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量与评价——基于动态分析视角:2009-2013年

2015-11-27吕观盛

华东经济管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广西区防城港钦州

宫 斐,吕观盛

(1.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1;2.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3.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541006)

一、问题提出

国家旅游局和广西区人民政府共同编制的《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2009)提出,要建设南宁国际会展商贸旅游区、北钦防滨海旅游度假区、中越边境跨国旅游区、桂东南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带、海口热带滨海城市休闲旅游区、海南岛西海岸滨海度假旅游带、雷州半岛及琼州海峡复合型旅游度假区等7 大旅游区。根据《规划》,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中心城市的广西沿海将致力于建设跨国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并将在2012年建设为国内著名滨海度假地,2015年发展为亚洲一流滨海度假地,2020年成为世界级滨海度假地。

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旅游业一直被列为重点产业和先行先导产业,目前已有的对北部湾旅游业研究成果大多关注该区域旅游业的业态和发展战略,而对各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关注欠缺[1]。基于此,本文拟以2009-2013年的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为依据,借用经济引力论的相关理论[2],对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即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 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动态测度和评价,以期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学术回顾和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旅游合作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区域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研究。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国内其他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王苏洁、卞显红对长三角各主要旅游城市的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度和评价[3];张广海、周菲菲对环渤海湾区域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分析[4];邹统钎、郑春晖对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研究[5];张洪、夏明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了实证研究[6];赵亮、李红娜对辽宁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7];姜嫣、马耀峰、高楠、王永明以东部10省市为例,对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研究[8];何艳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实证分析[9]。

上述的研究多建立在以单个年份数据为面板数据的静态分析,仅为描述性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也只是采用国内旅游市场部分数据,或是采用总体市场(即国内+入境)数据。这种静态的分析和数据采集不全面,难以反映事件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因此,本文拟选取多个年份(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另外,基于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经济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的结构特点(表1),本文采用国内旅游市场部分数据。

表1 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基本面

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借鉴前面所提到的关于区域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研究成果中使用最普遍的引力模型测度方法,该测度方法是一个类似于物理学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该公式表达为:

其中,Rij为i、j两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Pi、Pj为城市i、j的国内旅游总人次(单位:万人次);Gi、Gj为城市i、j的国内旅游总收入(单位:亿元);Dij为城市i、j之间的最短交通距离(单位:km)。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 个城市为研究单元,以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对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中的数据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市2009-2013年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见表2所列。

表2 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国内旅游经济基本情况

根据最新发布的广西公路里程表及搜狗地图时间最短方案,北部湾广西中心城市之间距离见表3所列。

三、实证分析

表4 反映的是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情况。从表4 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1)从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图1)。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各城市之间联系度值的逐年上升,也体现在整个区域联系度平均值的逐年上升。整个区域的平均联系度值从2009年的2.63 上升到2013年的15.08,5年间增长了近4.73 倍。但是,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度表现得十分不均衡,以2003年为例,南宁与钦州之间的联系度值为24.99,而北海与防城港之间的联系值却只有2.10,两者相差10.9 倍,对于同在一个城市群、城市距离相差也不是很悬殊且正在大力推进同城化进程的区域内城市来说,这个悬殊差距说明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间在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同城化的工作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表4 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图1 2009-2013年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经济联系度趋势

(2)在北部湾广西中心城市群中,南宁作为区域旅游经济中心十分明显。在2009-2013年间,以南宁为中心、与其他三个城市组合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值都高于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平均值。而无论是单一年份还是5年整体时间,北海与其他城市组合之间旅游经济联系度在所有城市组合中多居于最后两位,且差距明显,尤其是北海与防城港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在整个区域的城市组合中是最弱的,也远远低于区域的平均值。比较南宁、北海两市与钦州、防城港两市之间的城市距离,北海与钦州之间的距离要远短于南宁与钦州之间的距离,但南宁与钦州之间的联系度却一直高出北海与钦州之间的联系度。旅游经济联系度与人口流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旅游流的扩散转移可以极大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1]。由于北海和南宁之间的旅游经济规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种旅游经济上的差距大到足以消弭空间距离上的差距。在北部湾广西区4 个中心城市中,与其他三个城市的平均距离最长的是南宁,最短的是钦州,但南宁与北海、防城港之间的联系度明显高出钦州与北海、防城港的联系度,也同样说明空间上的距离对于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更多决定于两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3)在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群中,南宁与钦州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强,在所有年份中均位居第一;南宁与北海、南宁与防城港、钦州与防城港这三组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大致相当;北海与钦州之间的联系度在所有6 个城市组合中居于倒数第二位,但较之北海与防城港之间的联系度明显要强出很多。以2013年为例,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度的高低排序为南宁-钦州、南宁-防城港、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钦州-北海、北海-防城港,这个排序与这6 组城市组合的国内旅游人数加总排序和国内旅游收入加总排序(按照国内旅游人数加总和国内旅游收入加总,排序均为:南宁-北海、南宁-防城港、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北海-钦州、钦州-防城港)之间并不一致。

