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中低产林改造”的措施及经验探讨

2015-11-27崔双波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低产曲靖市林木

崔双波

(云南省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云南 曲靖655003)

1 引言

海寨林场林地主要分布在沾益、富源、陆良、马龙、麒麟四县一区境内,总经营面积26.8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25.6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8万亩,占林地面积的70.3%,商品林面积7.6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9.7%。活立木总蓄积148.07万 m3,森林覆盖率90.8%。

自2010年云南省全面启动实施中低产林改造,为确保全面完成中低产林改造目标任务,海寨林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中共曲靖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和云南省中低产林改造推进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中低产林改造的组织领导,本着突出重点、抓好典型、树立样板的原则,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及时编制发展规划,并将年度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明确改造方式和造林树种,扎实组织项目作业设计编制、种苗调剂等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目前,林场基本形成了合理的两类林体系,既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又为今后林产业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2 中低产林现状和改造的意义

2.1 中低产林现状

根据二类资源清查,林场现有中低产林面积9万余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5%。就其成因,有的是20世纪50、60年代营造的华山松、云南松人工纯林,早已进入衰老期,林分品种老化,生长基本停止,林木已逐步死亡;有的是遭受气候、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林木大量死亡,已毫无保留的价值;有的是遭受人畜破坏,造成植被匮乏、土壤瘠薄、林木稀少,已逐步演替为残次林、劣质林、低效林,以上林分急需进行更新改造。但多数是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枝叶茂盛,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林木生长量急剧下降,同时也易引发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森林生态功能和稳定性降低,急需开展抚育。

2.2 中低产林改造的意义

中低产林改造是指为改善林分结构,开发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林分效益水平而对林地所采取的结构调整、树种更替、补植补播、封山育林、林分抚育、嫁接复壮等单项或综合的营林措施。实施中低产林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中央、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市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提升林分质量,改变全场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现状,充分发挥森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需要;是促进职工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3 总体规划情况

3.1 改造规模

林场纳入总体规划的中低产林改造面积7万亩,从2010年到2012年完成3.4万亩,到2015年完成5.3万亩,到2020年完成7.0万亩。

3.2 改造目标

按照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意见》和曲靖市林业局的要求,商品林改造要大力培育竹林、珍贵用材林、速生丰产林等,使改造后的中低产林综合产值提高50%以上;公益林改造要不断优化树种结构、发挥林木林地自身潜力,完善生态功能,使生物多样性、林下资源开发等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3.3 改造方式

按照中低产林改造的要求,结合海寨林场中低产林现状的实际,主要对现有残次林、劣质林、低效林、自然灾害林、衰退成、过熟林等林分进行树种更替,以提高林分质量;对中幼林林分采取修枝、间伐、松土、除草、施肥等措施进行林分抚育,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林场规划树种更替改造1.6万亩,涉及西山、滴滴水、下东山等三个营林区,项目实施结合天保区人工商品林采伐更新开展工作;规划林分抚育5.4万亩,涉及九龙山、上东山、海寨、下东山等四个营林区。

4 目前中低产林改造实施情况

目前,上级下达林场中低产林改造任务4万亩,林场结合国家、省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和天保区人工商品林采伐项目,已完成中低产林改造任务3.5387万亩,其中:省级完成1.5387万亩,市级完成2万亩;林分抚育完成3.0187万亩,树种更替完成0.3万亩,综合改造完成0.2万亩。

4.1 林分抚育作业情况

作业区优势树种为华山松、云南松中幼林,伐前每亩株数200株左右,郁闭度0.9,每亩蓄积6.3m3,年生长量为0.3m3。与同等立地条件下的正常林分相比,树高、蓄积生长量分别低40%、33%,属中产商品林。此类林分作业方式以抚育间伐为主,修枝抚育、割灌为辅。施工作业根据“三砍三留”原则进行下层疏伐,伐除被压木、濒死木、枯死木以及过密或受害的亚优势木,同时对部分保留木进行人工修枝,对林内少量影响林木生长的杂灌及藤条采取割灌措施,并对疏伐过程中形成的“天窗”进行补植。林分抚育后,林分郁闭度平均降低0.3,达到0.6;通过林分抚育,保留优势木,扩大林木生长空间和单株营养面积,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加速保留木的生长。

