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拓展服务贸易与扩大服务内需
2015-11-28董子鱼晓生
董子鱼 晓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服务贸易持续攀升,但由于起步较晚,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服务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等问题。扩大服务内需是改变服务贸易现状的根本。扩大服务内需,能为服务贸易夯实产业基础,提供技术支撑,培养人才队伍。文章简述了服务业的有关概念,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服务内需,拓展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 服务贸易 服务内需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87-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服务业发展迅猛。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服务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服务贸易市场,说明我国服务业已具备了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能力。但由于我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规模不够大,技术含量比较低,服务质量不够好,成本比较高,竞争力不够强,所以服务贸易效益比较差,多个领域存在服务贸易逆差。如何拓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水平,增强贸易服务竞争力,已成为服务企业及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一、服务业概述
(一)服务业的界定
产业经济学把服务业称为第三产业。我国把第三产业分为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由此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基本上是一种服务性产业。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业,而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把服务业划分为以下四类:即为市场消费者直接提供服务的消费者私人服务业,为生产者的生产直接提供中介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为消费者和生产者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的分销服务业以及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业也发展到了现代服务业的新阶段,出现了高端服务业。
高端服务业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以提供技术性、知识性和公共性服务为主的,处于服务业高端部分的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它既存在于消费者服务业,也存在于生产者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高聚集性、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产品品质优势、产品差异性大、投入产出效率高、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高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增加就业和税收,刺激经济增长;集中生产要素,促进结构升级;拉动消费,活跃市场;技术外溢,促进技术创新;创新体制机制,活化经济运行;凝聚软实力,提高地区知名度等作用。
高端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高端部分,包括现代服务业的高端部分和传统服务业的高端部分。从服务对象上讲,则包括生产者服务市场高端领域和消费者服务市场高端领域。具体地讲,高端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领域:现代金融业、现代房地产业、现代中介服务业、现代信息服务业、现代文化产业、现代旅游业、现代服务外包等国际业务。另外,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等领域也属于高端服务业。
(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服务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双重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
2.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扩大就业,保证社会安定;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现代服务业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方式更加多样,服务门类加速延展,在经济发展中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服务业的发展对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早在20世纪一些发达国家其服务业增加值占其GDP比重已超过60%,2013年大部分国家则超过70%。这些实践充分说明,服务业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综合实力提升,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1.我国服务业在最近30年中发展迅猛,特别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国策倡导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相比,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199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有32%,约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其后该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到2013年也只占46%,但仍低于工业占比。从世界范畴来看,服务业在GDP占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一般为56%,发达国家为70%以上。
2.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传统农业国家,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但服务业的发展仍长期滞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其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还不够理想,没有实现“投资少,产出高,见效快”的初衷。在高端服务业领域滞后,技术研发的市场化程度底,中介咨询服务业集约化程度低,职业教育为制造业输送人才的能力较弱,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集团化程度低、规模小,对服务业整体发展的拉动力不够。
3.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服务业转移。但我国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还比较低。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也高于我国。
4.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国际上的一些服务型跨国公司具有雄厚的财力、先进的技术与服务管理水平、完备的营销网络以及深厚的服务理念。相比之下,我国服务企业无论是在组织规模上还是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从我国企业尚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的餐饮、商业零售等部门来看也渐渐失去竞争优势,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我们的差距更大。
二、我国国际贸易服务现状
(一)服务贸易的界定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跨越国境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服务过程和商业行为。国际服务贸易基本上包括了服务业的主要范围:商业服务、通信服务业、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及所有运输方式的辅助性服务。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2011年、2012年、2013年占比分别为10.3%、10.8%、11.5%,服务贸易已从2001年的全球排名第十三位升至目前的全球第三。但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和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发展仍相对滞后。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额为5396.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102.9亿美元,进口额3290.5亿美元,逆差1184.6亿美元。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突破了6000亿美元大关,服务出口2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7.6%,服务进口38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逆差扩大至15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5%。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较为薄弱,多个领域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在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扩大服务内需,改善服务贸易逆差,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拓展服务贸易必须扩大服务内需
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进程和现状,可以发现由于我国服务业比较落后制约了服务贸易的拓展。从国际角度分析,美国服务业GDP占比为72%,美国的服务贸易也十分强劲。2013年,美国服务贸易额为11323.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819.7亿美元,进口额为4503.4亿美元,顺差2316.3亿美元,而我国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1184.6亿美元,2014年扩大到1599.3亿美元。我国服务业比较落后,究其原因,在改革开放初期,体制机制的制约是主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体制机制的制约因素已经退居其次,低水平的服务内需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因此,拓展服务贸易必须扩大服务内需。
(一)扩大服务内需为拓展服务贸易夯实了产业基础
服务内需与服务贸易是相辅相成的。服务内需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为服务贸易夯实产业基础;服务贸易带动国内服务业竞争,促进国内服务业结构升级。从服务贸易和服务内需的有关分析来看,我国的旅游服务、货运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教育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研发和测试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随着国内对这些服务行业需求的增加,这些行业的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随之降低,促进这些服务行业的生产更加专业化,推动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进而促进这些服务行业出口不断增加。从这些行业的产品要素密集度来看,货运服务、电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和广告服务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劳动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强化了这些行业的内需,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出口。从产品的必需程度来看,旅游服务、货运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教育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研发和测试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是生活必需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较大,这些必需品行业的国内需求增加,会降低这些行业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促进这些行业的出口。
服务业供给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居民服务消费的调整升级。现在我国居民的生活品质已经由温饱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转变,服务消费强劲,对服务产品档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服务业的结构升级有了内生动力。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集中区域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沿海地区,由于这些大城市人才和资金集聚程度高,人均收入水平高,服务需求旺盛,服务业发达服务业基础雄厚,因而服务贸易拓展快。
