对新情况研究生还没有适应新的政策变化,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据此,高校应及时调整工作任务和思路,从助学贷款、奖助政策、“三助一辅”、勤工助学、临时困补等方面构建新的帮扶育人工作体系。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 研究生 帮扶育人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21-02
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展开,新时期研究生所面临的经济生活状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概念也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何帮助这些研究生摆脱经济困扰,度过窘境难关,顺利完成学业,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育人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重新定位与现状
在全面实行收费制度之前,除了一小部分计划外自筹经费的研究生之外,其余的大部分研究生不涉及学费的问题,在学校对于他们最大的经济支出就是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住宿费的标准每年一般也就在千元左右,日常生活费的来源主要靠每月的国家普通奖学金和家庭少量的经济补贴。对于这样的经济支出绝大多数研究生还是可以承受的,这些研究生再通过“三助”等工作来缓解平常的较大支出,如添置学习工具、会友恋爱旅游等。只有极少数的研究生(一般是个别自筹经费的研究生)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数额较大的住宿费支出,他们也就被学校定位为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
随着研究生学费收费制度的全面展开,研究生的经济支出陡然增加,由原来的千元左右陡增到万元左右,对于没有进入社会工作没有薪酬的研究生来讲,确实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尤其是经过4~5年的大学本科阶段,一般研究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对教育的投入已经接近极限,突如其来的巨额支出给研究生带来很大的难题,从而一些研究生就走进了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行列,成为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
这些研究生大多通过贷款、借款等渠道克服遇到的困难。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2014年是教育改革收费的第一年,研究生贷款数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在此之前,研究生三个年级一共有贷款人数才5人。而在2014年一下就达到了143人,其中生源地贷款88人,校园地贷款55人。由于教育收费的连续性,预计未来几年,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数量还会不断增加,高校要重新审视和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二、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致困”因素与学业影响
诚然,导致研究生“致困”的原因是包括学费支出在内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研究生承受着这种经济压力对顺利完成学业也带来诸多影响。
1.“致困”因素。(1)学费与住宿费:每年两项资金总和平均基本达到万元,它是研究生“致困”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给研究生带来经济压力的最直接困难。(2)日常基本生活费:包括基本伙食费、购置学习工具、衣着、交通、通讯等其他必须支出,这些费用维系着研究生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活动,是无法克服的必需开销。因每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而不同,平均每人每年在万元以上,有的甚至更多。(3)社会交往费:包括上网、会友、恋爱、旅游等发展人际关系拓宽人脉所需开支。这些开支是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效投资,也是满足研究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留用创业费:一些研究生通过贷款交纳学费与住宿费,留用下预支的资金作为家庭亟需的生产投资资金,来缓解家庭经济的紧张状况。也有一些研究生把这笔资金留作自用,进行小型创业资金,如做小笔生意、股票投资等。
2.学业影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无论怎样都始终无法回避资金困境的事实,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正确对待这样的困难,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无形中在学业完成上产生分心。而一小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来交纳学费,研究生还要继续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学费问题,在较高的资金债务面前,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总是在思考将来如何偿还,心理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导致心情压抑、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甚至对任何人或事都失去了兴趣,更严重的造成心理疾病。
三、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
随着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高校要及时转变固有观念,它不再是个案问题,而是一类群体所共有的问题,必须调整工作任务和工作思路,构建科学的帮扶育人体系。
1.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力度。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助学贷款两种形式。对于研究生来讲,他们更喜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种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便于跟踪和管理,并能够减少研究生投入申贷精力。国家应加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形成以“生源地贷款为主渠道,高校贷款为补充”的助学贷款运作模式,同时尽量缩减高校助学贷款的申贷手续。
2.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在研究生全面实行收费制度的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奖助力度。原有国家普通奖学金更名为国家助学金,硕士生在资助金额上翻了一番。又设立了金额相对很高的国奖奖学金和国家学业奖学金,大大加强了研究生的奖助力度。高校依照国家政策,纷纷增加研究生奖助投入,成立研究生学校助学金、学校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各种形式的奖助项目。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积极向学校捐助设立社会奖学金,来资助或奖励研究生。形成了国家、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大大改善了在读研究生的经济状况。但在制定研究生各种奖助政策时,一般都是从整体层面设计,大多没有提及或只是粗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政策内容,建议将此项内容进行单列或作具体说明,更能凸显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帮扶和关怀。
3.加强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简称“三助一辅”)岗位的管理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三助一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是最重要的助困渠道。“三助一辅”岗位基本都设在学校,他们不用走出校门就能找到助学岗位工作,不需再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来讲,这是最好的改善个人经济环境的方式。通过“三助一辅”,让他们体会到通过辛勤劳动换取应得的薪酬,比无偿接受给予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无论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种极高的鞭策和鼓励。高校针对他们应不断加大“三助一辅”岗位的设置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4.创造研究生勤工助学环境。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大多数研究生不再过多依赖家长,他们思想日臻成熟,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更能认清自己的处境。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社会兼职工作,如家教、快递员、导游、大型超市服务员等,他们不怕吃苦,踏实肯干,在各行业都能赢得良好的口碑。有的研究生甚至通过组建创业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争取创办资金,筹办微型企业,在创业道路上开辟出一块新天地。但由于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一直在学校专注学习,与社会交往不多,高校应积极与政府、企事业等单位联系,为他们搭建勤工助学平台,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机会。
5.用好研究生临时困难补助。当研究生发生重大疾病或家庭发生重大经济事故(如地震、自然灾害等)时,研究生承受着比平时更大的精神压力,亟需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怀。临时困难补助正是作为组织针对这类研究生的关爱资金,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给他们送去温暖,不求锦上添花,愿为雪中送炭。一般临时困难补助经费不会很多,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好这笔资金,是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
6.健全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工作机制。高校应成立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来负责此项工作,积极出台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认定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档案,为他们积极办理“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和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跟踪了解他们的生活经济状况,听取他们的心声和反映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要积极树立他们当中的典型人物,通过榜样作用,带动其他研究生树立身穷志坚、敢于挑战的奋斗精神。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帮扶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工作规律,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要把帮扶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物质上帮困,精神上引导,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农林院校研究生奖助育人工作机制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
[2] 李欣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构建的路径初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
[3] 张锡钦.新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帮扶实效性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
[4] 张锡钦.论榜样激励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效果[J].药学教育,2011(4)
[5] 余西亚,朱海燕,姚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因及帮扶新思路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作者简介:吴庆禹,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王金麟,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就业办公室主任,讲师;李梦阳,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张起志,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辅导员,助教。)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