4.2 综合改造作业情况

综合改造作业区优势树种为云南松中龄林,改造前林木高矮、疏密参差不齐,林相较差,平均每亩活立木123株,林分郁闭度0.8,每亩蓄积5.1m3,年均生长量为0.3m3,与同等立地条件下的正常林分相比,树高、蓄积生长量分别低33%和44%,属中产商品林。改造作业方式以带状皆伐、抚育间伐为主,修枝抚育、割灌为辅。具体改造方式为在改造林分内每隔20m设置一条宽6m的皆伐改造带,对带内的云南松进行皆伐清理,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遇到较大的杂灌及阔叶林时,采取避让不清理的措施加以保留,对保留带内的林木进行抚育,伐除被压木、受害木和枯立木,同时对部分自然整枝较差的保留木进行人工修枝,对林内少量影响林木生长的杂灌及藤条采取割灌措施,对带状皆伐改造林地及抚育间伐后形成的林中空地选用红花木莲、川滇桤木、滇朴等珍贵、速生阔叶树种进行人工更新,营造针阔混交林,将用材林经营与培育城市绿化苗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的目的。

4.3 树种更替

树种更替项目结合天保区人工商品林采伐项目安排在下东山林区,作业区林分是20世纪50、60年代营造的华山松、云南松人工纯林,由于树种组成单一,结构不良,森林病虫害严重,加之多次遭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林木成片翻兜、腰折、断梢或枯死,经多次清理,林分日益稀疏,林相残败,林分优良种质资源减少,生长量急剧下降,林分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林产品产值也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产值低20%以上,尤其是林分衰败,功能低下,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已无培育前途,急需进行更新改造。设计林木清理采伐面积0.3万亩,作业方式为块状皆伐,作业地块间设置50m以上的隔离带,更新树种为旱冬瓜、滇朴、桉树等。

5 主要作法及经验

5.1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海寨林场在中低产林改造过程中,坚持先规划、后改造,先设计、后施工,先报批、后实施的原则,明确改造范围,遵循适地适树,同时兼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编制总体规划及年度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规范技术规程,明确操作程序,落实工作措施。

5.2 规范操作、严格管理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使中低产林改造在依法依规、规范管理中稳步推进。对没有年度改造计划或作业设计未经批准实施的,一律不实施改造,没有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一律不采伐林木。施工作业严格按照上级批准的作业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做好安全生产管理,通过采取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办法,切实加强中低产林改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进行抚育采伐时,严格按照管理程序操作,保证作业质量,严禁以抚育为名,采好留坏,破坏森林资源,降低森林的生态功能。

5.3 严格审批程序

在改造工作中,严把“资格审查关、作业设计关、检查验收关”,对确定改造的范围和对象是否符合总体规划和中低产林标准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并经公示无异议后,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列为中低产林改造项目,并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施工作业设计,经报上级审批后再开展施工作业。

5.4 整合项目资金、保障项目资金投入

海寨林场在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中,落实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项目管理及实施。在项目资金投入上,一方面,项目建设结合国家林业局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项目及国家中幼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中低产林改造工作,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保障中低产林改造投入,并通过完善制度,规范项目管理,落实工程项目法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和工程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中低产林改造中还可获得部分小径材及剩余物,作为燃料供应电厂进行生物发电,不仅促进了节能降耗,而且有效补充了中低产林改造投入不足的问题。

5.5 先典型示范,后整体推进

海寨林场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先开展试点示范,总结经验,掌握技术要点、工作方法、步骤后再大面积推广实施。通过试点示范,不仅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社队、集体积极开展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中低产林改造的积极性,对推动山区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揭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优质、丰产和高效的森林资源,解决林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 中低产林改造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中低产林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生态安全和林产业的发展。海寨林场在开展中低产林改造典型示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中低产林改造需长期资金投入,但实际上支撑项目较少,投资渠道单一,投入少,资金短缺;二是中低产林改造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经验欠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及管理滞后。

7 中低产林改造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是全面总结前期中低产林改造的经验、教训,完善省级中低产林改造任务的作业设计,加快剩余计划任务的组织实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林场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效增加投入。中低产林改造投资大、周期长,为进一步推进改造工作,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整和林场项目及资金开展改造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中低产林改造采伐剩余物,提高资源利用率,补充中低产林改造资金投入,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寻求科技和技术支撑。在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工作中,急需加强对规划设计、苗木培育、造林及抚育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指导,按照生态优先,兼顾社会、经济效益的原则,调整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突出特色,依法依规,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中低产林改造。

四是进一步强化对中低产林改造的管理。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明确职责,严格要求,把质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提高中低产林改造的质量和管理水平,逐年巩固提高中低产林改造成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下大力气抓好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改善林分生长状况,提高林地生产力。

[1]杨荣飞.云南省稳步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工作[J].云南林业,2011(1):24~25.

[2]曲靖市林业勘察设计队.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0-2019[R].曲靖:曲靖市林业勘察设计队,2009.

[3]王卫斌.强化措施 真抓实干 全力推进云南中低产林改造[J].云南林业,2011(1):41~42.

[4]曲靖市林业局.曲靖市林业志.(1831~2008)[R].曲靖:曲靖市林业局,2008.

[5]王 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6]国家林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S].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低产曲靖市林木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什么是碳中和?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