(二)扩大服务内需为服务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产品是非实物性产品,服务产品实质上是一个服务过程,由服务开始到服务结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服务结束,服务产品的生产才告完成。服务产品不可储存,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进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服务产品还具有异质性,所有权不可转让的特征。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不是虚拟的,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产品的消费者能够感受和体验到服务产品质量优劣、档次高低、品格雅俗。服务产品的非实物性不是虚空的,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的。没有实物载体,也就没有了服务产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服务产品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服务业的装备设施。根据服务产品的实质和特征,服务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含量要软件硬件一起抓。一是转变观念,由粗放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内涵式发展,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技术,使服务理念、服务方式、营销网络适应服务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二是提高服务业装备设施的现代化。如通信设施、办公自动化设施、信息网络设施、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三是随着服务内需群体的扩大,对服务需求的升级,服务业必将使用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集约化、方式多样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高效综合的服务产业链和服务集群。服务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装备设施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为我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提升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扩大服务内需为服务贸易培养人才队伍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为服务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现在生产型服务业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生活型服务业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业范围广、行业多、门类杂,需要大量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需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人力资本。扩大服务内需,需要大批人才进入服务业。当前,服务业紧缺的人才,既有管理型人才,也有技术型人才,如信息技术人才、网络服务人才、信息服务人才、数据管理人才、电子贸易人才、网络贸易人才、金融人才、教育人才、医疗保健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策划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等。服务业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动手能力、操作技艺、创新能力。服务业的人才来源除了专业院校培养外,更需要在扩大服务内需的实践中不断历练,增长才干。扩大服务内需使服务业的向好期望愿景成为能够实现的现实目标,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服务企业有了培养人才的动力,人才有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服务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无疑为贸易服务培养了人才队伍。
四、扩大服务内需的对策建议
扩大服务内需为提升服务贸易效益、提高服务贸易技术含量、拓展服务贸易规模、使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培养了人才队伍。因此,扩大服务内需对拓展服务贸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扩大服务内需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是扩大服务内需的重要举措
居民收入增加了,就有了服务消费能力,就能将服务需求意愿转变为现实的服务消费行为,扩大服务消费市场,促进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会增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形成良性循环。居民收入增加使家庭服务社会化、家庭服务智能化,带动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带动高档服务业的发展。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服务消费需求。一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初次分配领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领域中的比重,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就业,着力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再分配领域,提高政府再分配能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要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三是要推动公共资源收益合理分配。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将公共资源重点用于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市场化程度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后两者。服务业的发展在空间上主要以城市为依托,在时间序列上随着市场化进程进展。城市化使人口集聚、交通便利,服务消费群体扩大;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要求服务业功能完善、服务方式多样、服务结构升级;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市场化的过程,为服务业伸展了市场空间。城镇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能够有效地扩大服务内需。为此,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目前我国城市数目在不断增加,应更加注重提高城市化质量,完善城市软硬设施建设,以更好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同样,市场机制也影响着服务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非常短,市场发育不完善,许多服务业中以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行业仍难以充分发展。因此,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尽快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为服务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之不断壮大、优化,进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服务内需,必须稳定居民的收支预期,建立居民的消费信心,消除人们在服务消费时的后顾之忧。因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加强养老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农业人口是潜在的庞大的服务消费群体,农村是潜在的服务消费的广阔市场。因此,应重点解决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释放农业人口的服务消费需求。要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面,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保障制度,并扩大这些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健全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廉租房建设等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城乡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四)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目前,养老服务机构显现哑铃状。高档养老机构设备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高,使入住老年人晚年生活舒适,但由于收费较高,超出了大多数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大多数老年人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入住率低。低挡养老机构虽然收费低,但设备设施差,服务功能欠缺,服务质量较差,难以满足老年人过舒适晚年生活的服务消费需求,对老年人没有吸引力,入住率也低。中档养老服务机构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收费符合老年人的服务消费支出能力、服务设备设施、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基本上能满足老年人晚年舒适生活的需要,对老年人富有吸引力,但由于中档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少,往往一床难求,许多老年人只能望洋兴叹。因此,扩大养老服务内需,发展养老服务业要把重点放在建设中档养老服务机构上,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予以支持。
(五)扩大服务内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现状是南强北弱、东强西弱。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因此,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也较好,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南地区较落后,因而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较慢。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大西北,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加速发展步伐,尽快缩小南北方、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为扩大服务内需,拓展服务贸易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六)扩大服务内需,促进服务业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1.政府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规范服务业经营、净化服务业市场,为服务业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有力的制度保障。
2.政府应继续发挥好职能,为服务业的发展开辟更多的道路,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应进一步放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管制,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政府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应该进一步放宽行业进入的限制,增加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竞争主体,从而增加有效生产性服务供给。
3.政府应与时俱进,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政策。服务业内部行业众多,发展变化快,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密切关注产业内的新动态,使政策既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预见到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给予正确指导。
4.服务业内部多样化程度高,对于不同类型服务业应有不同政策措施。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各不相同,且在发展程度上有较大差距,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有所针对,使不同类型的服务业都能从中得到实惠。
(七)扩大服务内需要加快服务人才的培养
扩大服务内需就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当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专门人才缺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最缺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业务精、技术好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政府应推动相关教育资源和有实力的企业的整合,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型服务业人才。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水平。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为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结语
总之,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扩大服务内需,加快服务业发展,拓展服务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机遇,以扩大服务内需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夯实产业基础,提供技术支撑,培养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2014年服务贸易统计
[2] 刘志忠.中美服务贸易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5)
[3] 钱小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8)
[4] 余官胜,杨文.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基于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5(4)
(作者单位:1.董子鱼,现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本科大四年级 北京 100000;2.晓生,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