(4)就总体而言,尽管整个地区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在过去5年间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强,但这种增强只是相对较低的起点而言,相比于国内旅游业发达地区而言,这一地区主要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仍处于起步状态,整体发展水平依然比较低[10],远低于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而数据显示早在2003年这6个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就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表5)。这说明,无论就旅游业发展水平而言,还是就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而言,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从目前广西区中心城市的实施效果来看,虽然在人数和收入方面已具初步规模,但与《北部湾旅游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国内著名的跨国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要求(知名度、入境游客规模、产业发展稳定程度等)还有较大差距,且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在放慢,如何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5 长江三角洲中心旅游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对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北部湾广西区4 个中心城市(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在北部湾广西中心城市群中,南宁作为区域旅游经济中心地位十分明显,与其他三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强,而北海与其他三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弱。

(2)无论就旅游业发展水平还是就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而言,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是,旅游产业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依然重要,能够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策建议

北部湾广西区旅游业下一步的发展应着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要推进城市间的资源共享。当前,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尤其是在客源共享方面。当前的北部湾入境旅游市场几乎都是各自为战状态,之所以无法形成共享,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线路;二是技术壁垒,如旅游企业信息互通。在目前成熟旅游线路尚未培育完善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云协作的方式实现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间旅游资源和信息共享的最大化。借助云协作,既可以优化本区域旅游信息流通渠道,整合本区域旅游各产业的资源,降低本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本,不仅可以提升本区域中小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延展本区域旅游产业链条,实现多产业的合作共赢[9]。

(2)推进各城市旅游业的统筹均衡发展和产业融合。当前,整个北部湾广西区国内旅游和旅游总收入结构中,南宁市占了60%以上的份额,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过于依赖南宁市,而南宁市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内旅游业市场。要改变整个北部湾广西区旅游业对于南宁市旅游和国内旅游市场的过分依赖,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是统筹规划本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加快本区域的旅游产业融合。北部湾广西区各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各有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在制定本区域旅游同城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特点和区域特点,赋予不同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分工;同时,要大力推进本区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形成融合型旅游新业态,形成经济、企业和行业三重效应共同起作用的良性循环[10]。

五、结束语

本文建立在多个连续年份数据基础之上的动态分析较以往采用单一年份、静态分析的方法有了很大进步,能够更清晰和准确地解释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但引力模型测度公式只是一个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量化分析工具,实际上,对于区域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问题,需要有翔实、可信的城市客流单、双向流动统计数据才能做出更可信的定性分析,这也是今后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1]吕观盛. 广西北部湾中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度与评价研究——基于静态分析视角[J]. 改革与战略,2015(1):119-121.

[2]王欣,吴殿廷,王红强.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 城市发展研究,2006(3):56-59.

[3]王苏洁,卞显红.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测度与评价研究[J]. 商业经济文萃,2005(4):41-44.

[4]张广海,周菲菲. 环渤海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8):120-123.

[5]邹统钎,郑春晖. 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研究[J]. 湖北商学院学报,2011(1):38-41.

[6]张洪,夏明. 安徽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J]. 经济地理,2011(12):2116-2121.

[7]赵亮,李洪娜. 辽宁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演变及其动力机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9-163.

[8]姜嫣,马耀峰,高楠,等. 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12(11):47-50.

[9]何艳. 陕西省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研究[J]. 企业经济,2013(5):94-97.

[10]吕观盛.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可行性及模式实证研究——以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3-15.

猜你喜欢

广西区防城港钦州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喀斯特地区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重型高架移动铜精矿石漏斗应用设计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初遇防城港海味珍馐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广西区植物资源的概况与保护
广西区直国有林场人造板企业重组启动 国旭集团将成人造板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